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世界文化遗产导游词 世界文化遗产导游词50字

世界文化遗产导游词 世界文化遗产导游词50字

时间:2023-08-04 20:02:44

相关推荐

世界文化遗产导游词 世界文化遗产导游词50字

地坑院也叫“天井窑院”,是全国乃至世界仅存的一种地下古民居建筑,它是在平地上向下挖5—6米深的方形土坑,然后在坑的四壁凿出窑洞,供人居住的一种建筑形式。“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是它的真实写照。

地坑院充满着浓郁的黄土地风情,古朴厚重,美丽诗意,人称“地平线下的古村落,人类穴居的活化石”,“中国农民生土建筑的最高成就”。地坑院以其独特的形式成为民居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观,,地坑院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而今天我将要带领大家游览的是陕州民俗文化园、,它是由陕州民俗文化、非遗传承、陕州故事、生产休闲四大板块所组成,集观光游览、民俗体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游览景区。陕州民俗文化园,它由22个地坑院组成,这22个地坑院相互连通,又各自独立。为了方便大家体验地坑院的风土人情,这22个地坑院分为几个展区,各个展区前后贯通,又可以互相分离,每个展区的起止院都有门洞可直达地面,灵活多变,很有趣味。整个景区面积5平方公里。

据专家考证,地坑院有六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庙底沟文化时期就已经有了地坑院的雏形。20世纪前期,德国人鲁道夫斯基在《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一书中向全世界介绍了地坑院。书中刊载了4幅航拍的陕县地坑院村落照片。“未见村郭闻犬吠,等闲平地起炊烟”诗中所描述的情境便是我们今天将要参观游览的中国最神奇的民居建筑——地坑院,它又被称为“天井窑院”、“地阴院”有北方的“地下四合院”之称地坑院具有坚固耐用、冬暖夏凉、挡风隔音、防震抗震的特点,冬季窑内温度在摄氏10度以上,夏天保持在摄氏20度左右,人们称它是“天然空调,恒温住宅”。进入村内,只闻人言笑语,鸡鸣犬吠,却不见村舍房屋,“进村不见人,见树不见村”就是它的真实写照。

进入景区,首先我们看到照壁墙上的雕塑,它向我们讲述了关于陕州的三个历史故事。1、周召分陕图。(周公和召公的介绍可以参考以前的导游词)西周时期(3100多年前),周武王姬发去世后,其子成王年幼,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和召公奭(shi四声)辅政。当时天下很不稳定,周、召二人决定分陕而治,“陕”即陕塬,也就是陕州地坑院景区所在的张汴塬。周公治理陕之东,召公治理陕之西(陕西之名,即渊源于此。大家可以查一下新华字典,看一下陕字的解释)。周公和召公在各自的辖区勤政爱民,为周王朝走向安定繁荣奠定了重要基础。周召分陕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平盛世“成康之治”,“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画地为牢”等典故均由此而来。当年的“周召分陕石”就立于今天的地坑院景区内。这根石柱,是中国最早的界石,成语“分陕之重”,能让人掂出分量。“周召分陕”意义极其重大。接下来我们再来重点了解一下这块周召分陕石:分陕石柱高3.5米,最早立于张汴塬,后来被移到了陕州老城北城墙上。唐朝武则天时代,有人在石柱上铭刻了一行字:“周召分陕所立界石”。1957年,三门峡大坝蓄水,陕州老城属淹没区,分陕石被移到了新建的市人民公园内。1967年,分陕石被移至市图书馆,后又移至市文化宫。1988年,分陕石被移到三门峡市虢国车马坑陈列馆。由于分陕石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7月20日,文物保护部门为石柱做了一个玻璃罩,采用封闭式管理,对分陕石进行保护,以防止其继续风化。

我首先介绍一下地坑院的外观结构。地坑院的方形大坑叫天井,当地人称“天井”为坑,所以就叫地坑院,也叫天井窑院。主要居住空间是窑洞,通向地面的通道叫门洞,收集雨水和污水的旱井叫渗井,上部的砖瓦结构叫拦马墙,露在外面的窑洞墙壁叫做“窑脸”。俗话说:山有去脉,水有流向,土有层次纹路。人的居住环境只有和山脉、水势、地气相和谐,才能体现最高级的生态美、自然美。也就是我国古代就提出的“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哲学思想。地坑院的建造就非常符合这种智慧的理念,是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典型范例。根据预先确定好的位置、朝向,在深厚的黄土层上,挖一个深约6到8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大坑,然后在四壁上凿出8到12孔窑洞。可以简单通俗地概括为“向下挖坑、四壁凿洞、穿靴戴帽、美化装饰”。地坑院的营造技艺既与传统的阴阳八卦方位密切结合,又和宅主的命相息息相关。现在大家和我一起看一下院子:整个地坑院是方形,抬头看天空,天似穹窿,笼罩着方方的地坑院;再看看每一孔窑洞的外观造型,上部是圆拱形,下方端直,在这里,“天圆地方”的概念得到了很好的诠释,让人回味无穷。

#陕州地坑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