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时间:2019-01-28 19:38:47

相关推荐

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中国女孩子的榜样,希望中国女孩好好的向这位伟大的“洋媳妇”学习学习。

金史观

有一名乌克兰“洋媳妇”远嫁河南农村,为丈夫生下了三个混血娃,后来丈夫不幸得癌离世,“洋媳妇”不仅没改嫁还为丈夫守寡,他们有着怎样的故事?1月10日,河南郑州举办了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就在这场典礼上,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美女走进了人们的眼球。为什么一个外国人会获得“感动中国”的奖项?这事还得从1995年说起。1995年,来自河南新乡的小伙赵鹏在新乡师范学院上大学时,获得了一个出国交流的机会,他作为交换生前往乌克兰一所大学的食品工程学院进行交流学习。也是在这里,赵鹏邂逅了乌克兰美女娜佳。说来也巧,两人的生日同年同日,一见面就被对方吸引,可能这就是冥冥之中的缘分吧。恰巧娜佳对中国文化十分感兴趣,两人共同话题越来越多,逐渐熟络起来。赵鹏和娜佳在相处的过程中相谈甚欢,很快就坠入了爱河,关系发展的也十分迅速,一眨眼就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没想到得是,这段恋情却遭到了娜佳父母的反对,他们不愿意女儿远嫁他乡,更何况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远比不上乌克兰,赵鹏又是个农村小子,用什么来保障娜佳的生活?可赵鹏没有放弃,恨不得将自己的真心掏出来,对娜佳父母说了很多真心诚意的话。娜佳父母看女儿如此义无反顾,又被赵鹏的话所打动,只得点头同意了。就这样,娜佳跟着赵鹏回到河南新乡农村,于1998年举办了婚礼。结婚后,生活还是囿于柴米油盐。赵鹏想着,既然答应了岳父母要给娜佳幸福的生活,那自己也要努力奋斗,做出个名堂来。1999年,夫妻俩的二儿子出生,也是在这一年,赵鹏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摸爬滚打了很久,他才终于在找到了事业发展方向,就是汽车零件跨国销售,与娜佳商量后,赵鹏在宁波成立了一个跨国贸易公司。此后的三年,赵鹏生意上如鱼得水,蒸蒸日上,很快就攒够钱买了豪车和豪宅,与此同时还有了不少积蓄,他在努力实现给妻儿一个幸福的家的承诺。赵鹏在外辛苦工作,娜佳就在家里操劳好一切事务,夫妻俩配合得完美无瑕。在这期间他们还迎来了第三个儿子,一家人可谓幸福美满、其乐融融。可是有得就有失,意外就这样悄然找上了门。由于赵鹏的工作要求经常应酬,他经常喝得烂醉,再加上工作作息日夜颠倒,非常劳累,身体就这样一天天变垮了。,赵鹏在广州出差途中突感腹痛难忍,被友人送至医院,诊断结果让所有人所料未及——赵鹏居然得了肝癌,还是晚期。原本美满的家庭瞬间被这一晴天霹雳的消息击垮。赵鹏知道肝癌晚期已经无可救药,便让妻子不要再浪费钱;可娜佳坚决不答应,就算是散尽家财也要尽力给丈夫治疗,这也许是夫妻俩第一次有如此大的分歧。无奈最后积蓄见底,还是没能救回这个年轻小伙,苦苦坚持一年多后,赵鹏最终因肝癌撒手人寰。赵鹏离世时,娜佳才刚满32岁,身后还跟着年纪尚小的三个孩子,且积蓄已经在给丈夫看病的时候将近用光。娜佳在而立年纪就不仅要承受丧夫之痛,还要撑起整个家庭。娜佳的父母想要女儿回国生活,可娜佳看到赵鹏的父母也每天沉浸在悲伤后,不忍抛下两位老人家,就断了回国的念想,决定留下来跟他们好好重新开始生活。赵鹏去世一个月后,娜佳把公婆接到了宁波生活,在这里,她凭借着外语优势找了一份翻译的工作,生活兜兜转转又回到了为柴米油盐发愁的原点。可是娜佳没有被打倒,一直靠努力为一家人赢得更好的生活;不仅如此,三个孩子也在她的教育下变得十分出色,已然出落为非常优秀的人。5月,赵鹏的父亲为娜佳报名了“最美新乡人”活动,娜佳的故事一经播出,就感动了无数人,节目上的娜佳落落大方,脸上几乎看不见被生活折磨的痕迹,仍旧阳光开朗地生活着。来自乌克兰的倔强女子娜佳,从来不是只能依附于人的菟丝花,而是生长在泥沼里的铿锵玫瑰。

#人民海军成立72周年#劈波斩浪,一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小船到航母,中国人民海军已经经历了72年的风风雨雨。

回首人民海军发展史,1949年4月23日成立的人民海军还只有数艘投诚起义的舰艇,如今我国已经拥有包括航母、万吨大驱、核潜艇等在内的世界先进水下水面舰艇,整体战力水平已经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稳坐第一位置长达数十年的美国。

当然,在中国海军发展壮大的历程中,无数中国科学家和海军官兵为此前仆后继、艰苦努力,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故事和先进个人。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为了我国核潜艇的建设,为了让我国成功拥有水下核威慑能力,不惜放弃国外优渥条件选择回国参与国防建设。核潜艇设计建造期间,更是隐姓埋名、不能告诉家人,也得不到家人的理解,甚至亲人去世也无法回去奔丧。

歼15舰载机工程总指挥罗阳,为了中国航母能够有舰载机可用,让中国航母具备战斗力。罗阳总指挥带领工作人员长期奋斗在第一线,即使身体不适也仍旧坚持在岗,亲自参与舰载机在辽宁舰上的起降试验训练,最终他亲眼看到了歼-15在辽宁舰上的成功起降,但他也就此永久离开了热爱并奉献一生的岗位。11月25日12时48分,完成试验归来的罗阳总指挥在离舰登车后突发心脏病,不幸逝世,享年51岁。

而如黄旭华院士和罗阳总指挥这样默默奉献的人还有很多,如舰载机飞行员、人民英雄张超在舰载机陆基模拟着舰时,突发故障不幸牺牲。最后,让我们提前祝人民海军72周岁生日快乐;同时也希望为人民海军崛起强大的英雄们,一路走好,人民将永远铭记你们!

他就是入围“感动中国”的甘肃青年作家刘大铭。

中国青年该有的模样,他身处泥泞,却努力开出洁白花朵的样子,很震撼,很鼓舞人心!

昨晚看了全程直播。非常感动!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强弱之要,首在其心。天赐食于鸟,而不投食于巢。自强则万强。 “天赐食于鸟,而不投食于巢。”意思是上天赐予鸟儿食物却不是把食物投到鸟儿的巢里。

寓意是:上苍给了每个人基本的东西,但是还是却不会将它放到每个人手里,要靠自己去努力获取。

真正内心强大的人,一定有一颗平静的内心,有一颗温柔的心肠,有一颗智慧的头脑。一定经历过狂风暴雨,体验过高山低谷,也见识过人生百态。惟愿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论何种境遇都能充满智慧的刚强壮胆,成为内心强大的人。

这个作家有人格魅力,让人敬佩

黄旭华,这位来自广东汕尾的客家人,是真正的国宝级人物。他不仅仅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也是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据了解,黄旭华1926年出生于汕尾市海丰县。1949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船舶制造专业;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共和国勋章获得者;1月,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黄旭华长期从事核潜艇研制工作,为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黄旭华院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过:“我是广东客家人,祖籍揭阳市,生于汕尾市,三个身份缺一不可。”

10月28日,黄旭华向中国船舶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捐赠了1100万元个人所获奖金。据统计,黄旭华院士几乎将个人所获得的各级各类奖金约2000万元全部捐献给了国家,用于国家的科研、教育和科普事业。这不得不让我们对黄院士,肃然起敬!#汕尾头条# #揭阳头条# #客家人#

捐赠1100万奖金!“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才是我辈最该追的“星”!

在10月28日的捐赠仪式上,黄旭华说:“我的捐赠,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起到“种子”的作用,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关心、支持教育、科技与科普事业。”

迄今为止,黄旭华已经把所得的2000万左右的奖金,全部捐献!

多么伟大的情怀,致敬黄老!

黄旭华,1926年3月12日生(95岁),生于广东省汕尾市,原籍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县玉湖镇新寮村,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黄旭华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如是说:

感动中国颁奖词: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9月17日,黄旭华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荣誉勋章——共和国勋章。

1月10日,黄旭华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专访如是评价:为祖国做贡献而默默无闻的人,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核潜艇,一旦结缘就是一生。没条件创造条件,搞科研不等不靠。爱岗敬业,以身试险开先例。传道育人 当好“场外指导”。黄旭华寄语青年一代,高精尖是买不来、求不来的,只能立足国内、自力更生。他希望年轻人勤于奋斗,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现而今,已95岁高龄的黄老早已头发花白,但身板依然硬朗,说起话来中气依然十足、思路依然很清晰。浓浓的潮汕口音,将我们带回90多年前的南粤大地。黄老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却把名利看得淡如水,是中国知识分子最优秀的一群,他就是鲁迅先生所讲的——“中国的脊梁”。

黄旭华、钟南山等,才是我们最该追的“星”!

12月18日,黄旭华入选中国品牌人物500强,排名52。

致敬黄老!恭祝永葆青春、寿比南山!

#汕尾# #揭阳# #祖国# #科技#

他们从人间隐身三十年,62岁时亲自下潜300米指挥核潜艇试验。

今天,他设计的096核潜艇理论上已经可以下潜900米。

采集工程 中国科学家 -07-06 17:21

堡垒海区。

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头条创作者变现小助手

一位老人的故事震撼了全中国。

他和彭士禄,黄开甲他们“人间隐身”30年,

在葫芦岛上度过漫长岁月,在他们背后,还有一大批科学家继续隐身。

家人不知其真正职业,

亲人去世他也未曾回家送行……

然而他这样做,仅是为了执着与守护一个

充满力量、希望和感动的秘密堡垒……

他就是黄旭华,被很多人称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他们把一生献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核潜艇事业。

“没有我们的帮助,核潜艇中国人一万年也搞不出来!”这是苏联专家说的一段话,没想到竟然被我国一位“失踪”了三十年的男子带头研制出了第一艘核潜艇。

这位失踪30年的男人叫黄旭华,他是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长江一号”就是在他的带领下研制出来的。

黄旭华出生于1924年,在那个动荡不安,战乱频繁的年代,他立志要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可是后来长大后他才知道,学医是没有用的,要想救民救国就得造飞机,造大炮才行。

于是他弃医从文,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到南大航空系,之后又考上上海交大造船系,他还曾师从苏联,为新中国建造了第一艘扫雷艇和第一艘猎潜艇。

1958年,中央批准我国研制核潜艇,但苏联得知后不但不愿帮助我们,反而还嘲讽说:“没有我们的帮助,核潜艇中国人一万年也搞不出来”,无奈中国只能自己关起门来加油干。

同年,黄旭华等人被秘密召集到北京,聂帅亲自召开大会,黄旭华在会上被任命为中国核潜艇研制总工程师。

几十个年轻人乘风破浪,在荒无人烟的大海上找到一座小岛,在岛上开启了核潜艇的科研之路。

为了保密,小岛不通邮,不通电话,偶尔只有伪装的民船靠岸送补给和信件,而这样隐姓埋名的生活,一过就是30年。

和黄旭华之前建造的潜艇不一样,核潜艇的制造更加负责,必须集成航海、导弹、计算机、核反应堆等几十个专业学科,才能将它制造出来。

核潜艇的数据极其庞杂,计算量也是多得惊人,而我们的科学家却没有电脑,所有数据只能靠算盘和计算尺。

要知道,算盘是没有记录功能的,稍有不慎就会全盘皆输,从头再来,他们通常是好几个人一起算,最后结果达到一致才算通过。

即便是这种最浪费时间和人力的计算方法,黄旭华等人却毫不畏惧,他们吃饭时打着算盘,熬夜通宵打着算盘,为了一个数据,所有人都可以日夜连轴转。

黄旭华在接受采访时,还笑着说: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的关键数据,大部分都出自他的那把算盘。

克服了计算这一难关,接下来就是正式生产制造,光核潜艇内的控制阀门就有一万多个,各种仪表也有几千个,还有其它各种零部件。

除了制造量大,其生产工艺的要求也十分的严格,由于不能进口,所以每一个都需要我们自己亲手制造,且容不得一点马虎。

因为1963年,美国王牌核潜艇“长尾鲨号”在深潜试验时,出现了致命问题,下潜没到200米就失事了,160个官兵无一生还,面对这样的事故,我国的科研人员心中也极其不安。

当1970年,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问世,下水试验前黄旭华召开大会,为了稳固军心,他宣布要亲自下水,作为中国核潜艇的设计总师,他对自己团队设计制造的潜艇有信心。

最终我国第一核潜艇试航成功,我国成为第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从1958年到1970年,中国用的时间,走过了其他国家二三十年的科研之路。

但核潜艇的研发并未止步,在后续的十几年时间里,黄旭华作为领头人,依然奋战在我国的核潜艇领域。

1986年之前,将近30年的时间里黄旭华从未回过家,家里人觉得他没良心,他每年寄回家的钱都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

直到那年的报纸刊登了黄旭华等人制造核潜艇的事迹,他的家人才知道真相,黄旭华的母亲看着那一篇报道,留下了悔恨的泪水。

她身为母亲,却误会了孩子20多年,也恨了自己的孩子20多年,她跑到丈夫的坟前,将报纸烧给了黄旭华的父亲,相信黄旭华的父亲泉下有知,也会原谅儿子的。

,87岁的黄旭华当选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93岁的黄旭华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中国核潜艇劈波斩浪,遨游在深蓝的大洋之中,为我国国防增加了又一重器,向黄老致敬,向所有核潜艇科研工作者们致敬!

#人物#

#了不起的中国医师#最美逆行者胡佩兰!

“医者仁心”是做为一个医生敬业的最高的体现,胡佩兰医生做到了。她的仁术,仁德,仁心给这个社会,给我们这些晚辈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

“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这是度“感动中国”给郑州市建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爱心门诊”原坐诊医生胡佩兰老人最深情的颁奖词。胡佩兰医生用自己70年的漫长从医之路,诠释了什么叫敬业,什么叫“医者仁心”。

“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胡佩兰医生平时看病不太依靠高科技仪器,给病人开的药很少超过100元,她爱开便宜药,疗效好的药。《庄子。在宥》里说:“亲而不可不广者,仁也。”正是这种把病人当作自己的亲人、家人来对待,才会有这样的设身处地。

3,老人突发心脏病,经抢救后,第二天的她仍坚持到医院坐诊。1月22日,98虽的老人耗尽了最后一丝心血,告别了她深深眷恋的病人。老人的遗言竟然是:“病人看完了,回家吧!”也许是看多了生老病死,人生的无常,胡医生将自己的爱心扩散开来,从医学到公益事业。这样的仁心,不是一种大爱吗?

没有我们的帮助,就是给中国人1万年他也搞不出核潜艇。

这句话出自一位苏联的核潜艇专家之口,但是这个预言却在我国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带头研制出核潜艇之后不攻自破。

这是一位“失踪”了30年的男人,名叫黄旭华。

他被称为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的总设计师。

我国的科学家团队曾在他的带领之下,成功研制出了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长江一号”。

黄旭华出生于战乱不断、炮火连天的1924年。

见到那个动乱的世道,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

但渐渐地他发现,学医根本不能救中国。

面对真枪实弹,救援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战乱波及的范围。

要想真正救国救民,就必须得独立制造出大炮、飞机、核武器!

就这样,黄旭华弃医从军,并以出色的成绩进入南大航空系研习。

1958年,中共中央下发文件,批准我国建造核潜艇。

没想到消息传到苏联,一些专家不留情面地嘲讽道:

“没有我们的帮助,中国1万年也造不出核潜艇!”

我们看到,涉及到国家利益层面的问题,没有人靠得住。

于是,我们决定关起门来自己干!

没有人靠得住,那就靠自己!

随后,黄旭华被秘密召到北京,并在聂帅主持的会议中被任命为核潜艇总设计师。

就这样,几十名科学家来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

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的研究之路就此启程。

为做到绝对的保密,小岛方面可以说是与世隔绝。

没有通讯,没有电话,甚至没有信号,只有偶尔的信件可以往来。

这样的生活转眼就是30年。

核潜艇和潜艇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却有天壤之别。

核潜艇多出了精密的计算、核心的核反应堆、导弹等一系列新兴学科。

值得一提的是,核潜艇所需的计算量十分复杂。

但是我们当时并没有足以支撑如此庞大计算量的精密计算机。

关关难过关关过,没有计算机我们就用手算。

算盘和计算尺是我们最常用的工具。

即使这样,以黄旭华为首的科研团队却没有丝毫气馁和动摇。

需要时间,那就挤出来。

大量的科研人员无限压缩自己的吃饭时间,就是为了腾出更多精力去敲算盘。

后来黄旭华曾在一次采访中表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的大部分核心数据都出自这把算盘!

计算这关算是过去了,接下来就是正式投入生产环节。

核潜艇所需零部件不但量大,而且精密度要求更是苛刻。

并且由于保密原因,这些零件不能依赖进口,只能自己动手制造。

这中间容不得一丝一毫的马虎。

1970年,中国的第一艘核潜艇成功下水。

我国用了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十年才能走完的路。

并且,我们没有依靠计算机,也不靠进口,靠的就是这些研究人员救国救民的决心和不怕困难的中国精神。

自从第一艘核潜艇下水之后,我们并没有停滞不前。

继续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投入到新一轮的研究中。

黄旭华因此30年未回到家中看望亲人,他的母亲也因此误会了他二十年!

直到报纸刊登出我国独立制造了自己的核潜艇,再看到总设计师后,黄旭华的母亲心中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悔恨。

她明白她的儿子是在报国救民,有国才有家!

,黄旭华被尊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93岁高龄的黄老在人民大会堂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向黄老致敬!向那些隐姓埋名的英雄致敬!

#黄旭华##头条创作挑战赛##核潜艇#

恢复高考那年,张艺谋已经27岁了。当时,他正在陕西农村插队,起早贪黑和农民兄弟一起流大汗出苦力。后来,张艺谋被招到咸阳棉纺织厂当搬运工,这一干就是7年。

1977年8月,邓小平复出后,主持召开了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大胆作出了恢复高考的决定,也是在这一年的冬天,大学校园开始招生了。

第二年即1978年,北京电影学院在西安进行全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招生。得到消息后,张艺谋兴奋地一夜没睡着,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他就早早起来带着自己的摄影作品跑到北京电影学院招生的考场。

然而,当张艺谋看到参加考试的同学大多是电影或艺术世家子弟,心里感觉自己无比的失望。

可那时考试是公平的,优秀者不会埋没。张艺谋经过层层筛选,一路过关斩将,如愿考上北影。从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让张艺谋有幸成为一代名导。

张艺谋,1950年出生于陕西西安市,陕西省西安市,知识分子的家庭,父母都是医生,他有着西北人的特点,内热外冷、非常低调。初中毕业后,他没有别的选择,去农村插队、种田务农。后来,由于偶然的机遇,他进入陕西第八棉纺织厂织袜工艺车间,干过电工、搬运工等,后借调入工会做宣传工作,这样才接触到了摄影,偶尔出个黑板报,算是“文艺担当”,他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进到工厂的宣传科,做一名干事。

他是中国电影界“第五代导演”代表人物之一,美国波士顿大学、耶鲁大学荣誉博士。

1978年进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学习。1982年毕业后分配到广西电影制片厂。 1984年在电影《一个和八个》中首次担任摄影师,获中国电影优秀摄影师奖。 1986年主演第一部电影《老井》夺三座影帝。 1987年执导的第一部电影《红高粱》获中国首个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从此开始实现他电影创作的三部曲,由摄影师走向演员,最后走向导演生涯。 1987年至1999年执导的《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活着》、《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等影片令其在国内外屡获电影奖项,并三次提名奥斯卡和五次提名金球奖。 2002年后转型执导的商业片《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及《金陵十三钗》两次刷新中国电影票房纪录、四次夺得年度华语片票房冠军。

曾任第1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和第6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 担任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总导演,获得影响世界华人大奖和央视主办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并提名美国《时代周刊》年度人物。 执导电影《归来》。 筹拍好莱坞电影《长城》。 担任中国杭州G20峰会文艺演出总导演。 执导动作电影《影》,获得第55届金马奖最佳导演奖 。10月1日,担任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总导演。

正因为经历别人没受过的苦和罪,张艺谋才有了如今的成就。而不管过往是耀眼还是艰辛,他在导演电影上始终只是“做回自己”。把命运交回到自己手里,这是“隐忍”了多年的张艺谋,在70岁到来前的选择。他曾坦言:“我要是在工厂,早就退休了。能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能养家糊口,把爱好和工作合为一体很难的。我就是只争朝夕,抓紧时间干。” #高考季# #头条热搜# #高考# #社会#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