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宁夏:回眸“十二五” “紫色”产业带动贺兰山东麓崛起

宁夏:回眸“十二五” “紫色”产业带动贺兰山东麓崛起

时间:2019-11-09 03:46:13

相关推荐

宁夏:回眸“十二五” “紫色”产业带动贺兰山东麓崛起

贺兰山东麓是世界公认的酿酒葡萄种植“黄金地带”,凭借这一资源优势,我区在“十二五”期间把葡萄酒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主导产业来抓,坚持“小酒庄、大产区”的发展模式,制定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走出了一条具有宁夏特色的国际化、高端化、品牌化葡萄酒发展之路。如今,在贺兰山东麓,由小小葡萄串起的“紫色”产业带正充满自信的向世人展示它的魅力。

【现场】记者刘海燕:我现在是在位于贺兰山东麓的宁夏德龙酒庄葡萄种植基地,8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戈壁荒滩,就是在这样的土地上却种出了世界上公认的优质酿酒葡萄。

,福建商人陈德启到宁夏考察,原本是为了房地产开发而来,却意外发现贺兰山东麓是种植葡萄的好地方,于是果断投资十几亿元开垦荒地。

【采访】宁夏德龙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德启:我就取了土样,去了法国去检测,请了很多著名的专家来,他们说你这个土壤是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就是说种葡萄是最好的。

目前,德龙酒业已经开垦荒地5万亩,种植葡萄2万亩,每年吸纳近3000名闽宁镇移民在企业打工。

【采访】闽宁镇农民:我们已经干了七、八年了,一年下来一个人就能挣三万多块钱。

,德龙酒业酿造出第一批有机葡萄酒,得到业内好评,被区外高端市场抢购一空。德龙酒业的成长恰逢宁夏葡萄酒产业规范发展的“黄金期”。,自治区政府提出百万亩葡萄文化长廊发展规划,明确发展葡萄酒产业的思路。“十二五”期间,宁夏推动葡萄酒产业发展举措不断创新:在全国第一个出台葡萄产业文化长廊发展总体规划;实施了全国第一部葡萄酒产区保护法规;在全国第一个实行酒庄列级管理,出台一系列扶持葡萄基地建设、资金引进、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采访】自治区政府党组副书记特邀顾问贺兰山东麓葡萄与葡萄酒国际联合会主席郝林海:宁夏产区最鲜明的一个特点,就是我们产区规范化、标准化程度是中国最好的,所以无论我们的种植,还是管理还是酿造,还是法规政策,在整个中国产区都是数一的,但是只有一个品牌就是宁夏产区贺兰山东麓产区,在这个大旗帜下,在这个品牌下,不同的酒庄都有自己的特色,所以叫小酒庄,小酒庄就是各具特色,大产区就是一个好品牌。

“小酒庄、大产区”的发展模式,让宁夏企业抱团发展,共同打响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区品牌,共享品牌带来的效益。前不久刚刚闭幕的第八届香港国际美酒展上,宁夏产区作为全国最大的产区应邀参展,宁夏立兰、德龙、类人首等多家酒庄都签到了销售订单,而宁夏葡萄酒产业龙头企业西夏王酒业公司更是最大的赢家,与香港中豪公司签订了长期销售协议。

【采访】宁夏西夏王酒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董来顺:计划明年要进2万箱,我们和他们签订了长期的合作协议,主攻香港市场。

俞惠明是西夏王酒业公司的高级酿酒师,从做宁夏第一瓶甜葡萄酒、第一瓶干白干红,到成长为一个知名的酿酒师,30年来,他见证了宁夏葡萄酒产业的提速发展。

【采访】宁夏西夏王酒业有限公司高级酿酒师俞惠明:和国际上交流比较密切,我们政府引进外国酿酒师帮我们酿酒,我们也走出去,到法国,其它国家学习酿酒技术/近几年,我们感觉,在贺兰山东麓不管参加国内国际上的评奖,我们的获奖比例在国内都是最高的。

目前,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吸引了保乐力加、轩尼诗、张裕、长城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建基地、建酒庄,并涌现了加贝兰、巴格斯、银色高地、迦南美地等一批自主品牌。整个产业提供就业岗位7.5万人左右,增加农民收入13.2亿元。从到,全社会平均投资葡萄产业每年约20亿元。

“十二五”期间,宁夏酿酒葡萄种植面积从的30万亩增加到53万亩;目前,年产量20万吨,加工能力近27万吨,产值约166亿元。葡萄酒庄只有27家,已建成酒庄72家,正在建设酒庄58家;近五年在国内外各种大赛上,宁夏产区先后有96款酒获得了200多个奖项,产区知名度不断扩大,被评为中国“明星产区”。

【现场】记者刘海燕:“十二五”期间的这五年是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的黄金期,也是打牢基础的关键期,面对即将到来的“十三五”宁夏产区还要继续发力,在提升产区知名度、推进市场营销、酒庄个性化、品牌化建设上取得新的突破,走出一条具有宁夏特色的葡萄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