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加快推进青海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

加快推进青海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

时间:2019-08-05 05:21:29

相关推荐

加快推进青海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

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是青海的时代使命和重大战略任务。生态旅游作为我国深化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丰富旅游产品结构的“攻坚方向”,面临着严格遵循生态保护“红线”和创新自然资源可持续有偿使用制度的突出矛盾。青海发展生态旅游不可能照搬东中部模式,走大资本带动大众旅游消费、大项目推动投资和税收增长的发展路径,而要站在承担国家生态安全、民族永续发展重任的高度,聚焦建设生态文明高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尊重生态环境保护对旅游产品供给和旅游市场开拓的刚性约束,充分发挥生态保护对生态旅游品牌的增势赋能作用,积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一、青海建设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面临的主要问题

青海是我国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主要生态产品输出供给地,具有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近年来,青海省生态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深层次和结构性的问题,必须尽快加以研究和解决。

一是游客数量和旅游外汇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但总的体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全年,全省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204.3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7%;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080.1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8%,累计增速稳定在20%左右。但入境游客6.92万人次,入境游客7.31万人次,增幅不大,旅游外汇收入2.3亿元,较的2.39亿元略有减少,入境游客和旅游外汇收入占游客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不足1%,与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和要求不相匹配。

二是生态旅游发展的总体思路不清晰。目前,三江源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及周边集聚的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和特色景区等,均作为重要节点纳入“走进可可西里·寻觅藏羚羊生态旅游线”“黄河廊道生态自驾车旅游线”“唐蕃古道生态自驾旅游线”等旅游精品线路。但是还缺乏全域发展生态旅游的总体思路和因地制宜的具体措施,尤其对国家公园范围内及周边的自然资源可否利用、如何利用等问题并未形成广泛共识。

三是生态旅游产品与服务和文化生态保护与传承的结合度还不高。《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提出坚持现代化与民族特色相结合,使优秀文化世代传承,共创文化精神家园。目前来看,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与热贡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和格萨尔(果洛)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黄河上游河湟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创建;与互助土族、循化撒拉族、海西德都蒙古、玉树康巴等省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尚未进行有效结合。在《关于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中,对青海世居少数民族中的神山圣湖崇拜、自然禁忌机制、生态补偿风俗未提及;对历代诗词、游记、笔记、小说中关于三江源等的珍贵资料未系统整理;对青海与内地及新疆、西藏的商贸和人文交流也未作出安排。以历史文脉挖掘、创意设计融入提升生态旅游文化内涵的工作未得到足够重视,影响了青海省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与高质量发展。

四是生态保护、环境污染和疫情防控等多重压力叠加,生态旅游发展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近年来,青海持续加大对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的投入,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但生态文明制度还不完善、生态保护与修复系统性不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不畅等问题未得到很好的解决。青海地广人稀、地形气候复杂,应急救援、疫情防控和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再加上旅游产业链条长、关联行业多、涉及部门广,以及自主设计旅游线路的自驾游不断增多等因素,要建立广覆盖、高质量的旅游安全保障体系面临诸多困难。因此,从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标准推进的角度,如何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让保护修复生态环境获得合理回报全面对接等,也是亟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二、青海建设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对策与建议

在民族文化多元、地域面积广袤、常住人口密度稀疏的青海建设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是一个新生事物,并无成功案例和现成模式可以照搬。提出建议如下:

(一)深入开展符合青海需要的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理论研究,为有关规划建设、考核评估提供指导

目前关于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研究主要来自西方国家。由于中西在生态文明制度起源、生态价值观念历史形态、生态责任制度体系构建及经济绿色转型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其理论成果和建设经验是否适合青海,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加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因此,应以“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使青海成为美丽中国的亮丽名片”为方向,以生态旅游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民族地区繁荣安全稳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建立高水平的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智库。组织包括来自多部门、多学科、多领域的团队和专家,聚焦青海生态旅游发展的顶层设计、战略定位、突出问题、机制“痛点”,就青海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内涵形态、规划建设、绩效考核评估标准等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研究,为青海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二)重视生态文化建设对提升生态旅游品牌价值的作用,深入挖掘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文脉,塑造富有人文魅力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形象

青海应以坚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重点,围绕包容开放、交往融合、多元一体,对体现青海和中原、新疆、内蒙、西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创新发展的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研究。从张骞、班超、左宗棠和《大唐西域记》《长春真人西游记》《突厥语大词典》等有关人物事件、景观遗址、文物典籍诗词、少数民族历史和文化研究中选取若干代表性事项,作为塑造青海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人文形象的“重心”和“主体”,引领游客在生态旅游中感悟“中华美学精神”“中国审美理想”,展示中华文明在包容开放、创造创新中活态传承的生机活力。同时,深入研究它们对社会文化、语言、宗教、文学、建筑、艺术、饮食、习俗、服饰等方面的影响,作为提炼相关地区深厚历史积淀、提炼区域文化多彩记忆的基础,讲好讲活中国特色生态文化体系的青海故事,实现以文化补生态、以文化传承促进生态旅游发展的目的。

(三)建立健全以国家公园建设为引领的生态旅游发展部门协同机制

建设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是一项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开拓性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和不同主体,必须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自然资源管理和推动生态旅游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推进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举措系统集成。

首先,青海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周期长、见效慢,特别需要加强党的统一指挥和领导。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同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统一起来,对涉及生态旅游发展的重大行政决策、重大领域执法和重大决策、先行先试授权等机制进行全面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加快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和生态旅游发展制度。将《青海省生态旅游发展条例》列入青海省人大立法计划,尽快启动组织起草工作,使青海的生态旅游发展有纲可循、有法可依。

其次,按照“三个最大”的省情定位和着力建设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的要求,对青海省旅游绿色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青海省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等进行修订和修编,加快推进生态旅游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龙头产业。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促进大众旅游向生态旅游转型发展,以生态旅游战略提升全域旅游在交通便利程度、接待人性化服务水平、产品和服务成本控制等方面高质量发展。更加重视兼顾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保护和科研、教育、游憩等综合功能发挥,以深化体验为主导有序提高旅游供给服务能力,废除以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为目标粗放发展模式。加强组织领导,将青海省旅游绿色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工作机制进行更名和升级,建立青海省生态旅游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和省内生态旅游发展协调会议制度。全面提升工作职能的针对性、前瞻性。

再次,进一步体现“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的国家公园建设理念,增强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对青海生态旅游作为国民福利和人类文明成果的认同感,突出青海提供生态服务和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的源头价值,发挥青海生态旅游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示范作用。一方面,可参照《南水北调工程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办法》(国办发〔〕86号)、《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财综〔〕90号)建立“三江源生态保护基金”,在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流域除西部省份以外的地区进行募集,由省级电网企业与各级城市供水企业在向电力、自来水用户收取电费、水费时一并代征。募集资金中留出一定比例用于支持青海各地生态旅游示范区与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建设、标准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青海生态旅游产品的宣传推广以及公益性生态知识培训项目等。另一方面,在全面推行国家公园旅游限额管理和预约制度的基础上,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名额用于鼓励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个人以捐赠实物或资金的形式参与青海的生态文明建设。此外,还可通过以志愿服务时长兑换国家公园门票预约优先权的形式,吸引社会各界志愿者特别是青少年志愿者参与国家公园志愿服务工作。

(作者:刘士林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