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校企合作跨境电商平台建设 基于跨境电商平台的大学生网络创业模式研究

校企合作跨境电商平台建设 基于跨境电商平台的大学生网络创业模式研究

时间:2019-04-26 03:54:12

相关推荐

校企合作跨境电商平台建设 基于跨境电商平台的大学生网络创业模式研究

提升协同性:人才培养过程强化“双元”育人

坚持以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为导向,校企协同培养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

1.构建校企双主体培养体制。高职院校立德树人要以“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引,以理事会、董事会、职教集团、产教联盟等为组织架构,积极吸纳行业企业等多元主体参与,搭建共同的决策平台、管理平台、对话平台、考核平台。以校企双主体共有共建共管为核心,以“工学交替、育训结合、德技并修”为原则,共建基于专业群的产业学院、产教融合集成平台,建立校企多维多层对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双方资源、人员、技术、管理、文化精准匹配和全方位融合提供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

2.推广校企双主体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最典型特征。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应进一步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坚持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就业岗位与技术技能人才对接,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团队,搭建产教融合多功能平台,大力推广以现代学徒制为特色的“做中学、做中教”双主体培养模式,校企协同将企业岗位从业标准和工匠精神、职业素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双元育人。

3.推进国际产教资源融合。高职院校立德树人要从服务国际国内双循环出发,服务企业“走出去”战略,探索举办“中文+职业技能”国际培养培训项目、开展学术人文交流、举办海外职教成果展等多种“走出去”的形式,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与发展中国家以及西方发达国家的交流合作,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化话语权,为中国产业走向全球中高端助力。

——教育与职业《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实施路径》

#人民日报海外版#【产教融合为创新注入新动能】近年来,国家多次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设市场化、专业化、开放共享的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从《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出台,到《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落地,产教融合构建起以城市为节点、行业为支点、企业为重点的新模式。产教融合为创新注入新动能

#如果再报一次志愿,你会选择怎样的大学#

西安欧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以“校企融合”与“国际化”为办学特色,面向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以信息通信(ICT)产业一流企业的用人标准为导向,建设跨学院、多学科、开放办学的新工科教育培养平台。深化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推进实施国内-国际培养融合、产学深度融合、教-学-研协同融合,探索与实践校企融合。建立国际化课程体系、教学质量标准和教育教学空间,深入推进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发展,与海外高校及国际化企业开展多种模式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4月26日,教育部公布下半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审批结果,西安欧亚学院与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合作举办的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成功获批。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聚焦关键基础软件、大型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软件、新型平台软件、嵌入式软件领域,联合培养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国际视野和职业素养的国际化应用型软件工程师。

一直以来,西安欧亚学院都在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通过聚焦“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三大内核, 精细化设置了包括教育教学、全人培养、职业发展等在内多个人才培养路径与方法,关心、关注并保障学生全周期发展状况与质量。#西安欧亚学院#

【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高质量发展】据媒体报道,近日,“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研讨会召开,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代表参会。会议既探讨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前景,也有反映发展中国家现实需求和职业教育发展的“金砖方案”。

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如何推动职业教育在国际化发展进程中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是新时代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当前,我国教育现代化全面提速,教育对外开放持续深入,加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洲国家的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已成为教育交流的重要方向,职业教育国际化正引起各界广泛关注。我国职业教育多年来的迅速发展,一直离不开对发达国家经验的借鉴,比如融合德国经验,学校和企业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融合新加坡经验,注重教师的研发服务能力,注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在将这些国家的培养模式融会贯通后,我国职业教育不断在寻找和探索适应本土发展需求的新路径。

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我国职业教育走出去,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的客观需要,也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尽管我国职业教育走出去已取得一定成效并积累了诸多办学经验,但整体来看仍处于起步阶段,在配套政策、管理方式、师资队伍、教学方法等方面仍需不断完善。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高质量发展,就要摒弃简单的线性逻辑,以系统思维为引导,创新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理念和模式。

上下联动合理谋划,做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各级政府部门应发挥主导作用,承担宏观调控和综合协调职能,尽快出台职业教育国际化的专项规划,对职业教育国际化进行总体设计和统筹指导,明确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方向、重点任务、推进策略、保障机制等。各职业院校应发挥主体作用,明确将职业教育国际化纳入学校战略规划予以通盘考虑,并根据具体校情和地方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国际化发展战略目标。特别是国家“双高”型院校,应在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标准和模式的输出方面形成示范和带动效应,主动肩负起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走向世界、引领世界的头雁作用。

主动对接国际标准,构建开放型国际化职业教育支撑体系。探索与中国企业和产品国际化相匹配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构建与国际标准对接的专业标准、课程体系、国际化师资队伍和信息交流平台。随着职业教育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课程体系需从传统的单一要素引进转变为全面的标准对接,引进先进课程与国际证书,建立联动课程开发机制;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课程开发、设计与评价全过程,形成中外对接、产学融合的国际化课程和培训体系。积极承办各种国际职业教育大会、职业技能大赛等高水平国际赛事,加强与国际高水平职业教育机构和组织合作,开展学术研究、标准研制、师资交流,建设一批中外合作办学示范性项目,全方位、深层次拓展人员、项目、机构等多维活动平台,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朋友圈”。

不断总结中国职教品牌,助力我国职业教育标准和规则的输出。在我国职业院校走出去的过程中,已涌现出包括天津“鲁班工坊”、浙江“丝路学院”、江苏“郑和计划”等多样化办学品牌。实践证明,只有不断输出国际认可的标准和规则,才能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一方面,从政府到职业院校,都要形成打造职教国际化品牌的战略共识,用经营品牌的理念来开展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打造品牌提升我国在职教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另一方面,要加强与跨国企业、海外教育机构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和地区组织的合作,深度参与全球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标准、职业资格证书认证标准、学历学位认定标准制定,推动职业院校积极加入国际工程教育互认体系。

(作者系伊犁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作者:李名梁

《中国教育报》12月15日第2版 版名:中教评论·时评

兰州西固区丝路电商产业园区已招商入驻各类企业400多家。据近日,西固区政府网消息,兰州西固区丝路电商产业园区为中小科技、电商企业、初创者提供“保姆式”服务,还为入孵企业提供办公、研发、经营的场地和办公方面的共享设施,提供政策、管理、法律、财务、融资、市场推广和培训等方面的服务;并通过校企合作,与兰州石化学院、甘肃政法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等院校形成合作机制,把学校的科技研发项目、创业电子商务纳入园区,形成以大带小,逐步配套,资源信息融合完整链条。

兰州西固区丝路电商产业园依托原中石化下属公司旧办公楼、宿舍楼的基础上,进行内部,以及外立面的装修和翻新改建 。

A区,位于西固康乐路,内设16000平米精装商务办公区,范围:科技孵化类,电子商务类,贸易类,法务,财经,金融机构,成人教育企业以及大学生创业。

B区,跨境电商基地,位于福利区公园路1号,对外招商办公面积7000平米,范围:跨境电子商务类,跨境贸易类,在线教育,直销类,法务,金融类,园区开设电子口岸,完成园区内一站式清关,海关,国检,税务联合办公。

可同时解决就业人员千人以上。

【第三届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举行】 本报北京8月23日讯(记者 高毅哲)今天,第三届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以视频方式举行。中国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主持会议,东盟各国教育部长及东盟秘书长林玉辉与会。

怀进鹏表示,本届部长圆桌会议是落实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成果、推进“五大家园”建设、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具体举措。教育连接现在与未来,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价值。中国愿与东盟积极谋划面向2030年的教育合作愿景,携手构建更加创新、包容、可持续的教育共同体,通过深化区域教育合作推动全球教育变革,为促进疫情后全球教育复苏、加速实施教育2030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是促进人的发展。聚焦消除贫困、实现包容公平的优质教育等共同使命和任务,通过建机制、搭平台,促进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与创新发展合作,不断提高中国—东盟人力资源合作水平。双方要推进工程教育标准对接和质量认证,发挥职教合作机制平台的作用,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示范引领未来工程师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二是坚持开放合作。中国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致力于构建面向全球的教育伙伴关系,始终把东盟作为优先合作方向,愿同东盟国家实现有质量保障的跨境学生流动,培养未来亚洲卓越人才和青年领袖,共同推动区域内学生流动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并实现可持续、有韧性增长。

三是构建联通机制。落实共商共建共享理念,需要政府引领、多方参与的机制保障。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合作网络,完善政府间交流机制,建立中国—东盟教育高官年度会晤机制,搭建体现区位优势和地方特色的合作平台,促进科学家、教育家、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增进双方民众特别是青少年相知、相亲、相融。

四是发展数字教育。数字教育为教育的国际合作开拓了崭新的渠道,创造了更多可能性。中方愿与东盟加强数字战略对接,举办数字教育论坛,推动成立数字教育发展联盟,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推进在数字教育标准制定、网络数字空间治理等方面的合作。

东盟各国教育部长分享了本国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变革和数字化转型方面的经验做法,高度评价中方倡议主办本届部长圆桌会议,充分肯定中国东盟教育合作发挥的积极作用,表示愿与中方一道加强教育合作、深化人文交流、扩大人员往来,增进中国和东盟各国人民友谊和福祉,共建友好家园。

会议一致通过了成果文件《共建友好家园—中国东盟教育合作发展愿景与行动(—2030)》,明确了双方教育领域下阶段重点合作方向。#教育#

【申万传媒】中办、国办再发文推进职业教育改革

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这是在10月两办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之后,就职业教育发展再发文。

文件内容包括: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支持龙头企业和高水平高等学校、职业学校牵头组建跨区域产教融合共同体,扩大应用型本科学校在职教高考中的招生规模。特别地指出:将符合条件的职业教育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预算内投资等的支持范围。鼓励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支持发展职业教育。

顶层设计推动,多元办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职业教育中的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机构将受益。

非学历教育关注传智教育(IT培训领军、线下复苏将迎改善,推员工持股计划,投资举办民办中职学校传智互联网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行动教育(企业管理培训领军,线下复苏将迎改善,推股票期权激励);学历教育多在港股,详询海外教育团队。

【“双循环”下国际化办学新走向】“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部署。在“双循环”视域下,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破除国际化办学体制机制障碍,实现以国际化夯实办学之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做强“留学中国”品牌,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是新时代赋予地方高水平大学的重要使命。浙江理工大学立足纺织服装学科特色,主动对接浙江省打造世界级现代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战略任务,通过国际化发展理念、结构与方式等三方面的系统变革,促进高等教育提质扩容,为地方高水平大学实现高水平国际化办学提供了新思路。

转变发展理念,推进“全面国际化”

全员推进国际化。学校不断探索校企地联合办学的体制机制,一方面依托学校纺织服装学科特色,面向杭州时尚产业集群,与国际知名时尚学院、杭州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共建杭州国际时尚学院,高起点建设服装、艺术与设计、丝绸等学科专业;另一方面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与杭州跨贸小镇合作设立“浙江理工大学—跨贸小镇国际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心”,实现国际化办学的社会全员参与。同时,学校将国际化纳入二级学院考核目标与评价体系,全员国际化参与度也显著提升。

全程推进国际化。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为满足国内外学生国际化教学与管理需求做好全过程服务工作。一是建设卓越人才培养基地,设立卓越人才培养基金,资助优秀学生参加国内外高校学习交流项目。二是积极拓展与海外高水平大学的友好关系,争取优质国际教育资源。三是升级留学生教学与管理服务系统,推进“留学理工”行动计划,实现来华留学生规模的稳步增长与学历结构的优化调整。

全方位推进国际化。学校高度重视国际化对学校办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作用,将国际化办学作为学校发展的三大战略之一,纳入学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并制定了教育国际化专项规划系统推进学校国际化工作。不断优化国际化制度建设,以国际化人才培养为落脚点,建立健全人事制度、责任考核、激励绩效、专业建设、国际学生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配套政策。深化国际化管理体制改革,设置校级国际化管理与协调部门,统筹各学院、部门协同推进国际化发展。

优化发展结构,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

促进高等教育提质扩容。学校以发展在地国际化、打造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为目标,全面实施“国际化办学增速提质工程”。在专业课程建设方面,学校通过推进特色专业与课程全英文授课、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开发特色专业课程,提升国际化课程质量。在留学生教育管理方面,坚持趋同化管理原则,确立了“职能部门协同、校院两级管理”的国际学生趋同化管理模式,稳步推进留学生教育质量认证工作,促进留学生教育提质增效。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坚持引育并重,一方面积极开拓引进渠道,优化引进流程,加大力度引进国际化精英人才;另一方面通过设立国际化课程教研中心、启动国际科研计划以及组织开展全英文授课师资培训等途径,着力提升教师国际化水平。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2000年以来,学校通过合作办学、联合培养、交流学习等形式,先后与美国纽约时装技术学院、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英国伦敦艺术大学、日本文化学园大学及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等国际知名时尚学院开展本科、硕士层次合作办学项目,引进和落地了一批服装设计、服装技术、视觉传达和服装商务管理方向的核心课程群,为国家纺织服装行业输送了大批高层次国际化纺织服装类人才。,学校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利兹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以及非洲和南美洲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新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伙伴28个,与毛里求斯大学、苏里南大学共建孔子学院,国际合作网络不断拓宽,学校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详见原文:“双循环”下国际化办学新走向-中国教育新闻网

(吴锋民 作者系浙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中国教育报》09月13日第7版#教育##教育微头条##管理##合作办学#

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河南方案来了。

1月11日,省教育厅、省工信厅联合印发通知,《河南省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正式发布,启动省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

未来,产业学院将打造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让行业权威、领军人才、大师名匠担任专业带头人,探索形成产学深度合作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聚焦区域产业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去年8月,教育部、工信部联合提出经过四年左右时间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学院。现代产业学院是什么样的?

《方案》明确了她的样子:根据国家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聚焦服务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面向专业群与产业群契合度较高、产教融合基础较好的高校,立项建设一批省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打造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探索形成产学深度合作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每所符合条件的高校可申报1-2个现代产业学院,我省将按照“集中论证、试点先行、分批建设”的原则进行培育建设,并根据建设成效进行动态调整。

【重构课程体系创新考核方式】

产业学院要干什么?

根据《指南》,产业学院将以强化学生职业胜任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建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高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新机制。

其中特别强调,要鼓励打破常规对课程体系进行大胆革新,探索围绕专业对应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校企联合制定专业建设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共同实施教育教学、共同评价培养质量。

【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融合发展】

做好学科交叉融合,可收获“1+1>2”的效果。《指南》提出,产业学院要突出产业导向和应用导向,通过改造升级传统专业、发展新兴专业、孕育交叉专业,探索跨学科交叉复合的、支撑同一产业链的若干关联专业快速发展,促进新工科与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融合发展。

围绕做优做强装备制造、电子制造、材料制造、食品制造、汽车制造等优势产业,改造提升钢铁、有色、化工、建材、轻纺等传统产业,凝炼特色专业;打造现代农业、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产业急需紧缺学科专业;培育壮大航空及冷链物流、跨境电子商务、节能环保、5G等新兴专业,优化家政、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等社会领域专业,加强智慧城市、智能建筑等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关专业建设。

【让行业权威、大师名匠成专业带头人】

为现代产业学院打造一支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双师型队伍,我省将开展校企导师联合授课、联合指导,推进教师激励制度探索。

鼓励产业学院培育和引进行业权威、领军人才、大师名匠担任专业带头人。探索实施产业教师(导师)特设岗位计划,完善产业兼职教师引进、认证与使用机制,助推现代产业学院聘用企业业务骨干、技术专家和管理人才担任行业导师。建设产业学院教师工作室(坊)、“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并有计划地派遣专任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成“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引进行业课程,开展实景、实操、实地教学】

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产业学院将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校企合作开展课程建设与改革,增加综合型、设计性实践教学比重,引进行业课程,使用真实生产线等环境开展浸润式实景、实操、实地教学,着力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

同时,引导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参与课程建设,校企联合开展课程结构优化、联合组织课程教学、联合编写教材讲义。推动现代产业学院将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加快课程教学内容迭代,实现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生产流程、项目开发等产业需求科学对接,建设一批高质量校企合作课程、教材和工程案例集。

【知识溢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指南》还提出,以产业学院为载体,联合地方政府、龙头企业、科技园区,打造一批集产、学、研、转、创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高水平协同育人基地。

持续与地方政府、产业园区、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在现代产业学院内共建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围绕产业技术创新关键问题开展协同创新,联合开展应用课题研究、科技攻关、成果转化、项目孵化等服务,共同完成教学科研任务,推动协同创新,实现高校知识溢出直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另外,大力推动科教融合,将研究成果及时引入教学过程,促进科研与人才培养积极互动,有效支撑地方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河南要建现代产业学院,让行业权威来当专业带头人-大河网

【柳州市交通学校“东风柳汽”汽车技术服务走出国门!】 近年来,柳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汽车产业功不可没。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柳州企业加速开拓海外市场,将“柳州制造”推向世界。柳州市交通学校自以来长期与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合作业务从区内发展到区外,从国内做到国外,伴随企业,走出国门,服务世界。

柳州市交通学校多年来一直承担东风柳汽的全国服务站售后员工培训、企业新入职员工培训、企业技能大赛裁判、海外员工培训、售后服务技师手册开发、培训教材开发及服务站维修技术难题咨询等工作。,柳州市交通学校汽车工程系教师谢越峰受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委派,前往埃塞俄比亚、突尼斯等国,为东风柳汽海外经销商进行售后技术培训。,由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与柳州市交通学校联合举办的风行景逸S50装配及售后技能培训班(叙利亚专场)在该校顺利举行,来自叙利亚的学员在培训中学习装配及售后服务技能。

汽车企业的高速发展对汽车专业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服务汽车产业的发展,柳州市交通学校汽车工程系始终秉承“无论风行汽车卖到哪,我们的技术服务支持就能做到哪”的态度,不忘初心,依托汽车,服务社会。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