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唐代皇家寺庙法门寺 拥有最大佛塔地宫 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唐代皇家寺庙法门寺 拥有最大佛塔地宫 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时间:2024-06-01 21:13:54

相关推荐

唐代皇家寺庙法门寺 拥有最大佛塔地宫 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陕西宝鸡,是周秦王朝的发祥地,因此被誉称“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同时又因为以出土佛骨舍利而闻名于世的法门寺在盛唐时期已成为皇家寺院和世界佛教文化的中心,因此,这里也是佛、儒、道三家文化的汇集地。

今天,我们便来到了陕西宝鸡的法门寺来看看,这个声名远播的地方,在很长的历史长河中扮演着什么角色,而我们作为后代人到底应该有怎样的收获?深度的探索法门寺的前世今生。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城北10公里处的法门镇,如果说单纯的只是看外表,法门寺的建筑特色和一般的北方寺院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出奇之处,根据现有的传说,法门寺始建于东汉明帝十一年,大约有1900多年历史,这里也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

在历史上,周魏朝以前称作“阿育王寺”,在隋文帝时改称“成实道场”,唐高祖时改名“法门寺”,因此法门寺的名称延续至今,最早法门寺因舍利而置塔,木塔4层,塔下设有地宫,地宫中存放着用紫檀香木做成的棺椁,内以金瓶盛放佛祖指骨舍利。

中国历史延绵数千年,每朝每代都有不同的历史发展,从法门寺建塔初期开始,1600多年的历史当中,不仅有改朝换代,还经历了多次损毁,无数次的修缮,但人们心中对于这个从公元3世纪开始,阿育王奉送抵佛的舍利供奉于此的信仰却从未间断。

历经了战火纷繁的十六国和南北朝混战时期,隋唐宋,一直到后梁末帝龙德二年,由唐节度使、岐王李茂贞修葺木塔,保持到明代后期,到明清时期因战乱地震等因素,早已破败不堪,后在民国时期的各界爱国人士修缮下,有了最初的模样。

到了现代,经历了历史到磨练,自然灾害的侵袭,最后只剩下残余半个塔身孤零零地危立于残破砖石台基之上,如今我们看到的法门寺,是1987年以后仿唐式建筑风格所重建的,砖塔也被改为了钢筋混凝土结构,成为国家5A景区后,这里有进行了大量的修缮和扩建。

如今,我们走进这个在原址上修复而成的法门寺,虽然无法真正的窥探到当年的风采,但依稀可以感受到这个在辉煌时期的皇家寺院,曾经在历史上扮演着无比重要的作用。

我们来到法门寺所看到的塔虽然已经不是最初的模样,但是在这里依然有非常珍贵的文物,作为唐代皇家寺院及举世仰望的佛教圣地,曾经佛塔被誉为“护国真身宝塔”。而真正令人震撼的就是深藏于塔身底下的地宫珍藏。

法门寺地宫是迄今所见最大的塔下地宫,这里在经历了千年的岁月磨练,依然深藏着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铜浮屠、八重宝函、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等佛教至高宝物,成为历史,佛学,文化方面最令人感觉到欣慰的事情。

法门寺地宫就位于塔身下面,根据1987 年考古发掘证明地宫由踏步、平台、隧道和前、中、后三室组成,面积 31.48 平方米。地宫出土四枚佛祖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和数千件李唐皇室供佛珍宝。

在地宫当中的宝函里套着一重又一重的宝函,在第七重,里面是镶满珍珠的金质宝函,宝函里是一座宝珠顶小金塔。第八重是个纯金塔,打开后又有玉棺棺盖,玉棺里面又是一枚舍利,这就是佛祖真身指骨舍利。

除了在地宫中发现了舍利,这里还珍藏的金银器多达120多件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金银器多是为皇帝迎送佛骨的活动而专门制造的礼器,做工极为考究,还有许多的茶具,比如茶碾、茶碗等等,有力的证明了日本茶道来源于中国唐代。

今天的法门寺地宫如期开放,人们可以一览其中最为难的的文物珍藏,也可以深刻的感受到历史长河中,那些会说话的文物带给我们很多启示,值得我们不断的去探索。

如今法门寺旅游分为两部分,其中唐代风格的旧址建筑群,包括法门寺院和珍宝馆,在这里可以看到文物珍藏,另外一处就是一处令人争议的新建文化景区,因为要徒步前行,很多人一般都不会前往。

不管怎样,能够重现法门寺的辉煌,不仅是我们可以感受古代佛教建筑的魅力,更是体验历史长河中那一段段难忘画面都真实再现,无论是见证,还是回顾,都是无比重要的财富。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