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要注重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康复

要注重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康复

时间:2020-02-06 05:59:47

相关推荐

要注重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康复

要注重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康复,目前,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已近4千万人。而且糖尿病发病率也在逐年激增,从1980年的0.8%,到1995年的2.9%,再到2000年超过3.5%,糖尿病已经成为一种日益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

1糖尿病患者要注重血糖管理

血糖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目前很多人都遭受着糖尿病的困扰,糖尿病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全民性的疾病。就目前的医疗水平来说,糖尿病还不能彻底治愈,只能暂时缓解病。因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要特别注意预防糖尿病,在血糖的监控和管理上,不能只靠医生,自己也要引起高度重视。

1、血糖相关,包括定期查血糖,并且每二至三个月检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

2、其他代谢指标,包括血压、脉搏、体重及腰臀围情况,如果在正常范围内则至少每周测定一次,如果同时存在异常更需要在治疗、干预同时密切观察。

3、肾功能相关检查,包括尿常规(尤其应注意尿糖、尿蛋白、尿酮体等)、尿微量白蛋白以及肾功能情况。后两者可每半年至一年检查一次,尿常规更容易进行,所以检查频次可以更多一些。

4、眼部情况(应包括眼底检查),每半年至一年检查一次。

5、肝功能、心电图、足部检查等。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对糖尿病的检查有了一定了解,建议患者不要对医生养成依赖性,自身要注意血糖的监测,特别是在饮食上药注意尽量减少高糖食物摄入,多吃清淡蔬菜和少糖水果,希望以上介绍对您有所帮助。

2糖尿病患者如何做好康复的工作呢

很多人都知道糖尿病这种病不好治疗,而且治疗起来是很困难的,所以对待这种病是要多加小心的,糖尿病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并且还是一种慢性病,那么,对于糖尿病我们应该如何做好康复的工作呢?下面请到的专家将为我们做详细的解释。

肥胖是促使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适当运动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种重要手段,运动对II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要比药物来得更直接,更安全有效,而且这种作用不受年龄限制。它可以通过肌肉运动增加脂肪和糖的消耗,从而减轻肥胖,使血糖和尿糖降低。

治疗糖尿病与肥胖病的体育锻炼的共同原则是:体力锻炼与控制饮食二者结合应用。方法有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一般速度的散步,每小时消耗能量837干焦,加快速度,则每小时可消耗能量1255-1506千焦。每消耗14644干焦可使体内脂肪减少0.45公斤,在饮食不增加的情况下,隔天走一小时,一个月可减脂肪0.65公斤,一年可减少8公斤。

糖尿病人的身体情况一般都比较差,宜从轻微的活动开始,随着体质的增强,可逐渐增加运动量。比较适宜的运动有步行、太极拳、广播操等。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造成机体缺氧使乳酸堆积而出现酸中毒;同时还要注意不要在注射胰岛素后、吃饭之前(空腹)运动,以防发生低血糖(应随身携带易吸收的糖类,以备低血糖时应用)。

健康网温馨提示:我们都知道糖尿病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并且还是一种慢性病,千万不要延误病情,祝您早日康复。

3要注重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康复

目前,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已近4千万人。而且糖尿病发病率也在逐年激增,从1980年的0.8%,到1995年的2.9%,再到2000年超过3.5%,糖尿病已经成为一种日益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在许多人罹患疾病的时候,你是否知道除了身体上的痛苦以外,他们还存在着心理上的折磨。

糖尿病是慢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从它的发病机理来看,情、志创伤是其中重要一环,所以调和情志是糖尿病康复的重要内容。心境、精神、思想负担等这些虽说是精神心理活动,但可以影响人体生理机能,尤其对内分泌、新陈代谢的影响有时是很大的。而良好的心境则有益于人体胰岛素的正常分泌,又有利于调节脑细胞的兴奋和血液循环,进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想到疾病将伴随终生心里很难过,表现为精神抑郁,心情不畅。此种心态,自然会削弱机体的免疫功能,使抵抗力下降,不利于糖尿病的控制,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其实糖尿病并不象许多人认为的那么可怕,新发病人以早期治疗为好,已患病数年者也不要失去生活的信心,医学在不断地发展,病人不应该被所谓“终身疾病”所吓倒。

糖尿病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应除却太过或不及的情志变化,坚持一个“松”字,就是放松;做好一个“和”字,万事以和为贵。经常保持心情平静乐观,戒怒,避忧,不悲,无虑,这样才有助于糖尿病向好的方面转化。事实上糖尿病患者已度天年者有之,病情由重转轻者有之,康复者有之,只要能调摄好情志消除病因,调动起全身抵御疾病的积极性,是可以从痛楚中解脱的。

对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康复,应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观察病情,进行身心全面治疗。祖国医学认为,人有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其太过则为病。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在某些患者中,形成心理、生理、病理之间的恶性循环,从而加大了情志为病的因素,因此应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减少“情志为病”的因素。作为医生和家属要帮助病人解除郁闷,稳定情绪,开阔心胸,因为乐观豁达、心情舒畅才是病人战胜疾病的心理基础。

心理康复对糖尿病患者十分重要,重点是改善病人的情绪状态,克服消极情绪反应,合理地安排生活和遵从医嘱,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必要时可去看心理医生。

(1)支持性心理治疗:通过解释、说理、疏导、安慰等,进行支持性心理治疗,以帮助病人消除各种消极情绪反应;

(2)认知疗法:帮助病人对糖尿病基本知识的了解,消除不适当的预测、误解和错误观念。提高治愈疾病的信心;

(3)行为疗法:某些行为疗法技术可帮助病人遵从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计划,包括血糖自我监测,行为强化,行为塑造疗法等。

总之,患了糖尿病除了需要合理用药和精心护理外,病人和家属都要对糖尿病有全面的认识,配合医生治疗,除了坚持服药、控制饮食、加强运动等方面外,还要从心理上进行疏导,使患者从心理上得以康复,才能事半功倍。要纠正患者对糖尿病的错误认识,使他们认识到糖尿病并非不治之症,以解除其精神压力,克服心理失衡状态,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达到最佳效果。

(来源:)

4注意糖尿病患者要注重吃早餐

事实上有很多人习惯了不吃早餐,这样其实是会给身体造成不良影响的,很多人因此而处于亚健康状态,而糖尿病患者如果不吃早餐的话,将会对血糖的控制不利,专家提醒,糖尿病患者应重视吃早餐,这是很重要的,这可以有效预防低血糖,减轻疾病所带来的痛楚和折磨。

一般认为,糖尿病会导致高血糖,而因为用药的关系,有一些患者会出现低血糖,而糖尿病低血糖症状比糖尿病高血糖症状更危险,所以对糖尿病来说,早餐可以有效帮助糖尿病患者轻松控制血糖的波动情况。所以说糖尿病患者是一定要吃早餐的,而且要吃高质量的早餐,早餐的质量对血糖水平有显着影响,合理配比的早餐能使血糖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可以预防常见于上午10点左右的低血糖反应。

不少糖尿病病人在选择早餐的时候,都比较喜欢吃一些面条或者是稀饭,专家称,应该在面条中加些鱼片和蔬菜,稀饭中应加些麦片和鸡蛋,这样的搭配比较合理,避免了单纯碳水化合物谷类食物对血糖较大的影响。

即使身体健康,不吃早餐对身体也是会产生不良影响的,而糖尿病患者不吃早餐的话就会产生更大的危害,所以,对糖尿病患者而言,吃早餐是很重要的,患者朋友一定要重视起来。

5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有哪些呢

很多患上糖尿病的患者在患上糖尿病时,心理都会有压力,会给患者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想到疾病将伴随终生心里就很难过,精神抑郁,心情不畅。那么,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有哪些呢?下面让专家来解答一下。

对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是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观察病情,进行身心护理,以组织患者情绪生活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护理方法。中医学认为,人有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其太过则为病。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在某些患者中,形成病理心理和病理生理之间的恶性循环,从而加大了情志为病的因素,因此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减少情志为病的因素,则成为治疗糖尿病的关键之一。首先纠正患者对此病的错误认识,讲清楚糖尿病并非不治之症,以解除其精神压力,克服心理失衡状态,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达到最佳效果。

初患糖尿病或新入院的患者,常由于对糖尿病缺乏认识,一般都存有不同程度的消极、疑惧、悲观等情绪,并希望医生、护士给予同情帮助,把自己的康复寄托在医生身上,常反复地询问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十分注意医生的一举一动。基于患者的上述心理特征,医护人员态度要热情,优质服务,向患者主动诚恳地解释有关问题,要恰当说明病情,介绍糖尿病知识,增加患者自我调摄的能力。

鼓励患者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适当的运动能使患者心情舒畅,并有利于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因此,要根据疾病的需要及某些活动的可行性及有益性,向患者解释其所以然,使他们理解这些活动与适当的休息相结合,有助糖尿病的稳定,使他们从心理上接受这些安排,而达到配合治疗的目的。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是至关重要的。有的患者不愿受饮食的限制,不知合理控制饮食也是一种治疗措施,因而不能自觉控制饮食,一感到饥饿就随意增加主副食。对此类患者一定要做好饮食治疗的心理护理,使他们了解饮食治疗的必要性,掌握自己的饮食规律,以持久地控制血糖。

要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例如:有些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因为病程日久,缠绵难愈而背上思想包袱,抱有难治好,死不了的想法,在日常生活中随意进食,不按时服药,起居无规律,从而使病情加重,即使治疗方法正确及时,亦收不到好的效果。因此,医护人员及家属要关心爱护患者,使其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问题,积极排除干扰,安心配合医生治病。

长期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其心理活动常有较大的变化,尤其病情较重的患者易产生悲观情绪,甚至产生轻生念头和行为;有的患者由于住院生活单调,情绪烦闷,常常造成一种难以言状的心理;有些患者在工作上是佼佼者,但离职时间一长,就易失去原来的心理平衡。因此,调整和组织好患者的情绪、生活,是心理护理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此北京糖尿病治疗中心权威专家为您介绍一种彻底摆脱药物治疗,达到康复糖尿病,防止并发症发生的根本疗法——细胞渗透修复疗法。该疗法主要是从血液、骨髓或脐带血内提取出相应干细胞进行体外分离、纯化、扩增后经静脉输入或动脉导管等方式输入到患者胰腺组织中,干细胞就会像种子一样在胰腺组织微环境的诱导下分化增值为胰岛细胞,替代受损的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促进受损胰岛组织细胞的再生、修复,从而起到从根本上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治疗后不会产生任何并发症和副作用且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使患者摆脱终身打针服药。

温馨提醒:以上就是专家针对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的相关介绍,希望会为您提供帮助。希望患者能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治疗,祝您早日康复。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