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极品芝麻官手游攻略奸臣 极品芝麻官攻略大全

极品芝麻官手游攻略奸臣 极品芝麻官攻略大全

时间:2023-01-13 14:19:14

相关推荐

极品芝麻官手游攻略奸臣 极品芝麻官攻略大全

皇帝见九岁的万子尧替他父亲上朝,便问:“你爹呢?”万子尧认真的答道:“我爹在家生孩子呢。”

明朝万历年间,唐县年仅9岁的万子尧聪明伶俐,机智过人。

万子尧的父亲在朝为官,这几天回来总是愁眉苦脸,唉声叹气。

万子尧便问父亲:发生了什么事情?

父亲长嘘短叹的说道:皇帝不知听了哪个奸臣的挑拨,非要吃公鸡下的蛋,限我十日之内找到,否则,全家有灭门之祸,明天期限就到了,这可怎么办?

万子尧答道:不就是公鸡蛋吗?这有何难?

父亲问道:你有办法?

万子尧答道:明天孩儿替爹爹上朝。

父亲慌张的说道:这可如何使得,朝中是是非非,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万子尧向父亲耳边,如此如此说了几句话,父亲皱着的眉头略弯展开,向万子尧叮嘱道:你可千万小心。

次日,万子尧替父亲上朝,皇帝见万子药的父亲没来,便问他:你爹呢?

万子尧认真的答道:禀报皇上,我父亲在家生孩子呢!

皇帝听了万子尧的话,惊得眼睛睁得老大,不禁问道:你爹是男是女?

皇上,我父亲是男的。

那么,男人怎么会生孩子呢?

万子尧缓缓抬起头,向皇上问道:皇上,既然男人不会生孩子,那么,公鸡怎么会下蛋呢?

皇上听了万子尧的话,无言可对,便赦免了万家的罪,同时见万子尧如此聪明,一时高兴,就封他做了唐县的知县。

这天,皇帝就派了衙役轿夫送万子尧赴任。

这几个奴才,是侍奉惯了大官儿的,哪里把这个七品芝麻官放在眼里,更何况万子尧只是个9岁的孩子。

万子尧年纪小,身子轻,轿夫们抬着他就像抬着空轿一样。

走了一会儿,几个教夫就一会儿跑,一会儿跳的,故意把万子尧颠的跌跌撞撞,头晕目眩。

万子尧知道轿夫是故意的,就掀开了轿帘,恰巧看到路边有一剁剁的土坯,便令停轿,指着土坯问轿夫:这是什么?

轿夫回道:县太爷,连这都不知道,这叫坯。

万子尧听了以后,故作吃惊的说道:这坯可是好东西,来!赶紧给我搬上十八块,带回衙门去赏玩。

轿夫们只好数了十八块土坯,放在轿子里。一块土坯重十八斤,十八块土坯就是三百多斤。

轿夫们这回别说跑了,连走都走不动了。一会儿,压的肩膀都肿了。

这会儿,走到一个砖窑跟前,万子尧撩开轿帘,又问道:这是什么?

轿夫答道:县太爷,这是烧砖的窑。

万子尧说道:你们绕着这个窑,正转三圈,倒转三圈,让我好好看看。

轿夫们不敢违令,只好抬着轿子,围着砖窑,正转了三圈,又倒转了三圈。

这几番折腾,几个轿夫一个一个喘着粗气,呲牙咧嘴的,都领教了这个九岁县太爷的厉害了,以后再也不敢小看他了。

万子尧到唐县以后,只见荒山野岭,土地贫瘠,一打听才知道,唐县已经大旱了三年,许多百姓都逃荒要饭,流落异乡。

万子尧马上向皇帝写了一封奏折,如实的反映了唐县的情况,皇帝立即批准:唐县免税三年。

唐县的百姓,在万子尧的带领下,打井开渠,引唐河入水浇地,几年时间,就把唐县治理得井井有条。

本文改编自《民间故事》。

#头条历史# #历史#

儿时的大戏台

“三五人千军万马,七八步万水千山”。儿时,从我村的大戏台前真切领略了戏曲的魅力。

我接触戏曲,印象中是从七八岁开始的。我们六、七百人的村子,乡亲辈分我该喊大伯的支书是个戏迷,爱热闹,在方圆十里八村不算富裕的村子,每年春天都邀请剧团唱戏。

村大队部东北几十米,村民多年拉土形成了一个平整的大坑,成了“天然”的观众席,沿坑边搭上舞台就是村里的大戏台。那时,农家没有电话,家人就会骑自行车,到舅家、姑家等亲戚家,请亲人来村看戏。

“咚咚锵,咚咚锵,咚咚咚咚锵……”,是典型的“打荒台”的节奏。我们那里把戏曲正式演出前的乐器热身叫“打荒台”。当时的农村机械少,也无汽车什么的噪音,一二里外都能听到。“打荒台”也算是提个醒,奶奶、大伯的听到乐器声就连忙往戏台下赶。

“行家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年少的我看不懂剧情,也听不清台词,爸妈每次给上一两毛线到戏台下买些零食才是目的。那时,一毛钱能买一根儿芝麻糖,或者买一把螺丝糖,特实惠。我是喜欢晚上去戏场的:戏台上,灯光闪烁,演员衣饰灼灼生辉,煞是好看;戏台下,观众安静,少了白天的喧闹。

我和村上的小伙伴一样,在戏台下玩一会儿,就会跑到戏台边上,由舞台帐篷的缝隙、小窟窿,观看后台的情景。后台里:有的仔细化妆,有的闭目养神,有的轻声说着什么。我认为,旦角个个楚楚动人,小生人人阳光潇洒!

戏曲里,善人血气方刚、浓眉大眼,恶人狰狞白脸、驼背歪脖,我认识了善恶美丑。周末的一天,和母亲去看戏,在娘的一幕一场讲解下,也能看懂。我感觉快唱完时,就问母亲,母亲说:“不杀奸臣不撒戏!”,我懵懂地知道了善恶有报。

过了几年,我村再唱戏,舞台豪华了,灯光增多了。唱词在舞台旁边打上了字幕。我偶尔会发现演员少唱一个“个”,多唱一个“的”什么的,当时片面地想,演员出现大错,好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再后来,各家都先后买了电视,很快又换成了彩电,在电视里就能经常观看优美动听的戏曲,加上人们外出务工,村上的“闲人”少了,村里的“社戏”也就不了了之。

我通过儿时的大戏台:看《破洪州》,知道了穆桂英的英姿飒爽;看《花木兰》,知道了花木兰的女中豪杰;看《下陈州》,知道了包拯的刚正不阿;看《七品芝麻官》,知道了唐成的为政清廉……

岁月无声,儿时的大戏台已在久远的前几十年。回忆无限,那咿咿呀呀的唱腔犹在眼前。回首往事,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珍惜现在,充实过好每一天。

儿时的大戏台,脑海中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