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缺土于姓女宝宝起名 缺土女宝宝取名宝典

缺土于姓女宝宝起名 缺土女宝宝取名宝典

时间:2023-08-01 20:06:14

相关推荐

缺土于姓女宝宝起名 缺土女宝宝取名宝典

是吗?但是我知道的是太爷那辈是木字边,祖辈是水旁,怎么回事?//@笑看红尘95002171:我们这一家族中按金水木火土中取偏旁字顺序中排到,现在己排后三十多个字了。//@东路4:家族中有排字吗?//@东路4:于姓的始祖及迁移,请告知,谢谢!

原内容已删除

推荐我一位文友的文章

四合院 ,小院

文/建民

叫它四合院好听了一些,其实就是个小院儿。小院儿位于邯郸老城里的北街,座西朝东,街的对面是丛西派出所,西面紧挨着华隆商场。小院儿的西屋是五间旧房,属于私房,北面三间平房,也是私房,南面三间砖瓦房,东面临街的是两间平房。院门也叫街门在小院儿的东北角。整个院子里的房距,东西有十来米,南北最多也就是五、六米。这么小的院子有的住家再搭个厨房、弄个小煤棚,里面的空间就更小了。我倒是没有计算过小院儿的占地面积,反正我知道里面住着七户。至今我的身份证登记的住址仍然是:邯郸市丛台区城内中街114号内7号。“114”就是这个小院儿的门牌号。

我记得西面的五间房住着于姓兄弟两家共七口,一个驼背的老母亲跟着哥哥;南面的公房,西间住着一个刘氏三口,中间是郑大爷和他的老伴儿,东头一间住着赵氏一家四口;北屋三间是两户人家,不知道为什么西面的那两间好长时间一直空着,东面的这一间也是住着一家三口;小院的东房也就是临街的这两间就是我的宅室了。我是八三年搬到这里的,一间十六平,两间三十二。相比院儿里的几家公房住户,我住的还算是宽敞的。院儿里四座房屋四个样儿,看上去年代不同,平瓦有别,高低不一,属性各异。听街上的老人讲,我住的那两间平房,以前是日本鬼子的洗澡堂。解放后六三年邯郸发大水,房顶是那时候重新上的。直到我搬走,屋里的一间地面依然是呈小斜方格的水泥地,我在想,是不是当时建澡堂的时候为了防滑而特意刻造的呢?

小院东北角的街门每天晚上都是要上的。夜深人静,当院里的人用力推那两扇笨重的厚木门时候,总会听到它与石墩凹处相摩擦发出来的沉闷声音。

就是这么个小杂院儿,没有正房、厢房和耳房,倒座房以前还是个洗澡堂。叫它四合院真的是高抬了不少。不过,叫它什么都无关紧要,问题是小院里的邻里关系还真的是没说的,“低头不见抬头见”,没有一天不相见。夏天的时候邻里的家门一般都很少关。那时的家庭都没有空调,有的连电扇都没有。隔着个竹门帘你在屋里说话外面都能听得见,哪家炒菜窜出来的香味钻进鼻子里,总要探头看看他炒的什么。吃饭的时候孩子们端着碗坐在院子里是常见的事,自己吃的啥想不让邻家知道都成了很困难的一件事。冬天的一场大雪,院子里的邻里先是各扫门前,各自的雪扫完了,接着就是清扫院儿中间“公家地儿”的雪,每当这个时候院儿里的邻里没有一个偷懒耍滑,就是自家里的人不在,老人也要上前,跟着大家一起你一锨我一锨的把它弄到街上,直到院里的雪打扫干净为止。

我刚搬来的时候,自来水还没有通到住家,打水的地方在外面的街上,往北离小院有四、五十米远,半条街守着一个水龙头,有的时候接水的人多了还得排队。那个时候各家都备有水缸,有大有小,一个大缸能着三、四桶水。每当拎水的时候只要看到邻里老人总要问下用不用帮忙拎点儿水,也许看上去是客气了一些,实际上却没有一丝的虚伪。三九的雪天,街上的路面结成了冰,拎着接满了的水桶小心翼翼的不敢使劲迈步,一不留神就会滑倒。后来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这才少了往日拎水的诸多烦脑。八十年代手机还没兴起来,就连公用电话也是少的可怜。有一天家里的水管不知怎么突然坏了,赶上家里没人,通往屋外池子的下水管一直流水,南屋的郑大爷见状,不顾六、七十岁的年纪,拖着他那老沉的脚步走到三里之外的和平路西头我上班的地方找到了我。平时别说院子里的人,即便是谁家来了人、朋友什么的,不管认识不认识,邻里都要打个招呼。谁家有个什么事、扶个梯子帮个忙什么的更是提不起来的。八、九十年代老城里的公厕、粮站都在街里,你来我往的,时间长了慢慢的半条街上的人都认识了。

我是九八年搬走的,后来住上了楼房。二〇一四年搬到了现在的住址。现在的居室如果跟以前相比那可真的是天上跟地下有着天壤之别。住着冬暖夏凉、既宽敞又亮堂的楼房,时常眷恋着的却是以前的平房小院儿,个中的情缘有谁能说得清楚。

那特殊的年代、特殊的环境、酿育出特殊的邻里氛围,在几十年以后的今天似乎就像一团云烟,消失的无影无踪。能闻到邻里做饭时的菜香味,更是成为了我的一种奢望。

随着老城区的改造,十多年前,小院儿就没了。尽管我离开她也有二十多年了,不知为什么,心里却始终抹不去对她的记忆和怀念。有时候我斗胆的想,小院儿就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延安,看上去是土了不少、条件又是那样的艰苦,但无论如何也难掩她到处充满着团结、友爱、自信和向上的勃勃生机……。

一次,袁世凯的授业老师王雁臣,让他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为命题,写一篇文章。袁世凯自幼不爱读书,对文章更是半生不熟,他会写出怎样的文章呢?

袁世凯在考卷里这样写道:

东西两洋,欧亚两洲,只手擎之不为重。

吾将举天下之土,席卷囊括于座下,而不毛者,犹将深入。

尧舜假仁,汤武假义,此心薄之而不为。

吾将强天下之人,拜手嵇首于阙下,有不从者,杀之无赦!

看了这样的文章,确实有些忍俊不禁,这文笔确实让人不敢恭维,但关键点不是文笔,而是文章的内容。

文章的内容让人震惊,字里行间透出一股霸气,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尤其“吾将强天下之人,拜手嵇首于阙下,有不从者,杀之无赦!”这句,让人恍惚间有一种封建帝王的霸气。

袁世凯写这篇文章时还是一个孩子,作为一个孩子,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实属不易。这似乎在冥冥中彰显了他的志向,哪怕后来他只当了83天的洪宪皇帝。

袁世凯的授业老师王雁臣,看了这篇文章,都为之咋舌,而不敢批阅,恐怕谁看了都会震惊吧。

王雁臣是养父袁保中专门请来教授袁世凯读书和习武的,是一个文武全才的举人,一个很好的授业恩师。

谁料,袁世凯生性好动、厌文好武,就是不爱静下心来读书学习,王雁臣只得在闲暇之余,教授他一些拳脚功夫,这正合了袁世凯的心意,读书也只好勉强为之了。

既然有专门的老师教授诗文,袁世凯怎么说来也能作些诗词吧,不是还有一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吗?我们来看看袁世凯写的诗文,会不会颠覆我们的想法呢?

《感事》

眼前龙虎斗不了,杀气直上干云霄。

我欲向天张巨口,一口吞下胡天骄!

这是袁世凯15岁乡试落榜后写的七绝诗《感事》,也有人说是《言志》,便不管什么标题,这最多算是一首打油诗吧。

其字里行间让我们感受到杀气腾腾、霸气凛然。如果用七绝格律来对照,根本就是不谙平仄、不讲对仗,唯语出惊人罢了。

有一句话说得好:一个人越缺什么,就越炫耀什么。

袁世凯正是这样的,他不懂诗词,不懂平仄对仗,却喜欢四处炫耀,还常常吟诗作对,卖弄风雅,我们来看看他的这首《怀古》。

《怀古》

我今独上雨花台,万古英雄付劫灰,

谓是孙策破刘处,相传梅锅屯兵来。

大江滚滚向东去,寸心郁郁何时开,

只等毛羽一丰满,飞下九天拯鸿哀。

《怀古》是袁15岁去南京时写的诗,同样体现了他的志向,他的桀骜不驯,他的豪气冲天。

凭心而论,袁世凯这样的语言就是一般的叙事而已,根本算不上诗,因为不合古体诗的格律,如果一定要叫诗,也只能叫“打油诗”。

有人曾这样评价:平仄音韵固不协,气概却不同凡响。我认为这比较中肯。

我们来窥一下袁世凯小时候的学习经历。

1859年,袁世凯生于河南项城的一个官僚地主家庭,叔祖父袁甲三,官至漕运总督;生父袁保中在地方很霸道,花钱捐了一个同知衔;叔父都是军人,以军功进仕途。

袁世凯在家中排行老四,由于叔父袁保庆没有儿子,就把袁世凯过继为养子。袁世凯从8岁起就跟着叔父走南闯北,袁保庆对袁世凯视若己出,他虽是军人,却希望袁世凯走科举之路。

于是,袁保庆就请了一个颇有名望的举人王志清来教授袁世凯,后来又请了王雁臣,但袁世凯就是不爱学习,从小生性顽劣,好武厌文,袁保中对其很是溺爱,只是眼一只眼闭一只眼。

1874年,继父袁保庆突染疾病,死于南京任上。继父一死,袁世凯如脱缰野马,在老家项城酗酒、骑马,结交三教九流。闲暇时泛读兵书,不求甚解,谈论兵法却又口若悬河,很是吹嘘。

后来,堂叔袁保恒回老家探亲,见袁世凯举止不凡,认为他是不可多得的可造之材,担心他在项城自生自灭,毁了前程,就把他带到北京,交给时任内阁中书的袁保龄管教。

对于袁世凯来说,生父袁保中管教太少,继父袁保庆溺爱过深,只有这位堂叔袁保恒给了他严格而正统的管教。

袁世凯18岁时回乡参加乡试,但因学业不精,连续两年名落孙山,成为名符其实的落第秀才,由此还写了那首《感事》七绝。

袁世凯乡试不中,生母刘氏和继母朱氏在老家给他娶了一位于姓小姐为妻,蜜月后,他将妻留于老家,自己一个独自返京。

1879年,袁保恒奉命赴河南赈灾,不幸染瘟疫,客死途中。袁世凯再次失去了约束,而这时的他已然成人,他认为读书难有出路,而弃笔从戎。

这一天,他把所有诗文、书籍都收集在一起,点一把火烧死了,还振臂高呼:

“去他的吧,大丈夫志在四方,岂能被诗文、书籍绑住手脚,自误前程?”

也许,正是袁世凯这一把火,烧出了一片新天地,也烧出了新的人生。

每个人的人生志向不同,长处优势不同,勉强为之也是浪费时间和精力,袁世凯似乎更能明白这一点。

大家怎么认为呢~~欢迎留言~~

#晒书季# #诗漫大讲堂#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