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北大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 北大文献学考研试题

北大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 北大文献学考研试题

时间:2019-01-04 09:16:43

相关推荐

北大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 北大文献学考研试题

#翻阅#《中国诗词曲史略》

《中国诗词曲史略》所论述的,是以汉语为表现媒介的诗词曲,在中国文化精神的影响下产生和变迁的历史。全书由上下两编构成。上编为诗歌概论,从诗字原始观念的形成、《诗经》和《楚辞》,论述到少数民族诗人和域外汉诗,在广泛的范围中展示了中国诗学在技巧上、题材上、语言上和审美趣味上的变化;下编为词曲概论,全面考察了从诗到词、从词到曲的转折,并且比较了诗词曲在形式、内容和风格上的异同,勾勒出词曲历史的发展脉络。最后,综合诗词曲中白话因素的不断增强,指出新诗在整体上取代旧诗的历史必然。本书有两个写作重心,一是注重中国诗学初创期和转型期的讨论,包括观念和技巧、题材和审美趣味;另一个重心是注重诗歌语言的变迁,重点从这两个角度描述了两千五百年诗词曲的复杂而曲折的变迁史。

张伯伟,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域外汉籍研究所所长。曾任日本京都大学、韩国外国语大学及台湾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客座教授。著有《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2002)、《全唐五代诗格汇考》(2002)、《清代诗话东传略论稿》()、《东亚汉籍研究论集》()、《禅与诗学》()、《作为方法的汉文化圈》()、《域外汉籍研究入门》()、《东亚汉文学研究的方法与实践》()、《日本世说学文献序录》()等;编纂《朝鲜时代书目丛刊》()、《中华大典·文学理论分典》()、《朝鲜时代女性诗文集全编》()、《日本世说新语注释集成》()等。

【#北大教授白化文逝世#】记者从北京大学获悉,北大信息管理系教授,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白化文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7月6日6时2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白化文1951年9月至1955年7月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1983年进入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任教。兼任中国佛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佛学研究中心和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中国俗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大典•民俗典》主编,中华书局《文史知识》杂志编委,兰州大学《敦煌学辑刊》编委,《敦煌学大辞典》编委,中国楹联学会顾问,中国俗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语言文学研究分会副秘书长。白化文长年从事佛教、敦煌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目录学、日本中国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对佛经、佛寺与佛像,敦煌遗书目录和敦煌变文,古典文学目录学和宗教目录学等问题的研究造诣深厚。出版著作30余种,发表文章数百余篇。(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晋浩天)

曾经在某个质疑金字塔的文章的评论里贴过这张图(图1),很多人认为我异想天开胡说八道。其实,这幅图出自北大出版社《建筑十书》的插图,是对原文描述的一种拖动大件石块的特殊方法的图示,可不是我自己脑洞大开胡编乱造。这图不是维特鲁威时代的原图而是现代研究者对古代文献的现代复原示意图。非得照着这图挑毛病,那我也没办法,示意图又不是施工图,哪有那么精确,比如另一个版本的《建筑十书》的插图就是另外一个风格了。

这种方法可不可行呢?我觉得对于10吨左右的石块来说是没有问题的,现代研究和实验结果也认可这点。对于吉萨大金字塔所采用的占大多数数量的、重量在2.5吨左右的石灰石石块来说,这种拖运方式绰绰有余,对于那些构建法老墓室的几十上百吨重的花岗岩来说,这种方法就不行了。当然,这是希腊人的方法,埃及人未必会用,根据考古发现,埃及人最有可能使用的是图4的方法。

运输巨型石块不是什么困难无比、无法完成的艰苦任务,办法总比困难多。相对于建造金字塔来说,运输石块是微不足道的小工程。如果非认为古埃及人没能力建造金字塔,除了别有用心之外,我觉得你对自己的智商过于自信了,也太小看古人的智力了。

,北大收到社会捐赠的竹简,考古专家在整理的时候,发现其中的一篇,居然讲述了秦始皇临终时候的安排,众人直呼:这怎么可能?

这批竹简为“西汉竹简”,一共3300多枚,之后被命名为“北京大学藏 西汉竹书”,是从海外而来,十分珍贵。那么这批“西汉竹书”的内容是什么呢?

接受捐赠后,北京大学便对其展开了研究,竹简编号一共是3346个,有些许多竹简残缺不全,其中完整的有1600多枚。

至于西汉竹书的内容,基本上覆盖了古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和诸子等六个大门类。

历史方面,这批竹书的内容涉及先秦,秦汉的历史,也涉及到古代的思想史,科学史,医学史,书法艺术史。在研究方面,也涉及到文字学,文献学,简牍书籍制度等的研究。总而言之,这批西汉竹书的内容真是包罗万象,研究价值很高。

在北大学者研究竹书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篇《赵政书》,其中记载的内容居然与《史记》有很大的出入,这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关于《赵政书》记录的是秦始皇嬴政的生平事迹。秦始皇嬴政,又叫赵政。至于为何叫赵政,有说秦始皇出生在赵国,且他的母亲也姓赵。还有一种说法,嬴为姓,赵为氏。只是后来姓氏分辨没有那么清晰罢了。

总之,“北京大学藏 西汉竹书”中的《赵政书》说得就是秦始皇的事情。那么北大的研究学者有什么重大发现呢?

原来北大的研究学者通过整理研究汉简。他们发现,关于秦始皇的两个即位候选人——公子扶苏和胡亥,《赵政书》和《史记》中的记载是不同的。

司马迁的《史记》认为,秦始皇原本是想把皇位传给公子扶苏,他本身也喜欢扶苏这个儿子,立下的遗诏中,也是把皇位传给扶苏。可是胡亥心眼多,身边又有李斯和赵高这样诡计多端的人,他们便使用阴谋诡计,改了秦始皇的遗诏,胡亥这才继承皇位。

《史记》中的记载我们很熟悉,也为后世流传。可是在《赵政书》中,却是完全不同的记述。根据《赵政书》的记载,秦始皇原本就打算将皇位传给胡亥,而公子扶苏却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

这简直和我们原本接受的事实大相径庭。我们可以看看《赵政书》中的原文是怎么写的:期群臣恐大臣只有谋,请立太子胡亥,为代后,王曰可,胡亥立.......”

意思大致是:“群臣奏请大臣们,请立胡亥为太子,秦始皇应允。”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关于秦始皇传位墓则是这样写的:相於是乃相与谋,..为受始皇诏丞相,立子胡亥为太子........扶苏......其赐剑以...!

大家可以细心品味这两句话的不同之处,在《赵政书》中,群臣和秦始皇讨论皇位继承人的时候,根本没有提到公子扶苏。可是在《史记》中,扶苏是有实力的候选人之一,是胡亥夺了他的皇位。

《赵政书》和《史记》中的观点,哪一个是合理的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下方探讨!

历史上的今天(12月14日):1402年,明朝燕王朱棣靖难成功,取代建文帝朱允炆登上帝位,改元“永乐”。第二年,朱棣下令解缙等人编撰辞书。1404年,解缙等人编撰完成第一部辞书,命名为《文献大成》。但是明成祖对此书并不满意,认为所包含的内容不够详备,于是要求重新编撰,还派遣靖难功臣姚广孝等人一起参与。1408年的12月14日,总字数约3亿7千万字、总计达22900卷以上,共可装订成11095册的《永乐大典》终于编写完成。《永乐大典》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类书之一,采录了曲集达七、八千种,经、史、子、集、释、道、戏曲、平话、医卜、工技、农艺等各类著作均包含在其中。

《永乐大典》全书收录非常完整,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古代文献资料,且均标明了相关出处。到清代乾隆年间时,《永乐大典》中的文献收入《四库全书》中的有:经部66种,史部41种,子部103种,集部175种,总计385种,4926卷。列入“存目”的有100多部书。

《永乐大典》为我国历史在保存古代文献资料方面的重大价值与贡献,为后来中国各个时期的学术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我国传世至今的重大历史成就之一。#历史#

1943年,胡絜青带着孩子跨越三万里找老舍,谁料老舍知道消息后,脸色煞白,他难过地看着身边的赵清阁,久久未语,赵清阁见此情况二话没说直接离开,没想到,老舍竟然为了她不顾妻子追到了上海。

赵清阁与老舍相识于1937年,当时抗战爆发,为了给国民精神上的希望,赵清阁主编了《弹花》月刊,老舍对《弹花》的期望非常高,不仅在里面发表了多达十几篇的文章,而且和赵清阁交往甚密。

在老舍的心里,赵清阁是个非常勇敢有主见的女子,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她敢于坚持理想,坚持在“抗战一线”,这种精神令老舍非常佩服。

老舍只要一有时间,便去看望赵清阁,为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久而久之,赵清阁对于老舍也产生了不一样的情愫。

老舍在当时虽然已经是个有名气的作家,但因为他童年时期的经历,一直让他的内心非常的孤独,即便在母亲的催婚下,他娶了师范毕业的胡絜青组建了自己的小家,但是他的内心依旧像一座孤岛。

但赵清阁的出现改变了这一情况,虽然老舍当时的生活比较拮据,但赵清阁并不介意,她认为只要两个人真心相对,其他的一切都会慢慢地好了起来。

不久之后,两个人便不顾周围人的眼光住在了一起,在老舍生病期间,赵清阁衣不解带的守在老舍的身边,照顾他的生活,但是赵清阁对老舍的这份情感,在胡絜青带着孩子跨越万里,赶来重庆时发生了巨变。

胡絜青之所以突然抱着三个孩子找老舍,是因为她已知道了老舍这里的情况,虽然她心生悲凉,但是她看着自己还未长大的三个孩子,犹豫许久,终是决定不远千里挽回婚姻。

赶到重庆的胡絜青没哭没闹,因为结婚之初,她与老舍有约定,婚后无论遇到多么难的事,都不要争吵,于是她带着孩子们住在旅馆中,等着老舍给自己的交代。

位于情感中心的老舍面对这种情况却不知所措,一边是自己多年的发妻,一边是他的真心所爱,如果穿越到古代,或许老舍想要同时拥有,但是现实的情况却不允许他这么做,犹犹豫豫中,老舍不断地选择逃避。

赵清阁看着这样的老舍,心里已经有了打算,她沉默地收拾了行李,只身一人前往了上海。

面对赵清阁的离开,老舍虽有不舍,但心里终是舒了口气,并将胡絜青与孩子们接到了他的住所。

但是到了上海的赵清阁经济十分拮据,只能靠着断断续续的文章收入维持生计,知道情况后的老舍经常偷偷地给赵清阁寄钱,希望能给自己赎罪,但每次赵清阁都给他退了回来,最后老舍竟然鬼使神差地去了上海。

但赵清阁却根本不见他,只让朋友给老舍托句话,说:现实的我们这辈子都无法相爱,还是各自回到各自的生活中吧。

老舍带着赵清阁的话失魂落魄地回了重庆,看着家里日夜操劳的妻子,老舍这时候才发现,两个女人他都辜负了!

痛苦不堪的老舍再次将自己变成了一座孤岛,怀着深深的爱与歉意远赴美国,到了美国的老舍依旧干着自己的老本行,但是由于人文差异与水土不服,让老舍的生活更加艰难。

但无论如何艰难,老舍都没有勇气回去面对被自己伤害的两个女人。

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四年,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急需一部分知识分子建设祖国,位于美国的老舍起了回国的想法,但却迟迟没有行动。

就在此时,他收到了赵清阁的一封信,上面写道:回到自己的祖国,回归自己的家庭。

这封信让老舍下定决心回国,但是回国之后,赵清阁依旧闭门不见他,只让人给他捎了一封信,这封信上只有八个字:各据一城,永不相见。

赵清阁的这封信让老舍彻底知道,赵清阁是真的离他而去了,虽然两个人心中依旧有爱意,但是终究抵不过逃避与家庭的羁绊。

最终老舍选择回归家庭,陪伴在胡挈青的身边,一起照顾着孩子长大,工作之余,两个人一起养花品茶,欢声笑语经常充斥在家庭的角落中,日子似乎回到了最初的样子。

但是胡挈青心里受到的创伤却根本没有愈合,她的内心深处依旧对老舍有着深深的怨恨,这怨恨在特殊年代,老舍遭受批判时彻底显露了出来,她不仅没有给予老舍任何安慰,还对其爱搭不理,给了老舍致命一击。

1966年8月24日,心灰意冷的老舍像他书中所描述的很多自杀者一样,一路走到湖畔边,看着湖面波光粼粼,哀莫大于心死,最后纵深一跃,在太平湖里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参考文献:《老舍传》

作者:z

编辑:一一

#故事##头条创作挑战赛#

人民日报太贴心了,公布24个热门专业解读,涵盖每一个热门专业的就业方向与报考指南,一清二楚,一看就懂,比如中国语言文学类包含了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古典文献学等7个专业,毕业后可到各类事业机关单位等工作,家有孩子的,一定保存下来,特别是孩子即将参加高考的,提前替孩子了解一下这些热门专业,对孩子高考填报志愿有很大的帮助,再也不担心孩子选错专业后悔了。#教育听我说# #奇妙知识季#

80后图书管理员顾晓军,因自学十多种语言,被媒体称为语言学界的“扫地僧”。说实话,过誉了!

“过誉了”三字,并不是对顾晓军本人的贬斥,相反,本人是很敬佩顾晓军的。佩服他的坚持,佩服他的专注。只是,我并不认可如今的有些媒体,动辙给人贴上“扫地僧”的标签,似乎有点夸大其词了。

顾晓军从高中开始就对历史很感兴趣,考入首都师范大学后,开始专门研究历史。从大学时代开始,顾晓军就因对一位古希腊政治家感兴趣,开始自学古希腊语。

后来,考研的不顺,也曾让顾晓军有过一段时间的迷茫期。他做过销售,也在奥组委工作过一段时间。

调整后,,顾晓军来到中国国家图书馆工作。

在这里,有安静自在的工作环境,更有那一摞摞让他如饥似渴的书。

顾晓军能在这接触到各类原典和学习资料,时间里,他自学了十多种语言,阅读了许多中西方古典文献。

他在安静的一隅,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

顾晓军成为央视纪录片里的主角,也成为了一些新闻媒体笔下的“扫地僧”。

但“扫地僧”一词,究竟意指什么呢?

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的扫地僧,是指打扫藏经阁的无名老僧,这人有两个特点:一是默默无闻,另一个特点是武功深不可测。

顾晓军十多年来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之余,坚守内心一方净土,成为了一名纯粹的读书人,没有功利,不为名利。

但如果说他学得的十多门语言到了“深不可测”的地步,这倒也未必。

媒体在褒扬一个人时,希望传达的精神是好的,但在用词的准确度上,还是可以再斟酌斟酌,不要一招“扫地僧”,通扫天下人和文。

#头条创作挑战赛#

全网稀见#中国#古代吏学文献:吏学是又称幕学、政学、仕学等,是在封建时期随着职官的变化而产生,也是古代官僚机构运行的重要条件,吏学既是官吏居官施政司法的学问,也是为官的经验总结。

清人汪杰编著的《新辑仕学大乘》就是研究中国古代吏学的文献之一,该书共12卷,包含司法、狱政、为官施政的原则等,涵盖农、商、政、法多个方面,该书收录较为广泛,又因多为个人总结,与实际联系较为密切,是一本值得借鉴的史料书籍。

原典纪书局提供的底本为清康熙时期刊本,全网只此一家。

#光明追思#【#北大外国语学院教授段晴逝世# 长期致力于西域出土非汉语文书】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段晴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3月26日凌晨在北京逝世。

段晴教授1953年出生于北京,1971年进入北大西语系德语专业学习,1978年考入北大南亚研究所,师从季羡林、蒋忠新等先生学习梵语及印度历史文化,1982年获硕士学位。同年赴德国汉堡大学留学,1987年博士毕业后回到北大任教,研究包括了古代印度、伊朗语言文献,梵文贝叶经,梵汉佛经对比,佛教史与古典佛教文献等多个领域。著有《波你尼语法入门》《于阗·佛教·古卷》《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域文书——于阗语卷》《于阗语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等多部著作。长期以来,段晴教授带领她的团队,致力于西域出土非汉语文书,如佉卢文犍陀罗语、佛教梵语、于阗语、古藏语等材料的研究,取得了令学界瞩目的成就。(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晋浩天)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