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油龙驾校科目二考场电话 江油科目二考场

油龙驾校科目二考场电话 江油科目二考场

时间:2021-12-17 19:15:33

相关推荐

油龙驾校科目二考场电话 江油科目二考场

忆万成禄当年在玉门油田(四首)

大庆市:曹海军

(一)

塞外遥远交通阻,

春风不度玉门关。

辽阔西北戈壁滩,

祁连余脉油摇篮。

油田工业之芬芳,

中华油田谱华章。

抗战峰火民族危,

爱国壮士祁连行。

(二)

荒漠宣誓缚油龙,

从此振兴石油城。

深山大漠看谁忙,

处处红装任我狂。

青春二十老君庙,

岁月蹉跎玉门郎。

汗洒天山浇戈壁,

奉献青春多少愁。

(三)

今喜油城通内外,

基业长青岁月留。

戈璧豪情要牢记,

岗位精神万代传。

青春己逝风华退,

苦中欢笑辛酸泪。

出入祁连映日红,

风霜大漠战冬寒。

(四)

数代健儿齐奋进,

小万带头向前冲。

老君庙前英雄魂,

护井栏边铸泪痕。

当年小万今何在,

河北廊坊是故乡。

昔日辉煌常挂念,

欲知后事问老万!

/03/27

述党史之:战天斗地擒油龙

引子(歌声):今年我又赶着马群经过这里/遍野是绿树高楼红旗/密密的油井和无边的工地/我赶紧催过马/向克拉玛依跑去/啊・・・啊/啊克拉玛依/我多么地喜爱你/你那油井像森林红旗像鲜花歌声像海洋......

每次听到这首旋律优美的歌曲,我的心就忍不住的想去追寻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发现的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是当之无愧的共和国石油长子,为新中国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工业能源和精神食粮。

克拉玛依一号井,它是克拉玛依发现油田的标志,它的发现让新中国挺起腰杆,向世界郑重宣告:中国,有了自己的大油田!

克拉玛依,维吾尔语中“黑油”的意思,正是石油工人的艰辛付出,唤醒了地底沉睡千万年的油龙,也让克拉玛依登上了世界石油工业发展的舞台。今天,当我们徐徐回望,那蛮荒戈壁中奋战的人们,是在用汗水和血水书写着奉献的铮铮誓言!

这是冰人冰塔雕塑,这并不是艺术家的夸张想象,而是当年石油人艰苦奋斗的真实写照,1956年2月,克拉玛依2号井在钻井过程中遇到了高压水层,冰冷的水喷涌而出将油田工人变成了雕塑般的冰人。冬天寒冷刺骨,夏天的炎热同样无情,但就是这样严酷的条件下,三八女子钻井队的队员们却创造了一个个奇迹。没水怎么办?就喝采油机里循环的水,上面机油汽油柴油厚厚的一层,用手这样撇一撇就喝了。

从冰人冰塔到三八女子钻井队,共产党员永远走在前面,他们以火热的斗志让党徽更亮,让党旗飘扬;他们以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的创业精神,让这荒原变成宝地。1958年9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朱德同志视察克拉玛依,与吴淑华的亲切握手,是无上的荣誉,更是奋进的动力!

岁月荏苒,初心不改!从1958年建市,经过60多年的艰苦创业,克拉玛依油田取得累累硕果,2002年原油产量突破1000万吨,,原油年产量增长至1320万吨,这滚滚油流源源不断,为克拉玛依的发展提供充沛动力。曾经没有草没有水,鸟儿也不飞的荒凉所在,如今碧水穿城绿树成荫;地下采油,地上旅游,中国石油工业的西圣地,正焕发出新的风采;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拉近克拉玛依与世界的距离,远方不远,克拉玛依随时起航,克拉玛依已经起航!

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建行从不会缺席一座城市的发展。1955年建行独山子支行诞生,1958年建行克拉玛依石油分行成立,建行人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一路参与并见证了这座石油城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和沧海巨变。

在这块热土上,代代建行人都在传承着“爱国奉献、艰苦创业、民族团结、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克拉玛依精神,传承着石油人的红色基因,在克拉玛依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勇立潮头,不负重托,为支持石油开发建设、振兴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服务保障。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党的坚强领导和一批批党员先锋队的拼搏初心,定格了这座光荣石油城的每个高光时刻。不忘历史,不惧将来,建行人将继续保持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以对人民的赤诚之心,谱写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怀念中国共产党缔造者毛主席(115)

辽河晚报:1964年6月4日,地质部第一普查勘探大队在东部凹陷的黄金带构造上开始钻第一口井——辽1井,发现了良好的油气显示,揭开了下辽河地区石油钻探的序幕……经国务院批准,石油部军管会决定,加速下辽河地区油气资源的勘探,调集大港油田万名职工与大庆六七三厂,组建辽河石油勘探指挥部……迅速从大港、江汉、长庆等油田组织会战队伍赶赴辽河参加石油会战。因为1970年3月22日恰好是毛泽东主席批示的“鞍钢宪法”发表10周年纪念日,石油部不仅用这个日子为一个新的油田命名,并且要求在这个纪念日子里,参战队伍要正式鸣炮会战……到1970年底,三二二油田共生产原油5000吨,揭开了辽宁省石油开发工业的新篇章。

1973年3月,经燃化部批准,三二二油田更名为辽河石油勘探局(至今,简称为辽河油田)。

七绝 辽宁盘锦发现国家第三大油田辽河油田

盘锦燃烧红海滩,

彩虹调色更斑斓。

油龙地下蛰居久,

鸣炮开发喷九天!

打起手鼓唱起歌

打起手鼓唱起歌

我骑着马儿翻山坡

千里牧场牛羊壮

丰收的庄稼闪金波

我的手鼓纵情唱

跃进的歌声震山河

草原盛开大寨花

花开千万朵

1974年12月24号,北京直达乌鲁木齐的69次快车上,列车正行驶新疆哈密的地界,天气阴暗,乌云翻滚,偌大的疆域无边无际,陌生的新疆是我们少年十分渴望和神往的地方。

就当我们从兰州乘坐兰州钟家河直达乌鲁木齐西站的原油专列运输车,一路上轻松愉悦,就像度假那般悠闲自在地在油龙的尾部守车里,谈笑风声走来走去,吃饭时就自己在守车的炉子上动手焖米饭,炒菜,晚上想吃揪面片就自己和面做面片,这些活计都是我们在行驶的列车上轻松完成,这样从来没有享受的旅行生活也让少年的我们记忆深刻,再想不花一分钱就轻松自在的乘车旅行的机会绝对没有了。

这样的旅行只行走了一天半的时间,我们从兰州经过乌鞘岭翻过,那一刻,祁连山的圣洁的雪峰高耸并一直伴随着我们西行的旅程。我们顺风顺水地走了一天半,在疏勒河这个兰州铁路局与乌鲁木齐铁路局交汇的枢纽站停滞不前了,铁路术语叫“闭塞”,根据惯例,至少要等一个星期左右。旁人对我说:你们还不如乘坐一趟过往的快车,明天晚上就到乌鲁木齐了。我和魏建州也没啥考虑,抓起拎包就随着胡大爷登上了一趟停靠的快车,胡大爷到底是老铁路人,几句话就让列车员二话没说,就让无票的我俩顺利无恙踏上了去乌市的快车。当时胡大爷和列车员无非就说:这是我的两位亲戚,要去乌市学习,恳请关照。

黑夜里69次列车车厢里人员稀疏,几乎每人都躺在长桌椅上睡觉,我和建州还生涩稚嫩,第一次出这样远的门,难免拘谨忐忑不安,我们俩只老老实实坐在一个窗口,相互依偎着进入梦乡。

第二天,我们被一阵欢快地弹拨乐器给惊醒,当时我们还很懵懂,从没有听到过这样好听的歌曲,欢快的旋律,是一首富有浓郁新疆民歌特色的歌曲。该曲的节拍欢快、曲调优美,为听众展现了一幅美好生活的动感画卷。更表达出人民的喜悦与憧憬,流露出热爱家乡、建设祖国的豪情。

就在我们俩座位的对面几位夜间从哈密上车的男女在弹琴引颈高歌,其实她们一直都是轻轻弹拨那种琴适应快速的弹拨乐器——冬不拉,一位沉寂不言的男子,一心沉浸在这段欢快的绚烂节奏韵律当中,而那两位二十多岁的穿戴哈萨克传统服装的女青年,一遍遍地吟唱这段至今也如雷贯耳美轮美奂的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

那时我们除了生涩稚嫩外,还在音乐听觉领域完全就像未曾开垦的不毛之地,家里没有更多的听觉享受,大人的房间里放着的收音机,只能由大人操作聆听相应的节目,何况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电台更多播放的是新闻和社论,很少的歌曲也都是歌唱文化大革命的歌曲,所以,听觉莽荒地的我们还没有经历音乐启蒙教育,更没有享受过抒情歌曲的熏陶,好像那时仅有数首如北京颂歌、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等歌在广播喇叭上听到过,确实没有接触这样抒情美妙的歌曲。或许就在新疆这个特定的地域及少数民族服饰的人演唱,一遍遍渗透我们的耳朵里,我们就想当然地以为,这就是一首民族味道十足的歌曲。

我们从他们携带的琴匣上字迹看到“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文工团”,才知道她们是几位文艺专业演员,乘坐这趟列车去吐鲁番参加一次文艺演出,将这首刚刚出笼不长时间的歌曲,作为她们演出的主打歌曲。

该曲明快的手鼓节奏,新疆风格的旋律基础,在节拍上也是使用新疆惯用的四二拍节奏,为歌曲增加了魅力。该曲与新疆中的哈萨克族音乐特征比较符合,采用了新疆手鼓节奏,在歌曲的前奏部分以及曲中各个句首都融合使用了由手鼓节奏演变而来的音乐元素。这种重复乐曲节奏和属音的处理手法,体现了手鼓的形象,随着远处手鼓咚咚地响起,让人想到一位拿着手鼓、骑着马儿的即将来到达的情形。

这段路途大约有数百公里的路程,那时的列车车速较慢,这样更多的时间让我们聆听这首欢快绚丽的舞曲般的歌曲,不再觉得西行路途不再艰险乏味,就是身上也没携带多少钱,腹中空空地依靠美妙的歌曲搪塞过饥肠辘辘的难堪。

经过多年后,我一直没有想到这首歌是由著名作曲家施光南先作曲,然后将歌曲的曲谱寄给他的好友韩伟,韩伟被这美妙的旋律所感动,即刻放弃准备去海河游泳的打算,拿着施光南的歌曲曲谱,直接在海河的游泳处填充相映生辉的歌词,直到一年后才被罗天婵首次演唱,这首经典歌曲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直到现在我才知道它的来历,因为我聆听后总是百思不得其解,始终没有与我们少年纯粹质朴所听到宛若天籁一般的乐曲相联系,直到现在我才弄明白,聆听时喜极而泣潸然泪下,想着我终于寻找到这首歌曲的来龙去脉,想着曾经与我一同默默无言娴静聆听的同伴,早已远去。那时情形依然清晰如昨,仿佛就是应验了柳宗元 《别舍弟宗一》诗:“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的情景一样。

直到现在我还是喜欢聆听这首欢快的歌曲,甚至通过电脑的按键控制,一连几次反复享受。只不过聆听时,内心总会五味杂陈,眼眶总会湿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