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极品芝麻官手游翰林攻略 九品芝麻官翰林院攻略

极品芝麻官手游翰林攻略 九品芝麻官翰林院攻略

时间:2023-01-18 00:35:44

相关推荐

极品芝麻官手游翰林攻略 九品芝麻官翰林院攻略

北宋史学家刘恕,从小聪慧过人,8岁就已熟读经书,17岁就考中进士,又因善讲经义而得到皇帝器重,在国子监试讲经书,名动京师,但这位大才子,最初被授予的官职却并不高,只是邢州钜鹿县的主簿,一个从八品的小官,也许这是朝廷觉得刘恕太年轻,想要让他多历练两年。

刘恕上任后扫黑除恶,大出风头,这反而让同僚和上司们都对他很不满意,很可能会影响到刘恕的前途,就在这时,宰相府发来了一份传贴,宰相晏殊邀请刘恕入京讲学,晏殊为啥会突然注意到刘恕这个芝麻官呢?原来早在五年前,13岁的刘恕就想参加科举,他入京时去拜访过晏殊,向他请教学问,反复诘难,当时这位著名的词人也被他问住了。

所以五年后,刘恕考取了功名时,晏殊就开始关注他,当时晏殊正在主导庆历革新,他急需大量的人才,晏殊立刻想到了刘恕,就准备招他回来,但庆历革新后劲不足,晏殊也很快被罢相了,刘恕也被赶出了京城,到山西利川当了几年县令。

刘恕笃好史学,治平三年,司马光奉诏编修《资治通鉴》,宋英宗命他自选馆阁英才当助手,司马光立刻想到了刘恕,他说道:“精通史学者,满朝仅刘恕一人而已。”要知道,在翰林院中可是有不少史学大家的,司马光仍然最先想到了刘恕,可见他对刘恕才学的肯定。

刘恕也没有让司马光失望,《资治通鉴》中,五代史大部分内容都是刘恕负责编修,司马光也称赞他:“我得刘恕,如同盲人得相扶。”司马光如此看中刘恕,但在学术问题上,刘恕却从不对司马光让步,司马光主张从周威烈王时期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写起的断代法,但刘恕却主张应该从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写起,这就比司马光的版本多了四百多年的历史。

刘恕的主张等于是另起炉灶了,他都没有通知司马光就开始重写,写完后才让儿子送一份样本给司马光看,但最后《资治通鉴》还是按照司马光的要求进行了编修,一个读书人在学问上保持原则可以理解,那么作为一个官员,面对权贵刘恕还能保持原则吗?

王安石还没得到宋神宗重用时,他和刘恕就是好友,两人在一起时,常互相开玩笑,王安石说刘恕“精于史而不通于经”,刘恕毫不客气的回怼王安石的“新经学”是胡说八道,妖言惑众。

王安石拜相后,本打算提携老友来负责“三司”的工作,刘恕却果断的拒绝了,并当众指出新政中很多不合常理,变乱祖制的地方,这让王安石很没面子,刘恕也明白得罪了王安石,就别想再留在京城了,熙宁四年,主动要求到南康任监酒税,以便照顾父母,王安石也没有为难他。

刘恕这一生,虽然才学过人,但却没有当过大官,几乎将所有精力都用于编修史书上了,他深受晏殊,司马光赏识,和王安石交好,却能始终坚持原则,不依附权贵,品行不愧是真君子。#历史人物##历史回眸#

1838年,他把青丝都快熬成白头,才勉强得了三等功名,却大言不惭地立下“青史留名”的志向,谁给他的胆量?

他,是晚清名臣曾国藩,一个笨得明日张胆的人。

1838年,在京城等待科考的成绩公布,这年会不会又如以前的6年一样名落孙山?曾国藩有些坐立不安。

黄榜张贴的那一天,尘埃落定,他终于盼来了仕途的曙光:三等四十二名。

殿试三等是同进士,可以当县令的,至少有七品的芝麻官当。

但他却认为殿试不能进翰林院就是不圆满,就是奇耻大辱。

当他看过榜,转身奔回旅店,三两下收拾好自己的行李准备逃离这个伤心地,回湖南老家疗伤。

出门时正好遇见落榜好友郭嵩焘,郭嵩焘看到扛包的他奇怪地问:“你什么意思?要去哪?”

“走,回家!”曾国藩沮丧地把自己的苦水一股脑地倾倒出来。

郭嵩焘听了直接给了他一拳“你好糊涂呀,不是还有机会吗?我们找老乡解决去。”

原来同进士还有一次朝考可以升进士,一时气得脑子放了空的曾国藩这才回过神来,原来还有希望。

曾国藩从21岁进京赶考到28岁才金榜题名,这来来往往京城7年也没有白费。

年轻时的曾国藩好交朋友,在京城也有自己的朋友圈,能找到几个能帮忙的老乡,劳崇光就在其中。

劳崇光是什么人?为什么曾国藩找他帮忙呢?

劳崇光是个御史,本事不大,但他是穆彰阿的特意弟子之一。

他喜欢像曾国藩这样笨而努力的同乡,他知道他的老师也喜欢这样的人,所以在曾国藩找到他的时候,就拍胸脯说“这事包在我身上!”

我们知道很多时候机会是靠自己争取的,曾国藩一生的好运很多是他厚着脸皮讨来。

一个阴雨绵绵的上午,他开始行动。

把用一个晚上反反复复推敲写好的诗文交给劳崇光,看着他敲开穆彰阿的府门,然后蹲在一个角落等待。

等到中午时分才看到劳崇光从里面出来,满怀期待的他冲过去迫不及待地问“怎么样?”,劳崇光叹气道“中堂大人看了一眼就放下了。”

被雨淋得全身湿透的他,这时心也凉透了,失魂落魄地回到旅店,一头躺下,那一夜身心疲惫的他病倒了,再一次陷入绝望之中。

然而曾国藩是那么容易被打倒的人吗?好不容易看到的希望他会轻易放弃吗?

半夜忍着病痛爬起来,他又写了几首诗,和一篇自认为很好的文章,折腾到中午,饭都不吃又去找劳崇光,郑重地把诗文交给他“拜托了,请你再帮我送给穆中堂过目!”

半天过后,等来的是劳崇光无奈地摇摇头,又碰壁了。

曾国藩是越战越勇,屡败屡战型的人。再次被拒绝的他,再次铺开纸张,再写,再送。

他是幸运的,幸运的遇见劳崇光这样的贵人,虽然连续替他送了十多天诗文,毫无进展,也劝曾国藩放弃,去做个县官也无妨。

但还是在曾国藩一再坚持下,一次又一次地帮他去争取,尽管无可奈何。

人们常说,做事多坚持一会也许就有转机。曾国藩真的等到了。

那一次,劳崇光又帮他送文,一个时辰后,满脸笑容地走去穆府,指着他说“穆中堂要见你,你赢了!”,曾国藩当场腿软坐到了地上,喜极而泣。

当晚,曾国藩见到了穆中堂。其貌不扬,老实巴交的他竟一眼被中堂认可,并告诉他赏识他的原因:不是他的诗文多优秀,而是因为他知不可为而一直为之的执着。

曾国藩最终进了翰林院,成了翰林院最年轻的院士,穆彰阿成了他一生的导师。

曾国藩的一生告诉我们,他的成功并不是因为他有多聪明,而是因为他遇到贵人,还有他的勤奋和执着。

如果没有毅力,笨得连小偷都欺讽的曾国藩也许就只是个乡村野夫;如果没有毅力他不会遇见他生命中的贵人;如果没有毅力他成就不了他晚清名臣的辉煌。

俗话说“勤能补拙”,在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给予更多鼓励、启发,师生们都多点执着,多份坚持,让“毅力”成为一种品格,不愁不成事。

如今新学年又开始了,我们又迎来了一批新生,不管他们有多聪明或有多笨,都陪着他们去执着地努力,去描绘未来。#教育# #历史#

有人说曾国藩是好色之徒,要不怎会娶妾?那为何他年轻的时候没想娶小 老婆,反倒50岁的时候却想纳妾?别人想不通就问他,他说:我患牛皮藓特别严重,纳妾是为了晚上帮忙挠痒痒。这个回答让很多人大跌眼镜。

虽然,当时纳妾不违法,但咸丰帝去世还不到100天!曾国藩的政敌趁机纷纷上书弹劾曾国藩,骂他大逆不道,不好好哀悼,还要大办喜事,实乃对先王不敬!

曾国藩依然我行我素,弟弟只得硬着头皮给他物色了一个丑女,没想到他不满意,又让弟弟找个漂亮的。

这些事儿传遍天下,天下人骂他是假圣人,从此曾国藩在国人的形象一落千丈,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反而对他更加信任,这让很多人不解。

最近看了《曾国藩家书》、《曾国藩传》,对他才格外了解:其实,这是他为人臣子的一个谋略!

回头想想,细思极恐,我是惊出一身冷汗!娶小妾并不是曾国藩本意,殊不知,这是曾国藩和慈禧太后的一场博弈。

当时湘军雄起,剿灭太平天国后,曾国藩身居高位,佣兵权重,心狠手辣的慈禧心里也正打着算盘,曾国藩稍有不慎,就会带来灭顶之灾!自身难保,又岂能救民于水火之中?

要不是看了《曾国藩传》,我想是不是很多人对他仍会有误会啊?

曾国藩迎娶美艳的小妾,相当于是自损形象,后来又主动裁军,其实是释兵权之意,又申请亲弟弟回乡下,其实是削弱自家在朝廷的力量。

这一连举动,慈禧看得眉开眼笑,对他也终于放心了,这一次较量,曾国藩是虽输实赢。

读完《曾国藩传》,我是受益匪浅。

《曾国藩传》是一本人物传记,本书详尽写了曾国藩成长的一生,他的待人处事与生活态度,他的困厄与成功,他的得宠与失宠,他的文韬武略,治军行政的方针,他独特的人生观、处世哲学,这里全面展现了这位清代的“中兴第一名臣”的成长历程。

【曾国藩的仕途】:

曾国藩,出身平头百姓家,天赋一般,家族里四五百年没人出过秀才,但他不甘平庸,从14岁开始科考,考了7次才考上秀才,后来37岁参加的翰林大考,十年七迁,从七品芝麻官升至礼部侍郎正二品。

曾国藩的为官之道,经过三代皇朝,从道光、咸丰到慈禧太后,每个握权者性格都不一样,但他都能安然度过。

【曾国藩的功劳】:

曾国藩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晚清四大名臣”。

他创建湘军,打败太平天国,建造中国第一艘轮船、第一所兵工学堂、派遣第一批赴美留学生,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他的一生深深影响了很多人。

曾国藩持续改善,终成“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那么,他是怎么做到世人的楷模呢?这本书为什么值得我们去读?

1、 目标坚定,持之以恒

从他科考就看得出来,14岁开始考,考了7次才中秀才,目标坚定不移,不为所动。

2、自律、严格要求自己

每日静坐一个小时,早起醒后不赖床,没读完一本书,不读第二本,每天坚持写字,写日记,说话谨慎。

提高自我管理能力,30岁时,立志学做圣人,研读经典。

3、人际交往谨慎

他与人交往,很注意分寸,从不失态,没有建立私交,不回信,只传话,没有留下任何把柄,而且善于把握机会和创造机会。

慈禧发动政变,支持曾国藩的权贵大臣肃顺家被抄,但没找到他们“密谋”的任何把柄。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如果没有足够的胆识才智和冷静的头脑,曾国藩真的会“翻”倒在慈禧手上,所幸他能化险为夷,可见他的谋略和眼光之高。

曾国藩通过个人不懈努力,完成了脱胎换骨,达到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境界,他是近代史上的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读人物传纪,就相当于和杰出的人相处,让我们受益终身,学习他们的优点,你也会变得更优秀的!

《曾国藩传》和《胡雪岩传》这两本书,一共才49元,点击图片下方“看一看”,你即可获得哦!

我们看整个北宋朝的历史,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官员忽上忽下,一会能让你当宰相,一会也能把你贬到千里之外当个七品芝麻官,但却很少有人被杀头。

究其原因,还得要从开国之君赵匡胤说起。

宋太祖赵匡胤为大宋设计了一个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架构,高度重视士人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上至宰相,下至县主簿,皆是清一色的士大夫组成,就连军事最高长官枢密使也由文官担任。可以说,大宋朝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文官政府。

为了保证这一制度得以延续,赵匡胤还为继位者立下遗训,其中有一条就是不杀士大夫。

人们熟悉的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等等,一生命运跌宕起伏,令人观之,嗟叹不已。尤其是苏轼,人生最是曲折,命运最是坎坷。

在“乌台诗案”中,苏轼被屈打成招,定为死罪,但最终宋神宗没有杀他,贬他为黄州团练副使。到宋哲宗时,又召其入朝,先后任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贡举,官拜三品。又因为与司马光政见不合,司马光一怒之下,把苏轼贬到杭州任知府,这才有了苏堤和著名的西湖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几年后,苏轼又被召回朝中,官拜吏部尚书,离宰相只有一步之遥。谁知好景不长,厄运接踵而来。先是被贬为定州太守,再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随后被贬到惠阳(广东惠州),离京都是越来越远。一头白发的苏轼是历尽艰难,拖着病躯辗转各地。最后又被贬到海南的儋州,已经远得不能再远了。元符三年(1101年),宋徽宗即位,苏轼才结束了流放的命运,奉诏回朝任朝奉郎。然而,苏轼的身体已经支撑不住长途跋涉了。当他行至真州(今江苏仪征真州镇)时,瘴毒发作,于1101年7月28日在常州病逝。

#蔡元培的另一面# #历史回眸# 电视剧《觉醒年代》造成了不小反响,其中的北大校长蔡元培在电视剧的演绎下深入人心,但这位在电视上和蔼可亲的北大校长还有不为人知的一面,他的一生远比电视剧还要复杂、精彩。

在电视剧中期,我们看到顽固派代表之一的辜鸿铭,因被学生嫌弃加上其他各种原因要让他离开北大,辜鸿铭老先生对新文化任何人都很不爽,唯独对这位北大校长毕恭毕敬。蔡元培为何能在新旧两种势力中来去自如,又为何将双方都放在手里,让他们专心做事?

1868年1月11日,蔡元培出生于浙江绍兴山阴县,17岁时考取秀才,18岁开馆教书。秀才赋予的是一种身份,免除差窑,县衙见县令不用跪,官府不能对秀才的行刑。

在周星驰电影《九品芝麻官》中方唐镜也是被摘取功名后才用刑,这还没完,蔡元培22岁中举,从录取的数量和含金量来看,当时的举人比现在的名牌大学研究生还含金量高。

蔡元培25岁时考中进士,被点为翰林院庶吉士,25岁已经进入国家机关参加工作。但蔡元培并非简单人,不然他的一生也不会那么精彩,如果他好好的留在翰林院上班,过几十年必然是朝廷重臣,但当时的清朝已经没有太长时间,他在翰林院工作的时候见证了清朝的腐败,国民的落后,军备的松弛。

甲午战争失败后,他清楚地认识到,若是自己再待在这翰林院的话,以后只能任人宰割。于是他开始接触西方文化,支持维新变化,于1898年离开翰林院,在老家绍兴中西学堂担任监督,提倡新文化。

蔡元培在重视现代新思路教育的同时,也是一位真正的女权先锋。以前接受旧时思想的他和妻子王昭一直关系不好,当时的他对妻子满脑子都是三从四德,三纲五常,认为妻子必须无条件服从自己的丈夫,而他的妻子和他的差异很大,渴望自由平等,于是两个人经常闹矛盾,蔡元培也很难接受自己的妻子,后来在对新思想更加深入学习后,他对女性女权定义有了新的认识。

33岁的他写出夫妻公约,重新思考自己和妻子的关系,主要内容是不用管他叫老爷,不用缠小脚,两个人有事可以平等商量,不过他的这段婚姻并没有维持太久,他的妻子不幸去世。

蔡元培妻子去世后,他公开征婚,并且把夫妻公约又加了几条,如他死后妻子可以改嫁,夫妻不和可以提出离婚,他本人结婚后不娶妾室,这在当时没有接受过新思想教育的人看来,多多少少脑子有点问题,嫁给他的女人也一定不是正常人。

1902年,在上海的他和自己曾经的学生黄仲玉结婚,同年和蒋智由等人在上海创办中国教育会并任会长。当时,有不少学生因反对学校不公平待遇,被学校罢学,蔡元培便开创了爱国女学、爱国学社等,并找来革命党人来为他们上课,这件事引起了清政府的察觉。

1903年,蔡元培为了反抗俄国政府觊觎中国北方领土,与上海反清革命志士,以对俄同志会的名义创办《俄式警问》。

1904年冬天,他在上海成立光复会,他们的仪式到现在看来还有一丝封建气息,谁能想到几个搞新文化运动的人,在漆黑的屋子里,在台子上摆着皇帝像,几人在纸上写完名字后,心里念着入会誓词,端起碗喝血酒,光复会的政治纲领是:光复汉族,还我山河,以身许国,功成身退。

现在看上去真的好拽,他们除了用文字宣传以外,还会用暗杀和暴动的方式达成目的,主要活动范围在沪、浙、苏、皖地区,像徐锡麟、秋瑾、陶成章都是光复会成员。

1905年,同盟会成立,光复会并入其中。在经历几次失败的起义行动后,蔡元培深刻认识到起义这件事又费钱,又费人,成功几率还很低,于是他把心思放在技术和资金要求,“暗杀团团长”蔡元培正式上线。

一开始,蔡元培想通过下毒的方式进行暗杀,他就找到一本化学书拼命研究,热情非常高涨,毒药做出来后他去找了几只猫实验,给小猫灌了两滴后猫就结束了生命。

没过两天,他想到虽然毒药好搞,但下手不方便,总不能把清朝大员抓来,像小猫一样给它滴几滴,这样还搞什么暗杀。于是他转头研制炸药,和陈独秀两人在屋子里搞炸药,两人搞得不亦乐乎,光复会的吴樾后来拿蔡元培做的炸弹刺杀清朝五大臣。

1927年,蒋介石在北伐打的差不多的时候,发动了“四一二事件”,开始清党和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翼,蒋介石不可能自己一个人发动这么大的行动,肯定要经过国民政府高层同意。根据记载,主持和通过这次决议的人就是蔡元培,但根据后来参与者回忆,蔡元培本人并未参加,蒋介石也并未召开会议,蔡元培本人也不支持屠杀,但他支持清党。

在四一二之前,清党是很普遍的事,就是大规模开除党籍,不会动刀子,他没想到蒋介石敢这么搞,此时的他是蒋介石坚定的拥护者。

后来,蒋介石的所作所为寒了他的心,他自己都说:“没见过这么自私的国家领袖,所作所为无一不是自私的。”

之后,他又和宋庆龄等人成立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开展抗日救国运动,并营救了很多的“政治犯”。

对政治丧失信心,张元济接到新政协特邀代表的邀请,一口拒绝,陈毅致函邀请,又被拒,直到老友陈叔通说出个秘密,张元济欣然前往。

新中国就要成立了,中华大地欣欣向荣。能够作为新政协代表,共商国是,无疑是个人极高的政治荣誉。

但张元济对此的反应却是谢辞。

他说:“吾素性戆直,不喜人云亦云。若缄默不言,实蹈知者失人之咎;若任情吐露,又招交浅言深之讥。”

张元济说的很明白,俺这个人,性子直,当了代表不说话,那是失职;说了,交浅言深也没啥意思。

张元济何许人也?出版界的泰斗,当时凡读书人,没有人没读过他出版的书。

老先生曾是清朝的翰林,早年从政,屡次失意后,遂对政治心灰意冷。

老友陈叔通又来信了,说这次政协会议和以往的政府不一样,共产党人虚怀若谷,礼贤下士,新政协代表五湖四海,欢聚一堂,共襄国是!

而且,陈叔通还说出了个秘密——特邀代表由毛主席亲自审定。

张元济得知后,非常感动,不顾自己已82岁,年老体迈,决定应邀北上。

毛主席见到张元济,非常高兴,握着他的手说:“我在延安时候,就拜读过你出版的书刊。”

接着又给大家热情地介绍说:“这位张元济老先生,他可是清朝的翰林,了不起啊!”

在场的人不约而同地鼓掌欢迎。

然后毛主席打趣地说:“我们请老先生给我们讲一讲他是如何考翰林的,见过几次慈禧太后,好不好?”

在大家的掌声中,张元济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着说:“诸位可能有所不知,清朝的翰林,其实就是个芝麻官儿,怎能可能随便见到不可一世的慈禧呢?”

毛主席笑着说:“这个慈禧太后还挺爱摆架子嘛!”

在场的人听后忍不住笑了,张元济非常认真地说:

“我如今耄耋之年了,曾见过光绪,见过袁世凯,也见过孙中山,还见过蒋介石。我感到在这些最高统治者身上,都有着一种不可一世的傲气。唯有毛主席,和我们没有一丁点儿距离!”

毛主席也非常认真地说:“张老,您可千万不要奉承我哦!”

张元济还是非常认真地说:“当初我参与戊戌变法,壮志未酬,国家饱受列强欺凌;今享太平盛世,参政议政。毛主席有学问,有气魄,我看中国有希望了!”

图为毛主席和张元济亲切交谈

980年,北宋这一年的进士被后人称为龙虎榜,前后出了寇准、李沆、王旦和张咏四位北宋名相。当时,年纪最小的甲榜进士称为探花郎,这一年的探花郎,是年方19岁的寇准。

轮到宋太宗面试的时候,在一群战战兢兢的三四十岁人之间,19岁的寇准不慌不忙,侃侃而谈,而且见解独到。不由得让宋太宗夸目相看:这小伙子,真不错~

当时,二、三甲进士还要继续培训,两三年后才能授以官职。像寇准这种一甲进士,也大多只被授以县主簿之类。七品芝麻官,九品县主簿,若想从县主簿的起步官儿爬上一个正儿八经的七品芝麻官也是很难的。

而寇准的第一个官职,就是大理寺评事。对于一个刚刚迈入仕途的士人,这仅仅只是一种过渡性职务,但显然要比九品县主簿强了许多。

更出乎意料的是,没多久,寇准就连跨两道门槛,直接被任命为巴东县令。巴东民风强悍,喜斗殴,好诉讼。不仅打架的人多,而且每天从早到晚都有人击鼓鸣冤。

当时的寇准才19岁,还是个半大孩子,他能干的了这个县令吗?

到了巴东,寇准啥也不说,一头扎下去,每天就是走街串巷,访察民生,直到把巴东的犄角旮旯都走了一个遍,才开始行动。

寇准的第一步,是宽刑简政。一是在狱讼上对老百姓尽可能宽恕,能不判刑的就不判,该判的,也在轻重权衡中尽可能从轻;二是在徭税上尽可能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只要能给老百姓省钱的地方,他就从牙缝里省。

随后,他把县衙里的人全部辞退,叫他们自谋生路。等到升堂的时候,再来县衙当差,只需付临时工资。这下,衙役们都成了钟点工。

寇准的第二步,是把当时最先进的中原农耕技术带到了刀耕火种的巴东,手把手地教巴东农人如何播种耕耘。同时,鼓励老百姓植树造林。据说,巴东县衙里的两棵柏树就是寇准种下的。

两年后,寇准告别巴东的父老乡亲时,成千上万的老百姓络绎相送,纷纷给一个远去的县令送万民伞,意思是这个父母官像伞一样遮蔽着一方的老百姓,送的伞越多,这个官就越有面子。

二十出头的寇准在他的第一任地方官任上就获得了巨大成功,而在他依依不舍告别的背影之后,巴东百姓也已告别了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日子。

随后,寇准到到河北成安县做县令。河北水患蝗灾不断,而且和大辽国战争频繁,当地老百姓苦不堪言。

到了成安,寇准贴了一个告示:“本县暂不升堂理事,诉讼案件听候处理。”然后,就开始到处闲逛。

两个月后,县衙前又贴出了醒目的告示:“本县明日升堂问案,有冤有苦者到堂上申诉。”升堂那天,所有涉案原告、被告均被传讯到堂。

寇准一身官服,威严地端坐公堂正中,升堂审案,有冤申冤,有仇诉仇。待众人申诉完毕,寇准根据各案的案情一一做出了判决。

这么多积案,他竟然在不到一天时间就审理完毕,无论原告还是被告,一个个惊得目瞪口呆,惊奇的不是寇准办案的神速,而是他对所有案情的了如指掌、判案量刑的准确和公正,让人在惊奇之中又心服口服。

接下来,寇准又发动民工修堤筑坝,治理漳河。成安县城原本在漳河北岸,而北岸原本是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良田,却被不断扩建的房舍、商铺、街道占用。

民以食为天,为了保护庄稼地,寇准决定将县城迁往土地贫瘠的漳河南岸。但县城里的士绅不愿搬迁,寇准便下令“称大江南北之土”,最终以“江南土重、江山永固”为由,迁城于南岸,将北岸的大片良田留给农人耕种。

在寇准知成安三年后,一个水深火热、民怨沸腾的成安,又出现了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和谐局面。

而在他告别成安时,又出现了万人空巷、夹道欢送、竞相给他送万民伞的感人一幕。为了纪念寇准的德政,后人又在县衙内修建了寇公厅,又名忠爱堂、仰功祠。如今,又在寇公厅遗址上新建了寇公门。

在二十三岁时,寇准便超升殿中丞、通判郓州,官至正六品。而接下来,寇准很快又把握住了一次绝好的机遇: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所谓学士院,也就是翰林学士院,都是皇帝最信任的心腹。

据统计,两宋共有翰林学士三百七十一人,其中,官至宰执者一百六十三人,学士院堪称宰执诞生的摇篮。

989年7月,寇准诏拜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正三品,专管朝廷提拔官员的考察,可谓位高权重。这一年,寇准才28岁。

历史上,寇准刚猛善断,忠贞果敢,足智多谋,一心为国,他的名字可谓妇孺皆知,即使是在星光璀璨的大宋也名列前茅。看看他20来岁时的作为,就已经张弛有度,井井有条了,我们只能说佩服吧!#古史传奇#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