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小毛桃托起致富梦——陕西宝鸡猕猴桃产业助农脱贫纪实

小毛桃托起致富梦——陕西宝鸡猕猴桃产业助农脱贫纪实

时间:2020-03-19 19:56:59

相关推荐

小毛桃托起致富梦——陕西宝鸡猕猴桃产业助农脱贫纪实

编者按:脱贫攻坚,关键靠产业带动。我市在脱贫攻坚战中,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围绕粮、畜、果、菜四大主导产业和“种养加”等特色产业,通过连片式发展、板块式推进,将广大贫困村、贫困户紧紧联结在产业带上,镶嵌在产业链中,依靠发展产业脱贫致富。为了加快全市产业扶贫步伐,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本报从今日起推出我市农业产业扶贫系列报道,聚焦产业扶贫新思路、新模式、好做法、好效果。敬请关注。

7月的宝鸡秦岭北麓地区,漫山遍野的猕猴桃长势喜人,浓密的树叶间探出的“小毛桃”,孕育着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希望。

秦岭北麓是猕猴桃的原产地和优生区。近年来,宝鸡化区位优势为产业优势,连片发展,见空建园,板块推进,以眉县为龙头,带动岐山、扶风、渭滨、高新,形成了秦岭北麓优质猕猴桃产业带。截至 底,全市发展猕猴桃果园 58.6万亩,年产鲜果 56.1万吨,产值 38亿元,主产区农民人均猕猴桃收入超过 8000元,猕猴桃已成为宝鸡现代农业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在新一轮脱贫攻坚工作中,我市依托猕猴桃产业优势,将发展猕猴桃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攻方向,通过1212推动、龙头引领、科技帮扶等一系列举措,将贫困户紧紧联结在猕猴桃产业带上,镶嵌进产业链中,让贫困户捧着“金果果”脱贫致富。

政策激励 调动贫困户积极性

眉县是我市猕猴桃的主产区,全县有 35万亩耕地,其中猕猴桃种植面积 30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85.7%,故有“中国猕猴桃之乡”的美誉。

7月 7日,记者来到眉县,只见不论是川道塬上,还是山坡沟梁,随处可见枝繁叶茂的猕猴桃果园。在金渠镇宁渠村,贫困户张武根正在果园里查看猕猴桃的生长情况。他的妻子患病,两个孩子上学,家里种了 4亩猕猴桃,但因张武根种植技术不过关,年收入才 6000多元,日子过得始终没有起色。去年,他享受县上的好政策,新栽了 2亩猕猴桃,同时,技术员手把手教他种植技术,让原来的4亩猕猴桃产量和质量双双上升,当年就挣了 26000多元。看到现在的发展政策这么好,张武根今年又新建了 2亩果园。看着一天天长大的猕猴桃树苗,他对过好日子充满了信心。

对于像张武根一样有猕猴桃园和劳力的贫困户,眉县为激励其进一步发展猕猴桃产业,给其每亩 338元农资补贴;对更新品种、高枝换头的每亩补助 1100元;对于有土地没有劳力的贫困户,县上为鼓励其发展猕猴桃,对于新建果园每亩补助 1100元,并引导其将果园转包给合作社或大户。

通过政策激励,贫困户发展猕猴桃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记者了解到,眉县今年建档贫困户共有 2.27万人、7621户。其中,加入猕猴桃产业链条的有 6897户,贫困户今年新栽猕猴桃1000多亩。

此外,为了扶持猕猴桃产业发展,市财政每年安排 1000万元专项资金,扶风、岐山等县区每年列支 500万元以上,用于苗木购置、规模建园等补贴,激发和调动群众发展猕猴桃产业的积极性。

龙头引领 多渠道辐射贫困群众

眉县常兴镇北塬村位于秦岭北麓,是猕猴桃适生区。然而大多数贫困户因病、因缺乏劳力,难以靠自身能力发展产业实现脱贫。于是,村上帮助 6户贫困户,将土地以每亩 800元的价格,流转给村上的陕西秦旺情现代农业产业园。贫困户不仅每年有了固定收入,同时,有劳动能力的还可以就近在园区打工。

7月 7日,记者在陕西秦旺情现代农业产业园遇到了正在给猕猴桃除草的贫困户李碧翠。“在园区打工,离家近,一天还能挣 50元钱,一年光打工收入近万元。县上真是给我们贫困户找了一个脱贫好门路!”李碧翠高兴地说。记者了解到,今年 60岁的李碧翠,家里有 5口人,丈夫因摔伤干不了农活,儿子媳妇在外打工收入不高,还要养育年幼的孙子。农闲之余,李碧翠想就近打零工补贴家用,却苦于没有岗位。今年,陕西秦旺情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工建设,她将家里的 2亩土地流转出去,现在还在园区打工,对摘掉贫困户的帽子,她充满信心。

在眉县齐峰果业公司,无论是车间、电商平台,还是办公室,都可以见到贫困户的身影,共有 60多户贫困户常年在这里务工。而在每年的农忙时节,在这里务工的贫困户更是多达200人。除了打工收入外,企业还给贫困户免费提供农资、农肥,指导他们标准化种植、优质作务。只要质量过关,企业就会以略高于市场的价格优先收购贫困户种植的猕猴桃,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可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或企业,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可在合作社或企业打工,这正是眉县以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脱贫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眉县共培育市级以上猕猴桃农业产业龙头企业 12个、猕猴桃专业合作社 162户,家庭农场 93家,这些新型经营主体通过“传帮带”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的产业脱贫工作。

科技帮扶 解难题提振发展信心

猕猴桃既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不会作务是很多贫困户面临的产业发展难题。而对眉县营头镇新河村贫困户李长林来说,种猕猴桃已不是什么难题了。原来,他从县果业局领了一张“技术挂历”,每个节点该干啥,如何操作,挂历上都写得清清楚楚。如果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挂历上还有农技师的电话,一个电话打过去,农技人员就上门服务了。

在技术推广上,眉县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实施了“千百万”猕猴桃人才培训计划,累计培养猕猴桃乡土专家 33名,培养高级果农和职业农民1350多名,每年轮训果农 10万人次以上。此外,为解决农技推广人才短缺、突破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难题,眉县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探索出“ 1+2+2+N”模式。“ 1+2+2+N”模式是指一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教授带动两位农业技术干部,两位农业技术干部再各带动两位农村实用人才即职业农民,职业农民再将掌握的猕猴桃科学管理技术推广给基层果农。今年,全县依照该模式建立 7个工作组,一个工作组负责一个镇的技术培训工作,确保每户贫困户每月至少参加一次培训。

新河村贫困户王崔堂种植猕猴桃已经好几年了。过去由于不懂种植技术,猕猴桃品质差,卖不上价。去年,在村上合作社的技术帮扶下,他按照合作社“六统一”的果园管理模式进行种植,终于把自己手里的“毛蛋蛋”变成了“金蛋蛋”。

据了解,通过采取“专家 +技术人员 +职业农民 +果农”“企业 +基地 +果农”等方式,我市推动猕猴桃技术规范进村入户,全市猕猴桃标准化生产技术覆盖率达到 80%以上。技术支撑确保了贫困户能种出好果,收益有保证,脱贫信心自然也更足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