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三国志13威力加强版破解补丁 三国志13威力加强版汉化补丁

三国志13威力加强版破解补丁 三国志13威力加强版汉化补丁

时间:2021-06-11 22:28:03

相关推荐

三国志13威力加强版破解补丁 三国志13威力加强版汉化补丁

史书上的数字需要换算,加之现代人普遍远离农业生产,便有“你说古代人均20亩地,用无人机种啊”、“真有20亩地,怎么还挨饿啊”等问题。若撇去其中的情绪,可把它们略归结为:1、古代人均真有20亩地吗?2、20亩地种得过来吗?3、20亩地够吃吗?

就第一个问题,先说结论,其实不止20亩。

按西晋户调制,丁男授田70亩;按北魏均田制,丁男授“露田”40亩(人死国家收回)、“桑田”20亩(不用还的田)。汉代人口较多,人均差不多20亩。这里的“亩”指古亩,秦汉魏晋的一亩约为461平方米,相当于今天的2/3,20古亩即今天的13亩略多。

隋唐以后的数字大一些,归总来看,古代的20亩约为今天的13-18亩。那这15亩左右的地,需要开无人机种吗?人力顾及得了吗?这一问题无需摆多少材料,只需问一问解放前种过地的老人。我家的情况是:太爷一个人经营20亩小麦,播种和收获时会雇短工。

——当然,非常非常辛苦。

最后一个问题,15亩地够吃吗?

古代粮食的年亩产在2石左右,约相当于今天的120斤(按出土的秦代“高奴禾石铜权”,1石为60斤出头),15亩便是1800斤粮食。若只是吃,肯定够了。那史书上无数的“饿”字又是怎么回事?盖因一个人的衣、药、社交、赋税等支出都要从这些粮里出。

20世纪中前期,现代农业尚未普及,亩产水平并不比古代强哪儿去,且人口较古代多得多——中原地区,“人均20亩”成“一户五六口人不到20亩”;赶上战乱或天灾,民生更难,整体甚至不如古代。丰衣足食实在只是近几十年的事,是无数“当代神农”的付出。

【主要参考文献】班固《汉书》,陈寿、裴松之《三国志》,房玄龄等《晋书》,司马光等《资治通鉴》,钱穆《国史大纲》等。

【配图】从左到右:战国商鞅方升,秦代高奴禾石铜权,民国粮斗。

#头条创作挑战赛# #历史# #农业#

东晋永和三年,大将军桓温征讨蜀地,遇到一个百岁老人。桓温问:“当今有谁堪比诸葛亮?”潜台词是我比诸葛亮厉害,快夸我。这位老人回答:“诸葛在时,亦不觉异,自公没后,不见其比。”意思诸葛亮活着的时候,没觉得他有什么好的;可自从他一死,才觉得谁都比不上他。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这段英雄辈出的岁月,承载着无数中国男人的浪漫。可是,大多数人只看《三国演义》,根本不看《三国志》,绝大多数人连《三国演义》都没看过,只是道听途说,看了个《易中天品三国》,刷刷某音,逛逛贴吧,就开始好为人师:“来来来,你别老看《三国演义》,那是小说,《三国志》才是史书,真正的诸葛亮才没那么厉害呢。”其实他可能只看过《三国志》的封皮。

真正看过《三国志》的人都知道,诸葛亮很神,只不过与《三国演义》的神不是一个路数。

诸葛亮,字孔明,徐州琅琊人。193年,曹操屠徐州,13岁的诸葛亮眼见从小长大的故乡惨遭烧杀抢掠,和蔼可亲的相邻惨死在曹军屠刀之下,哥哥诸葛瑾失散,他和弟弟诸葛均被叔父诸葛玄强行拖进马车一路逃跑。就在此时,刘备带领着区区几千人马,从千里之外赶来驰援徐州。他领着关羽、张飞迎面驰来,小诸葛亮望向那个骑在骏马上英姿飒爽的男人,忽然有了从未有过的安全感。

诸葛亮17岁,叔父去世,他没听从叔父的临终建议投奔刘表,也没南下过江投奔哥哥所在的江东孙权,更没有投奔坐拥半壁江山的仇人曹操,而是和弟弟隐居隆中,坐观天下大势。他自比管仲、乐毅,谁都请不动他。直到207年,没有寸尺之地,如同丧家之犬,寄居刘表檐下的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他慨然应允,聊出一段名垂青史的《隆中对》。诸葛亮时年27岁。

公元233年,刘备驾崩前夕,在白帝城托孤诸葛亮,说了句石破天惊的话:“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永安托孤”,本来是一对挺浪漫的君臣佳话,但没想到给现在的一群人搞出了阴谋论。有人坚持认为这是刘备在试探诸葛亮,要是诸葛亮回答错误,显露出取而代之的野心,那么埋伏在帐下的五百刀斧手立刻上来伺候,甚至就算不是试探,至少也是一种敲打,最终成功警示了诸葛亮,这才让他没有篡蜀自立。

有人提出这种言论,无非就是以己度人,觉得不可能会有人把家业留给外人,而不是自己的儿子。事实上这种事在三国不是第一次发生。单单是刘备自己,当年的徐州牧陶谦在临死前,就没有把徐州留给儿子,而是托给了刘备,并且亲口表示:“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陶谦这么做,皆因曹操大军即将来犯,要是一意孤行传给儿子,不但徐州保不住,连儿子也会引祸上身。

蜀汉当年的局面,与当年的徐州大同小异。关羽大意失荆州,蜀汉群英陨落殆尽,刘备亲征的夷陵之战更是元气大伤,蜀汉已然走到了生死存亡之秋。曹丕都修书一封,让诸葛亮举国来投算了,可见这时候刘备是诚心实意求着诸葛亮接下这个烂摊子的。因为如果传位刘禅,蜀汉必亡,还不如全心全意信任这位跟了他十五年的合伙人,让他开府治事、领益州牧,将一起创立的事业存续下去。

每次一谈起诸葛亮北伐,就有人提起一个插曲:子午谷奇谋。这发生在诸葛亮一伐中原,大将军魏延提出的一条计策,让诸葛亮拨他五千精兵,走子午谷小路,趁魏军不备,拿下长安,一举功成。但被诸葛亮否决,这一战略未能付诸实践。有人抱怨诸葛亮过于谨慎,不敢冒险,以致白白地错失了良机,他要试用一下魏延的计策,没准还真能够克复中原呢。

其实《三国志》从来都没记载过有个什么“子午谷奇谋”,陈寿关于魏延与诸葛亮在北伐策略上的分歧,原话是这么记载的: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长谓亮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这里只说魏延想自领一军,与诸葛亮分兵两路,会师潼关,重现当年韩信还定三秦的神话。但是诸葛亮不许,魏延就跟人说诸葛亮胆怯,还常常表示自己怀才不遇。

事实上,就在明末的时候,农民起义领袖高迎祥就因读了《三国演义》,决定出兵子午谷,进军潼关,结果一头扎进了陕西巡抚孙传庭的包围圈。一代闯王,就因为轻信小说,落了个全军覆没、兵败身死的悲惨下场。

诸葛亮主政蜀汉期间,政事无巨细,一言而决,连刘禅都承认“政由葛氏,祭则寡人”,终其一生都做到了对诸葛亮敬之如父,诸葛亮死后,刘禅哀悼三天三夜。

《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四史”。作者陈寿,以其史识及叙事能力,在当时已有“良史之才”的称誉;后世的治史者,也屡屡赞颂陈寿撰事不作曲笔,直可与司马迁、班固辈为匹俦。

这套《三国志》介绍给大家,喜欢的朋友可以买一套看看,点击下方链接即可直接购买。

完整版三国志裴松之注全套正版原文译文精装4册陈寿著 文白对照三

歷史不是勝利者報復工具-兼論中國修前朝史的傳統之一

歷史的可貴在於能夠傳承一種精神價值,這種精神價值往往是一個民族的珍貴遺產,這種價值不因立場不同而有不同的標準,也不因政治上一時的勝負而改變其標準。換句話說歷史不是勝利者的戰利品。非但不是勝利者的戰利品而且史學者往往對失敗者予以更多的關照與同情。不以成敗論英雄,不打落水狗是中國史學的一個好傳統。

楚漢相爭,項羽兵敗,劉邦勝而漢立,但是在司馬遷筆下項羽的威猛善戰、婦人之仁、勇敢面對失敗,千載以後讀之猶令人動容、令人唏噓。三國志雖然以魏晉為正統,但在陳壽筆下劉備、孫權甚至關羽、張飛皆一時豪傑,對諸葛亮的人品更是推崇備至。絕不因得政治立場勝利者而眨詆他們的對手。

但是中國的史家不是每一個都那麼胸襟開闊、度量寬宏,也有小裡小氣的史學家為討好他們的新主子而醜化失敗的對手,所以唐朝史學家劉知幾就說:「苟欲取悅當代遂乃輕侮前朝…………。」 這種小裡小氣的心態寫出的歷史被史學家視為不入流的「穢史」,這種不入流的穢史逃不過讀者的批評,更逃不過史家的法眼。

元亡明興,明太祖洪武二年對廷臣曰:「近克元都,得元十三朝實錄,元雖亡國,事當記載。」於是命李善長為監修,以宋濂、王褘為總裁修元史,並徵召山林逸士汪克寬、胡瀚等十六人為纂修。明太祖諭之曰:「務直述其事,毋溢美,毋隱惡,庶合公論,以垂鑒戒。」明太祖是勝利者,明太祖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雄猜之主,但是對其所敗的元朝歷史沒有半點輕侮,同時要求史官「直書其事,毋溢美,毋隱惡。」這是何等的度量。修前朝之史而又延聘前朝遺民修史,到了明朝變成了中國史學的一個新傳統。

明亡,清以異族入主中國,但是繼承了這種傳統,康熙十八年詔修明史,聘前朝遺民萬季野主持,萬以明遺民身分布衣參史局,費二十餘年之時間不署銜、不受俸,而清廷也尊重萬氏之志節不予干預。又遺民黃梨州雖懷亡國之痛、復明之志,但私下協助萬氏完成明史。明末鄭成功 投筆從戎,誓師勤王,事敗率軍趕走台灣荷蘭人,奉明正朔,稅意經營,以圖光復,鄭成功死,鄭經繼之。前後與清廷周旋二十餘年,史稱明鄭,明鄭亡後,清聖祖詔曰:「朱成功係明遺臣,非朕之亂臣逆子,敕遣官護送成功及子經兩木柩,歸葬南安,置守塚,建祠祀之。」同治十三年沈葆禎上奏:「故潘杖守義忠烈昭然,遇有水旱祈禱輒應,尤屬有功台郡,請准於台灣府城建立專祠並予追諡,以順輿情。」沈葆禎並親撰一聯曰:

開萬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遺民世界極一生無可如何之遇,缺憾還諸天地,是創格完人。

從清政府君臣上下對鄭成功的態度,可以說完全繼承了中國不以成敗論英雄,肯定前朝忠烈之士的傳統,畢竟前朝人物的事功,偉大人格,是應該超越現實政治立場之上的。

歷史不是勝利者的戰利品,歷史的解釋權不在掌權者的政客手中,歷史更不是報復的工具,當然歷史更不可以用來騙選票。如果違反上述原則的歷史都是穢史。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