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三国志战略版手游攻略 刘备阵容 三国志战略版中刘备

三国志战略版手游攻略 刘备阵容 三国志战略版中刘备

时间:2023-06-02 05:06:18

相关推荐

三国志战略版手游攻略 刘备阵容 三国志战略版中刘备

刘备这个英雄也有袁绍那样的“多谋寡断”的缺点

刘备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蜀汉政权的建立者。他起自微贱,非有尺寸可以凭借,完全靠他坚忍不拔的主观努力,礼贤下士,积蓄力量,转战南北,逐鹿中原,虽屡遭失败,但不屈不挠,藉乱世而成英雄。在诸葛亮辅佐之下,最终成就天下三分鼎足之势。

毛泽东对刘备非常欣赏,1957年7月9日在上海召开的干部会议上,毛泽东提起了刘备,说:“刘备得了孔明,说是如鱼得水,确有其事,不仅小说上那么写,历史上也那么写,也像鱼跟水的关系一样。群众就是孔明,领导者就是刘备,一个领导,一个被领导者。”如此可见一斑。

《三国志》作者陈寿对刘备倾心折服,喻之为高祖。他把刘备与曹操进行了对比,明显地扬刘抑曹。《武帝纪》写曹操身世,说其父“莫能审其出生本末”,与《先主传》写刘备出身,“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形成鲜明对照。写二人行事,曹操“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刘备“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青少争附之”。实际上,“任侠放荡”与“交结豪侠”是一样的行为,但品格有高下。曹操放荡无节,被世人看不起;刘备豪爽,有城府,被视为英雄。在逐鹿中原时,曹操“所过多所残戮”;而刘备所居,人心归向。

刘备当平原相,平原郡刘平派刺客暗害刘备,“客不忍刺,语之而去。”陈寿即事评论说:“其得人心如此。”但刘备才干不如曹操,“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陈寿一褒一贬的对比写法和评论,说明这位西晋史学家很重视历史人物的道德品质对历史进程的影响。毛泽东说“刘备也有袁绍那样的‘多谋寡断’的缺点”。袁绍“多谋寡断”集中体现在袁曹的官渡之战上,刘备的“多谋寡断”则表现在蜀吴的彝陵之战中。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立即发动了彝陵之战,讨伐孙吴,替关羽报仇,欲夺回荆州。刘备此举,失去理智。大将赵云曾劝说:“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刘备听不进去。孙权也怕两线作战于己不利,便遣使求和,刘备不从,亲自带领近十万大军从白帝顺流而下杀向东吴,孙权求和不成,也只好起兵应战。

7月,刘备派吴班、冯习等率兵四万破吴军李异、刘阿等部,占领吴地秭归、丞县(今四川丞县西北),留赵云于江州(今重庆)为后援,策应主力行动,自己率大军顺江而下。一时蜀军势不可挡,吴国上下一片焦虑。吴国大都督陆逊从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了诱敌深入疲敌师志的战略方针,主动放弃大片土地和战略要地,将部队撤至今湖北宜昌市长江南岸的彝道和北岸的?亭,把五六百里山区让给蜀军,完成了战略退却,待机会全线反击。

陆逊坚守不出,刘备久攻不下,两军相持达半年之久。蜀军失去锐气,弱点开始暴露出来。刘备把十万大军屯驻在从巫峡至彝陵的一百余里的山地上,分散四十余营,陆逊担心刘备水陆俱下,这样蜀军居高临下扑向荆州,在平川上打消耗战,胜负难料。现在刘备把蜀军屯在漫长的山谷间,无所作为,士气沮丧。陆逊把反攻时刻定在了223年6月,正是暑热之时,采用火攻,火烧连营,致使蜀军全线崩溃,刘备也差点成了俘虏。这一仗,陆逊创造了中国战史上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毛泽东在1936年12月写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曾引用这个战例来说明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战略战术。毛泽东读《三国志》时所写的批注,则又是从刘备这一方面的角度,来总结经验教训,献计献策,虽事后之师,仍不失超越前人的智慧和远见。卢弼在《三国志集解·陆逊传》里,引用了清代学者钱振邦的评论,说陆逊破刘备的办法不过是火攻,如果刘备不用山木扎营,以土石垒营,陆逊又有什么办法呢? 毛泽东读至此批注:“土石为之,亦不能久,粮不足也。宜出澧水流域,直出湘水以西,因粮于敌,打运动战,使敌分散,应接不暇,可以各个击破。”毛泽东认为,以土石垒营,虽不怕火攻,但粮草供应亦是问题,不可能保障刘备持久进攻。刘备要想取胜吴军只能打运动战,从彝陵南边的澧水流域进攻,因这里是吴军防守的薄弱处。得手后对吴各个击破。显然,毛泽东的设想是高超的。

综观刘备一生,他由半生转战、寄人篱下到联吴抗曹、鼎足三分,再发展到入主益州、建立蜀汉。从总体上说,作为开国之主,应属有作为的政治家。但在毛泽东看来,由于他看问题还不够敏锐,有袁绍那样的“多谋寡断”的缺点,所以导致彝陵败北。晚景悲凉,成为三国时代令人叹息的悲剧英雄。

这十个刘备冷知识,99%的人都不知道!

1、刘备的“刘皇叔”之名其实是罗贯中为了提高刘备的历史地位定的,正史上并没有相关记载。历史上刘备的血缘跟正儿八经的汉献帝差的太远了。汉景帝的儿子刘胜被封为中山王,死后谥号“靖”,所以被称作“中山靖王”,而刘备就是这位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而刘胜死于公元前1,刘备出生于公元161年,中间相隔近300年。况且,话又说回来,这位刘胜在历史上可是一个有名的主,前后生下120多位男丁,刘备的前人只是这1/120,中间传到刘备这边又历经了300年,古代早婚早育,起码也有15代之多,可见刘备的这个“刘皇叔”是那么的廉价。

2、刘备在人们心中的称呼很多:刘玄德、刘使君、刘豫州、大耳贼、织席贩履之夫、编屡小儿、刘皇叔、先帝、汉中王、汉昭烈帝。

3、刘备的老师在罗贯中笔下是郑玄和卢植,其实根据三国志记载,刘备的老师只有卢植,卢植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啊,精通各种学说,一生忠于汉朝。说个趣事,卢植的后代在唐朝年间为了避免战乱,举家搬到了现今的韩国,前后养育了30万左右的后代,其中出了两位韩国总统。

4、你知道刘备的逆商有多高吗?无论面对少次战败、逃亡、甚至妻子都不能保全的情况下依然矢志不渝,追求自己的雄心壮志。

a“七易其主”:投奔过的人有:卢植、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

B“十三次战败逃亡”:安喜逃亡、高密逃亡、下邳逃亡、海西逃亡、小沛逃亡、徐州逃亡、延津逃亡、汝南逃亡、汝南二次逃亡、叶县逃亡、樊城逃亡、当阳逃亡、夷陵逃亡;

C“四次战败抛弃妻子”:下邳之战、小沛之战、徐州之战、当阳之战。

5、刘备对事业的雄心不但在他坚韧不拔的性格上,甚至都将意思放在儿子的名字上,养子叫刘封,然后有了刘禅,两个名字合起来就是“封禅”,封禅封禅,那不是帝王才可以做的事情吗?

6、刘备也是一个狠人,鞭打督邮的是刘备而非张飞,杀车胄和蔡阳的也是刘备而非关羽,博望坡之战中,大败于禁、夏侯惇的是刘备和赵云,刘备并没有现在电视剧上那么哭哭啼啼,只是三国演义太过于深入民心了。

7、蜀国的天下是刘备和兄弟们一起打下来的,刘备满口道德仁义,通过道德笼络人心,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关羽、张飞和赵云,倘若刘备有难,这三人是真的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人。而且这样激情四射的君主,刘备也有自己手段,那就是一起睡,有时候我在想,刘备不缺女人,为什么46岁才有刘禅,前面几十年旺盛的精力都撒在哪里了?

8、能跟随刘备的人都非常的忠心,而刘备成功之后也不会忘记当年帮助自己的人,比如前期一直跟随这自己的刘备三大谋士:糜竺、简雍、孙乾,其中糜竺可以说是将自己所有的家财都投入到了刘备的事业中,当然收获也是非常大,刘备夺取益州之后,将他封为安汉将军,位众臣成第一。

9、刘备曾经说过著名的三句话:

a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为人处世

b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以人为本是我们新时代的主题

c屈身守分以待天时,不可与命争也-在我们人生低谷的时候,不应该与世界做无谓的抗争,应该委身等待时机

最后一句话堪称刘备一生的写照!

10、刘备在世的时候,诸葛亮更多的是做后勤和做战略工作,比如安民,招兵买马,做说客,守家等等。而真正打仗的谋士主要还是庞统(取西川)、法正(得汉中)等人。

三国时,东吴杀了蜀国大将关羽,夺取了荆州,从此两国联盟破裂,成了仇敌。

关羽是刘备的结义兄弟,二人相识于微末,有很深的情谊。关羽骁勇善战,曹操和孙权都曾经招揽过关羽。

“早晚要发落了你们!”关羽丢下一句话,上马离开。关羽奉命以荆州为根据地,扫平附近的敌军,守城的官员和将领跟关羽有矛盾,故意拖延粮草的供应。关羽看不起这群整天玩阴谋诡计的小人,打算抽空把他们收拾一顿。

关羽走后,荆州守城的官员和将领面面相觑,一时没了主意,关羽很受刘备的信任,他们怕关羽直接先斩后奏。

这给了孙权趁虚而入的机会,孙权利用他们之间的龌龊,贿赂了荆州守城的官员和将领,趁着关羽离开荆州外出作战的时候,让吕蒙率领东吴大军进驻荆州。

公元2,荆州城墙上插上了东吴的旗帜,荆州成了东吴的一部分。

在外作战的关羽接到荆州传来的信件,只见关羽青筋暴起,气得一巴掌拍在桌子上,骂道:“真是一群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

关羽随后冷静下来,紧皱眉头,坐在椅子上思考对策。不久,空旷的帐篷传出一阵叹息声,关羽找出笔墨,几次顿笔,给刘备写了一封信,让人快马加鞭送去刘备的住处。

看着送信的士兵一步步走远,“我对不起刘备哥哥啊!”关羽带着疲惫的声音响起。荆州是蜀国的战略要地,丢失荆州之后,关羽有种很不好的预感,觉得他这次可能没法回去见刘备了。

“东吴使者求见!”士兵前来传话,关羽挥了挥手,让士兵把使者带进来。使者踏进关羽的营帐时,关羽已经收拾起低落的情绪,此时的关羽像一把出鞘的利剑,强烈的压迫感让使者说话有些结巴。

使者说:“我们大王很欣赏您,如果您能加入东吴,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关羽听完使者的话,没有什么反应,让人送使者出去。

关羽打算背水一战,军中的粮草已经不够用了,关羽必须马上做决定。此刻,关羽是所有人的主心骨,他不能倒下。

夜晚,关羽在研究麦城附近的地形,他的儿子劝他早些休息,可关羽睡不着,大战来临前,关羽有些亢奋。

麦城附近有一条小路,或许可以突围。关羽皱着眉头思索,觉得如果没有援军接应,这可能会是一步险棋。

吕蒙在麦城附近设下天罗地网,想要生擒关羽。第二天,关羽给离他最近的蜀汉军队写信求援,收到了拒绝的回复。

那支军队的将领想要逼迫刘备过继子嗣,因为关羽与他们立场不同,他们不愿意相助。

东吴使者来了一趟又一趟,对关羽许诺了珠宝珍玩、高官厚禄。关羽不为所动,使者数次无功而返。随着东吴使者到来的,还有军中的流言。

东吴使者用计唤起麦城士兵的思乡之情,眼见士气一天比一天低迷,关羽知道,他没有时间再等下去了。

关羽骑着赤兔马从小路突围,一头撞了早就设好的陷阱中。敌众我寡,关羽奋力挥舞着青龙偃月刀,试图杀出一条出路。

源源不断的东吴士兵涌上来,他们包围住关羽,惧怕关羽杀神降世的神色,不敢轻易上前。

关羽见状哈哈哈大笑,大喝一声:“来啊!”东吴士兵咬着牙一拥而上,废了就九牛二虎之力才绑住关羽。随后,关羽被带到孙权面前。

孙权没有放弃劝降关羽,对他说:“如今你的性命在我手上,我要你死,你就得死。

不如你就此归顺东吴,高官厚禄、古董珍玩、绝代佳人……你要什么,东吴就给你什么。为刘备那种人去死,不值当的。只要你肯留在东吴,一切都好商量。”

“呸,孙权,你这个背信弃义的小人,不配和刘备哥哥相提并论。要杀要剐,悉听尊便!”关羽说完,孙权就气的拂袖而去,随后下令将关羽枭首。

远在千里之外的刘备非常担忧关羽,但是他没办法立刻赶去救援。一个又一个的噩耗传进刘备的耳中,面对东吴背盟,荆州失陷,关羽被困,刘备生出一股巨大的无力感。

当关羽的死讯传来时,刘备忍不住嚎啕大哭。桃园结义仿佛是昨天的事情,但转眼已经天人永隔。

公元2,刘备不顾诸葛亮的劝阻,执意要为关羽报仇,从此蜀汉和东吴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敌。

参考资料:

[1]《三国志》卷三十六 蜀书六 关张马黄赵传.新学网

[2]《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回 徐公明大战沔水,关云长败走麦城 .新学网

刘备安排关羽驻守荆州是一个错误,换成赵云或魏延才是正确的做法。但是赵云和魏延哪一个更适合?我们来分析一下。

#三国演义#

刘备失去荆州成为他争霸天下的一个转折点,这意味着他丢掉了逐鹿中原的资格,也彻底的打破了诸葛亮《隆中对》所提出的战略布局。

这可能是刘备一生中最惨重的失败了,主要原因就是他派刚愎自用的关羽去守卫荆州。根据《三国志》里面的记载,并没有关于刘备、诸葛亮下达命令进攻襄樊的痕迹,可见关羽的行动是他自己决定的。

考虑到关羽一贯以来的傲气和他后期越来越严重的目空一切,让他失去了自知之明,以为自己一己之力就能攻下襄樊。他围攻曹仁,水淹曹操七军, 降伏于禁,斩杀庞德,这便得彻底罪了曹操。

同时他长途奔袭,荆州空虚,又给了东吴可乘之机,等于将一块肥肉丢到人家嘴边,人家不吃也不好意思。结果东吴断了他的粮草,夺了他的荆州,导致他败走麦城,最终丢了性命。

小编有时会想到一个问题:除了关羽,刘备当时还可以安排谁去驻守荆州呢?当时刘备的手下有谁能担当起重任?当时刘备的手上唯有五虎上将和魏延有这个资格了。

五位猛将里面,黄忠年岁已经大了,不适合前线作战;马超是投降过来的,刘备也不敢完全信任他,把荆州交给他手上;张飞不用说了,总的来说是鲁莽冲动,不适合担当防守工作。

魏延也算是一位智勇双全的人,不差于五虎将的任何一个,用来镇守荆州也是一个合格的人选。但是他和马超一样,也是属于降军之将,而且诸葛亮一贯对他不是很信任,所以从这一点来看魏延就排除了。

那就只有赵云了。赵云是性格稳重,胆色过人武艺高强,有万人敌之称,驻守荆州是肯定是可以的。不过是否比关羽更适合,还要作一番对比。

第一:从两人带兵作战的战略水平上来对比。

关羽是最早跟随刘备打江山的人之一,早期他虽有傲气,但还算得上兢兢业业,在刘备诸葛亮的指导下,也立下过不少功劳。

他早年随刘备攻打徐州,成功杀了守城大将车胄。后来关羽又帮曹操斩杀颜良,解白马之围。不过关羽最辉煌的时候就是在失去荆州之前:在樊城围攻曹仁,差点让同样是帅才的曹仁绝望;水淹于禁七军,生擒对方主将。

不过也就是他主动放弃守势改成进攻,得以让东吴吕蒙乘机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最后被杀。可以说他取得的成就完全给失败抵消了。

赵云为人忠勇,对刘备忠心耿耿。不过他很少给安排带兵作战,首次立功是在长坂坡,在千军万马中冷静沉着,奋勇救出刘备的儿子。虽然说有曹操放水嫌疑,但也不得不说赵云的确骁勇善战。

后来赵云也得到领兵作战的机会,江南平定战,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等等,显示出了赵云出色的指挥才能。最难得的是赵云一生很少有败绩,人称常胜将军。

第二:两个人的威望做对比。

威望是一种无形的东西,看不到摸不着,但是他是真实的存在。就好像你知道这座山中有一个东北虎,那么要上山行走的时候,绝对考虑一下自身的安危,甚至取消行程或绕道而行。

赵云在汉水之战时,曹操想派人包围赵云营地,但赵云单枪匹马立在营门外,曹军硬是不敢实施行动。

这是因为之前赵云在长坂坡的英勇行为,建立了他的属于他的个人威望,他那个白马银枪常山赵子龙的形象,深深印在在曹军将领的心中,对他有一种天然的敬畏感。

带有这种威望的赵子龙据守荆州时,必然会让敌人不敢轻易冒犯。

而关羽虽然也武力超人,位于蜀汉五虎上将之首。在战绩上也很漂亮,斩杀颜良文丑、过五关砍六将等等。但是他没有张飞那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概,更没有赵子龙千军万马中如入无人之境的表现,所以在个人威望方面,他还是略逊赵云。

第三:从两个人的服从度来对比。

这个其实不用怎么说的,关羽傲慢,人所共知。在服从上级的命令方面,他除了刘备,对其他人都不是十分情原的。他把荆州的兵马拿去攻打襄樊,就是他自己自作主张。

赵云这方面就完胜,他对刘备、对诸葛亮都是绝对的服从,而且每次完成都很好。为了完成上级的命令,他总有一种把自己生死置于度外的精神。

如果刘备是把赵云放到荆州守卫上,让他坚守不出,那赵云绝对不会自作主张单独带兵去攻打襄樊的,自然都不会给东吴有可乘之机了。

不过小编也想,在用人方面,刘备和诸葛亮接不会想不到这点,之所以刘备不把赵云放到荆州,是有他自私的心理。

因为刘备看到赵云武艺高强,为人稳重忠心耿耿,所以就把他留在身边,作为自己的个人保镖。毕竟和荆州的安危相比,还是自己的安危更重要。何况让关羽去守荆州,已经是相当的重视了。

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身死,这不仅是刘备与诸葛亮心中的痛,更是后世人心中抹不去的遗憾。

人固有一死,但是像关羽这种英雄人物,如果是堂堂正正的战死沙场,那应该会更容易让人接受。

大家觉得小编的分析怎么样呢?欢迎留言讨论哦。我是喜欢浅谈历史文化的@古今指谈 ,有共同兴趣的朋友,不妨关注我,随时胡扯一番吧。

#头条品书团#

#文史知识局#

刘备怎么样才能守得住荆州?

这话题真是很有趣的。荆州,是真的难守,或许谁也守不住!

因为刘备与诸葛亮对荆州的攻守防御重点,搞错了方向!

刘备集团的荆州战略,是“联吴防曹”,这在整体战略上是没错的。

但是具体到荆州防御布署上,后来事实发展证明,却是真错了。

因为,自从刘备全得蜀地与汉中后,东吴对蜀汉的忧惧之心,与日俱増。

尤其关羽麾下那支强大的荆州军,在东吴看来,已如芒在背,威胁已经胜过了曹军。

因为曹军多北兵,不善水战。而荆州军多为荆襄人,水性之熟,不输东吴。

所以,荆州军的存在,使东吴对自己的长江防线,越来越没有了安全感!

故而,东吴在战略上,已经决不会再容忍蜀汉占据荆州了。

因此,不惜撕毁“孙刘同盟”,甘冒背信弃义之恶名,也要趁关羽在外时,背后捅一刀,袭夺了荆州。

而我们从《三国志》上记载看,当关羽兵败樊城,撤军回荆州时。

已闻知东吴将偷袭荆州的曹操,却严令诸军,禁止追击关羽。

这是为什么?

因为在曹魏的角度上看,如果魏国的力量还不能夺取荆州时。

那么,魏国也决不希望让吴、蜀任何一方独占了荆州。

所以,吴、蜀各据荆州一半,然后两方相互争夺交兵,时不时的,就你死我活的打上一场,如此才最符合魏国利益。

这就是曹操为何要严令诸军不准追击关羽的原因!

因为曹操也决不希望看到东吴灭了关羽,然后全据荆州。

可惜的是,关羽撤军至半道时,荆州失陷消息传来,士卒纷纷逃亡,大军解体了。

所以,我们从曹操的态度上可以断定,刘备的荆州攻守战略,弄错了方向。

只有把防御重点,放在戒备曹魏,而死死的防住东吴之上,才能真正守得住荆州。

(图来自网络)#微头条日签#

襄樊之战,以关羽兵败身亡而结束。在这场战役中,最大的赢家无疑是江东集团,而最大的输家就是刘备集团。当然,曹魏集团尽管损失了七军三万兵马,但从长远角度来看还是小赚了一笔——间接除掉了关羽,破坏了孙刘联盟,让“隆中对”的战略目标成了天方夜谭。

如果关羽不丢荆州,跨越荆、益二州的刘备集团就可以按照诸葛亮的“隆中对”战略规划大展宏图,等到时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两地可以同时配合出兵发动大规模的北伐战争,这样两路大军便可分兵合击猛攻曹魏集团。但是,荆州丢掉了,刘备统一天下的梦想也差不多就破碎了。

此时,曹操驻军在摩陂,得知襄阳、樊城二城解围后,对徐晃的丰功伟绩赞不绝口,并下令予以大力褒奖。嘉奖辞云:“贼围堑鹿角十重,将军致战全胜,遂陷贼围,多斩首虏。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且樊、襄之在围,过于莒、即墨,将军之功,逾孙武、穰苴。”(《三国志·徐晃传》)可见,曹操高度赞扬和肯定了徐晃立下的不朽功勋和大无畏精神,对他英勇杀敌的表现更是叹为观止。

徐晃以声东击西的战术打败关羽后,整顿部队回到摩陂向曹操汇报情况。曹操听说徐晃凯旋,亲自出营门七里迎接。为了庆祝这次胜利,曹操举办庆功会为立功众将士接风洗尘。在庆功宴上,曹操向徐晃敬酒,并感激地说道:“襄阳、樊城得以保全,这是将军的功劳啊!”

当时,摩陂是曹操的战时指挥部,当战事一结束,各路参加救援襄樊的援军都云集在一起了。为了慰劳各部队的将士们,曹操亲自巡视各营并对众将士表示感谢。但就在曹操逐营巡视时,不少部队的士兵擅自离开队列,唯有徐晃的部队十分整齐,没有一人私自脱离队列。曹操看到徐晃部队的这一幕,想起了汉文帝时周亚夫驻守细柳营抵御匈奴进犯的故事,赞叹道:“徐将军治军严谨,可以说是有周亚夫的风度了。”

当然,徐晃部队能如此整齐且坚定不移地执行命令,是与徐晃日常的严格训练分不开的。徐晃部队能如此自觉遵守军纪,表明了徐晃治军严谨的一面。曹操在班师之前,认为荆州遗民以及在颍川地区屯田的军民留在当地不容易管理,想把他们迁回中原。其实,曹操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毕竟这些人生活在靠近南方敌对势力的地方,他们在大军撤走后有可能会在对方地煽动下起来造反。

不过,司马懿不同意曹操的看法,劝谏道:“荆楚地区时局不稳,当地百姓还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如果我们贸然帮他们搬家,不容易让他们在新地方安居乐业,反而会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今关羽刚刚被打败,藏窜逃亡者也在观望时局的变化,而我们如果现在强行将当地人迁徙到异地他乡,这样做不仅伤了当地人的心意,而且也让想要回来的人不敢复还故乡。”曹操听了司马懿的话也觉得有道理,倘若在此时强行让当地人搬家,说不定这个极端政策反而会引起当地百姓的暴动。于是,曹操打消了这个念头,率领大军从摩陂返回了洛阳。江东集团兵不血刃地夺取了刘备集团统治下的荆州三郡和擒杀关羽后,孙权遣使入贡,将关羽首级千里邮递给在洛阳的曹操(“权击斩羽,传其首”),并假装向曹操称臣且言天命在此。曹操得到江东集团送来的礼物和书信后,将孙权来信遍示内外群臣,并笑着对麾下的文臣武将们说道:“孙权是想把我架在炉火上烤呢!”大家认为孙权说得有道理,纷纷劝说曹操称帝。不过,曹操笑道:“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可见,曹操即使在临死前都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对于废帝自立这一点,曹操非常清楚其中的奥秘——一旦称帝,他就会成为不折不扣的篡汉者,必定会背上乱臣贼子的千古骂名,一生名誉就此扫地,并且世世代代都遭人唾骂。如果曹操敢冒天下之大不敢贸然称帝,不仅会给刘备集团和“拥汉派”势力出兵讨伐他的借口,而且会丧失民心不利于统一大业。话说当时的社会价值标准是儒家文化的“忠、孝、仁、义、礼、智、信”等,曹操又是一个重实权轻虚名的人,所以他当然不会做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况且这还不仅仅是一个骂名而已。曹操望了一眼孙权送来的关羽首级,也知道此乃江东集团的移祸之计,但其代表中央政府,按礼制是不能退回去而只能收下了。于是,曹操举办了一个高规格的葬礼,以王侯之礼将关羽首级安葬于洛阳。当然,此举无疑可以向刘备表明其中隐含的意思——关羽不是我杀的。

江东集团为了消减刘备集团的敌意,孙权也将关羽的身躯以诸侯之礼安葬于当阳。后来,刘备在成都为关羽招魂祭祀,修建衣冠冢,即成都关羽墓。由于关羽在多地都有坟墓,因此民间也有关羽“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故里”的说法。

不过,面对孙权示好的举动,曹操顺水推舟上表任命孙权为骠骑将军,假节兼荆州牧,封南昌侯。于是,孙权相应地派遣校尉梁寓向东汉朝廷敬奉贡品,又将原先在皖城之战中俘虏的庐江太守朱光等人送归北方。

当然,这并不是就尘埃落定了,襄樊之战改变了当时的战略格局,许多人的命运也由此而发生了改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