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文旅融合看“遵化”——以文旅产业融合引领全域旅游发展新时代

文旅融合看“遵化”——以文旅产业融合引领全域旅游发展新时代

时间:2022-06-29 16:49:04

相关推荐

文旅融合看“遵化”——以文旅产业融合引领全域旅游发展新时代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推动文化与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朝阳产业和营造和谐生态环境的绿色产业,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遵化市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文化资源深厚多彩的优势,借助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大势,加快实施“以文强旅、以旅兴文”战略,用文旅产业的互融共进,引领遵化加快迈入全域旅游发展新时代。

一、选准方向,站位京津冀协同发展谋篇布局

方向正确,就不怕路途遥远。面对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遵化市借助列入京东休闲旅游示范区的契机,加强顶层设计、完善规划体系,加快构建发展定位清晰、资源利用高效的文旅融合发展大格局。融入京津找位置。组织宣传部、旅发局等部门,到平谷、宝坻、蓟州、兴隆、三河等地,就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各景区景点优势,学习发展文旅产业的经验,找准在京津大局中的位置,确定了建设“京东旅游胜地”的目标。借力京津挖客源。遵化地处京津唐承秦腹地,直接承接五大城市7000多万人的客源市场。该市认真研究京津游客需求,引导各景区景点挖掘文化特色,谋划精品路线,进一步拓展京津市场、吸引京津客源,努力打造京津周末游的首选之地。立足京津做规划。高起点、大手笔编制完成《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正在编制《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总体规划》,确定了“建设京津冀文化旅游休闲中心城市、承接京津的周末经济圈”的发展定位,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借力发展,引进大企业整合开发优势文旅资源

项目是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载体和支撑。遵化市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深挖古温泉文化。面对独有的温泉资源,遵化坚持宁可不做、不可蛮做,积极寻找大企业开展合作。引进金融街集团投资100亿元建设古温泉旅游度假区项目,工地现场热火朝天,塔吊林立,古温泉度假酒店等加速推进,具有国际品质、皇家特色的“东方温泉养生胜地”拔地而起。深挖生态农业文化。碧桂园集团投资100亿元的航天农业生态城项目,仅用时100天,一期“恋乡小镇”8000平米商业街区惊艳问世,50多户特色商家签约入驻,“抛绣球招亲”、“古装大戏”等项目轮番上演,置身其中仿佛穿越到旧时光,被誉为“京东最正宗乡风民俗体验地”。深挖山水文化。投资16亿元的信开水平口生态旅游开发项目,占地1470亩,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主要建设沙河漂流、儿童水上乐园、垂钓中心、滨河景观、湿地公园等,将打造成AAAA级旅游景区。目前,项目完成城区截污治污、沙河部分河道治理及水平口湿地建设,樱花大道基础施工。深挖特色小镇文化。常乐集团投资20亿元的美丽南山健康小镇项目,一年一个样,两年大变样。“高空滑索”、“松林穿越”、“观光小火车”让人流连忘返。二期常乐水世界项目,7月17日与游客见面,共同畅享夏日清凉。恒大集团投资300亿元的恒大体育小镇项目,规划评审三上规委会,即将开工建设。此外,马兰峪满族皇家文化特色小镇、黄金板栗小镇等项目也达成了合作意向,将陆续签约落地。这些项目,不仅有效整合了全市文化旅游资源,而且成为该市转型升级的新动能。

三、巧妙融合,将旅游要素烙上文化符号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关键在“融”字上,如何融?怎么融?往哪儿融?遵化市用文化点睛全域旅游,把文化元素植入游、购、娱、吃、住、行等旅游产业各个环节,增强了旅游产品的卖点,加快了文旅产业的发展。用文化扮靓景区景点,让游客尽享“文化游”的魅力。清东陵围绕皇家文化,举办了“康熙大典”,不仅让游客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皇家文化魅力,也提升了景区的“回头率”。目前,该市正在深入挖掘各个景点的文化内涵,打造“戚继光汤泉大阅兵”,鲁家峪、沙石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丰富多彩的文旅产品,满足游客全方位的需求。将文化融入旅游商品,让游客尽享“文化购”的乐趣。除了地方特有的京东板栗、磨盘柿子、香菇、娘娘庄贡杏等农副产品外,又在传承300多年制作工艺的皇家金银器中植入文化元素,创新设计的“生肖系列”、与崖柏相结合的“崖银汇”,受到追捧;将遵化历史、传统故事与沙石峪千层石相结合,开发“红色系列”“禅意系列”工艺品,依托蛇绿岩设计茶盘、砚台、方鼎等文化产品,赢得游客赞誉。用文化增添创意元素,让游客尽享“文化娱”的精彩。遵化市通过“文化+演艺”“文化+影视”“文化+科技”等手段,结合各景区景点的文化特色,举办了“栗子花开 等你来嗨”第四届栗花节、“悠然南山 杏好有你”第二届娘娘贡杏采摘节、清东陵“用脚步丈量历史”徒步大会、首届轻奢旅游文化节运良越野房车露营大会等系列集民俗、休闲、运动、体验式的文化节庆,吸引了万千游客。用文化提升美食档次,让游客尽享“文化餐”的美味。遵化市推出的满汉全席、满族八大碗、“总理套餐”等特色餐饮系列,不仅让游客享受舌尖上的美味,还能感受文化的魅力。凯歌集团深度开发传统小吃,融入遵化特有的满族皇家文化,推出了“老佛耶”大饹馇、孔名包、十四王爷烧鸡等特色礼品,一个春节就卖了近万盒,纯利润达几十万元。用文化装点居住环境,让游客尽享“文化宿”的舒适。遵化市在设计建造、温馨服务、品牌打造等方面融入文化元素,建设主题酒店和精品民宿,让游客在休憩之余感受文化。山里各庄知青小院、亚太葡萄公社、龙泽汤泉宫温泉养生文化主题酒店,吸引了大批京津游客前来体验,小长假、节假日经常一房难求。用文化串起旅游线路,让游客尽享“文化行”的愉悦。遵化市设计出了10多条“一日游”、“两日游”精品文化旅游线路,满足了不同时期、不同人群的旅游需求。今年推出的“清东陵-汤泉宫-亚太观光园冬日暖游”线路,仅春节假期就接待游客50万人,实现旅游收入2.5亿元。同时,坚持在交通沿线打造文化景观、弘扬特色文化。以国省干道沿线、景区景点周边的旅游路网为重点,绘制旅游文化墙,将“遵化典故”、“景区美景”绘制在道路两侧,让游客在旅游沿途时刻感受浓郁的文化氛围。

四、宣传造势,打响遵化特色文旅品牌

遵化市在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既把握形势,也扩大声势,全面打响“山水遵化、传奇东陵”品牌。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同频共振。不断加强与央视、河北日报等主流媒体合作,加强旅游形象和线路推广,构建全方位、多角度、高频次的宣传格局。“山水遵化、传奇东陵”品牌在央视一套《朝闻天下》播放,新华网、人民网、光明日报、中国农民报、中国改革报等整版报道遵化,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河北经济日报、长城网等中央、省级主流媒体刊发《河北遵化: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实现主流媒体报道的无缝连接。在此基础上,借助葵花朵朵、手机电视台、智慧遵化等新媒体平台,适时推出系列旅游专栏、专题节目、微电影,提升了遵化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其中,葵花朵朵拍摄制作的《遵化欢迎你》、《遵化美》、《大遵化》等MV,点击量突破百万。坚持“请进来”宣传与“走出去”推介共同发力。加强与省内外各大旅行社的合作,组织大型旅游观光团,到各景区景点开展文化旅游体验活动,宣传文化旅游产品,提升文化旅游形象。该市旅发局和清东陵景区赴北京、天津、武汉,参加唐山旅游推介会,邀请100多家旅行社和媒体参加,通过展示遵化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提升了遵化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充分发挥列入京东休闲旅游示范区的优势,加强与京津县市区的沟通协作,实现平台共用、资源共享,品牌互推、游客互送,增强了遵化旅游的“辐射效应”和“同城效应”。

五、固本强基,以良好环境助力文旅产业发展

遵化市借助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契机,坚持问题导向,狠抓环境建设,为文旅产业大发展、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以完善的基础配套,为文旅产业发展搭建平台。遵化市根据景区分布,启动实施了上关湖环湖路、金凤湖环湖路等28个重点项目,今年将实施水平口湿地公园、长城旅游景观大道、清东陵旅游专线等工程,构建“快旅慢游”的交通路网。市游客服务中心项目全面竣工,九次方大数据集团即将进驻,成为接待游客的服务窗口。启动了城西生态带状公园建设,对承唐高速东出口进行高标准打造,正在加快实施遵化南、侯家寨出口绿化景观提升工程,进一步增加城市绿量、提升文化品位。以优美的生态环境,为文旅产业发展增添绿色动力。遵化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以坚定的决心、有力的举措,打赢了一场又一场攻坚战:仅用三个多月时间,全市206处沙坑、404个混料加工企业全部整治到位,恢复耕地6000余亩,二十多年久治未绝的环境顽疾彻底根治。在超额完成6万亩造林任务基础上,今年计划造林绿化10万亩,一场造林绿化攻坚战再次打响。开展铁选矿综合治理,651家企业被依法拆除,剩余88家正在整改提标。拆除网箱1.2万个,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市生态环境深度整治集中拆违攻坚战向纵深发展,43场整治现场会,11.2万人次志愿者,648个行政村焕然一新。

正是由于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1-6月累计接待游客494万人次,综合收入达41.8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2%和20.7%。4月10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李金早来我市调研,给予高度评价。在收获成绩的同时,也给了我们诸多启示:

1.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必须坚持以文化为灵魂。文化是旅游之“魂”,充满文化特色的景区,才是富有竞争力的景区。只有把本地特色文化挖掘好、利用好,让每个地方都有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有一段传诵古今的佳话,才能彰显独特魅力、放大发展优势,让文化旅游产业更具生机和活力。遵化市借助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契机,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势,深入挖掘皇家文化、红色文化、山水文化、佛教文化、餐饮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把文化元素注入到景区景点,同时,又把每个有文化特色的地方,打造成景区,让游客在参观美景的同时,享受的是文化大餐、感受的是文化魅力。

2.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必须坚持以项目为支撑。文化旅游产业要想深度融合、共融共生,项目是关键要素,更是重要支撑。只有不断强化项目意识,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谋划实施一批影响力大、带动性强、发展潜力大的项目,才能高标准打造景区景点、高水平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把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发展优势。遵化市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善于借力而谋、顺势而为,坚持把景区当招牌、用文化作品牌,精准招商、挂大联优,引进了一批体量大、质量好、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项目,为文旅产业大发展、快发展增添了强劲动能。

3.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要尊重市场规律,对市场的需求和消费趋势进行预测研究,特别是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推出更多个性化、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将吃、住、行、游、购、娱串联成一个链条,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构筑以龙头旅游业为主导、多元立体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格局。遵化市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坚持全要素打造,把文化巧妙地融入到每个环节、每个细节,进一步增强了文旅产业发展的竞争力。

4.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必须坚持以品牌为依托。“酒香也要勤吆喝”。做强文旅融合这篇大文章,必须做好宣传、做强品牌。特别是随着旅游产业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更要借助文化的魅力,进一步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把舆论声势造起来、把旅游品牌树起来,提升景区景点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遵化市牢固树立“大宣传、大营销”的理念,充分发挥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势,加强与周边县区的合作,进一步打响了“山水遵化、传奇东陵”的品牌。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