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福建华安县生态铁观音茶产业富及全县

福建华安县生态铁观音茶产业富及全县

时间:2022-10-24 04:14:13

相关推荐

福建华安县生态铁观音茶产业富及全县

居于山区,突破求进;立足生态,科学发展。近几年来,漳州华安县16万人民以“不甘落后、迎难而上,坚定坚持、爱拼敢赢,勇于突破、敢于跨越”的精神,持续实施“工业兴县,兴茶富民”发展战略。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海西规划》实践中,全县上下抢抓新机遇,增创新优势,力求新作为,扎实推进华安新一轮创业,致力于建设“县强、民富、和谐”的幸福华安,全面推进华安的和谐发展、绿色崛起,最近又蝉联省“十佳”县,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后起之秀。

工业新城 漳州北部经济增长极

华安素有“路无百米直,地无十亩平”之称,加上担负着九龙江中上游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发展工业的空间十分有限,曾被认为是漳州市最不具备工业发展条件的县份。

初,随着漳华公路拓宽改造工程竣工通车,华安县委、县政府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决定在靠近漳州的丰山镇创办工业集中区,举全县之力打造全县工业发展平台。县里出台“飞地工业”政策,同时创新机制,配备最强的领导力量,建立最有效的责任机制,用最有力的措施抓软环境建设,打造项目引进“强磁场”。

,华安工业集中区管委会正式成立,华安工业区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落户企业30多个,总投资超过30亿元。

,金融危机爆发,华安上下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化危为机,采取“请企业垫资、向干部借款”等方式克服困难,全面推进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逢山开路,遇江建桥,计划建设2年的九龙大桥仅10个月就建成通车,现在开发区已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6亿多元。自来水、西区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东区污水处理厂正在加紧建设,,华安县一批“国庆”剪彩奠基项目在开发区隆重举行,厦成高速正式开工并在开发区设立互通,明年上半年开通……

,华安工业区初步形成光电、建材、机械制造、家具等支柱产业。短短几年时间,工业区跨江东扩,增加百亿投资,九龙生态经济区先后被授予“福建省光电产业园”和“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称号,并正式成为省级经济开发区。

,总投资21亿元正兴铝车轮项目奠基开工。按市里提出加快建成“汽配产业区”要求,至,已引办项目130个,总投资280亿元以上,其中上亿元项目46个,上10亿元项目10个;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可创产值近400亿元以上、税收15亿元以上。

蓄之既久,其发必速

区位突破。华安经济开发区内交通便捷,九龙江北溪、省道西港线、鹰厦铁路贯穿全境,有2个铁路货运中转站。南北大道直通漳州市区,距离10公里;距厦门46公里,距漳龙高速公路华安互通口6公里,距规划中的漳州机场6公里。厦成、福广、漳永高速在开发区设立互通口,建成后将实现开发区半小时到达厦门、漳州港。

生态提升。经济开发区注重引办大项目、好项目,有污染的项目坚决不引,小项目原则不引,做到“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以大生态规划为引领,全力打造生态环保型开发区,建设“园林式园区”、“花园式工厂”。近年来,开发区及企业共投入近6000万元进行园区绿化美化,实现项目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

产业集聚。目前,开发区集聚了汽车及零部件、家具家居用品饰品、节能光电、先进装备制造业、文化旅游休闲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形成“一区五园”发展格局。其中,汽配产业初步形成,项目16个,总投资达百亿元,今年预计11个项目投产。开发区成为漳州市北部经济增长极、九龙生态经济区的核心组成部分、漳州田园都市六大组团之一。

发展提速。华安县举全县之力建设经济开发区,打造“飞地工业”平台,走出一条华安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新路子。,开发区创产值32亿元,全年实现税收2亿元以上;力争今年内新投产企业30家、新开工企业40家,新增产值力争翻番,新增税收1亿以上。

魅力茶乡 生态铁观音享誉四海

华安茶叶栽培自唐而始,制茶工艺精湛。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华安发展优质铁观音茶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既有“明前茶”,又有“冬片茶”,形成“清香型五季茶”特色。

近几年来,华安县委、县政府着力推进“工业兴县、兴茶富民”。目前,华安现有茶叶总面积16.5万亩,乌龙茶种植面积居全国第2位;年产干毛茶1.6万吨,位居全国第11位;产值16亿元以上,位居全国第4位,实现人均1亩茶、人均产值1万元。现有茶叶加工企业上万家,100多家精制加工企业,茶叶加工、营销龙头企业20多家。

政策给力。华安县成立茶叶产业化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立县茶叶协会。先后出台《关于加强茶叶生产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进一步加快茶叶产业化进程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华安县正确处理茶叶种植和生态保护的关系,实现统一规划、有序开发。目前,全县农业总产值75%以上来自茶产业。,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9256元,位居全省各县第12位。仅茶叶一项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6000元以上,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5%。

龙头带动。华安县从企业注册、项目申报、基地认定、产品商标注册、产品质量认证、资金贷款等各方面给予扶持。县财政捆绑使用各项涉农资金,支持茶业龙头企业完善基础设施、更新设备、拓展市场、开发新产品等。组织农业科技专家为企业进行主动服务,开展制茶技术培训,鼓励发展“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全县茶叶实行统一冠以“华安铁观音”品牌下使用不同商标模式,营造品牌效应。目前,全县茶叶注册商标120多个,其中,中国驰名商标4个,省著名商标8个,市知名商标17个,成功注册“华安铁观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荣获福建名牌产品企业5家,省级名牌农产品企业7家。

技术提升。在种植技术上,推行茶园早期适度密植、封行茶园删剪的管理模式;采用矮化密植,通过多次修剪、喷灌、大棚覆盖等措施,促使早投产、早收益;广泛推广农精“五新”,被评为全省茶叶“五新”技术推广示范县。在监管技术上,建立具有法定资质认证的农业检测中心,推行“生物+物理”防控技术,切实减少农残。目前,全县已建立4个有机茶生产基地,12万亩无公害茶园,“绿标”认证企业10家、有机茶认证企业3家、无公害基地认证企业2家、QS认证企业23家。

自我雕琢。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把“铁观音”茶产业作为一种县域品牌进行自我打造、自我雕琢和自我提升。近年来,随着绿色消费的兴起,面对各地茶产业竞相发展的态势,华安县借势借力,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从种植技术到田间管理技术,从茶叶制作工艺到品牌的创立推广,从营销网络的建立到市场的拓展,创建一批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绿标县,深化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铁观音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县。

人才培育。实施“百人茶艺师,千人制茶师,万人种茶能手”培训计划。坚持每年举办茶叶技术培训,目前全县茶叶高级技术员213个。通过与厦门大学管理学院联合举办“华安县企业高管和经济能人研修班”,定期组织茶叶企业经营者和管理人员外出考察学习等活动,不断增强茶叶企业经营者管理创新的意识,应用现代管理理念促进茶产业发展。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