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让甘肃发展之路“绿意盎然” 第四届“甘肃·祁连山论坛”闭幕

让甘肃发展之路“绿意盎然” 第四届“甘肃·祁连山论坛”闭幕

时间:2021-03-31 20:34:25

相关推荐

让甘肃发展之路“绿意盎然” 第四届“甘肃·祁连山论坛”闭幕

新华财经北京8月13日电(记者王虎云 卫韦华)为期三天的第四届“甘肃·祁连山论坛”12日晚在“云端”闭幕。期间,多位专家围绕“新理念 新格局 新阶段 新甘肃”主题,深入探讨甘肃绿色发展、乡村振兴、产业升级等热点问题,为甘肃高质量发展献智聚力。

绿色转型需转变生产生活方式

甘肃是黄河、长江的重要水源涵养区,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近年来,甘肃提出构建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十大绿色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状况不断改善。

甘肃省省长任振鹤表示,甘肃将牢牢把握“绿色机遇”,紧跟“双碳”目标和进程,立足甘肃新能源优势,不断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加快建设河西走廊清洁能源基地,优化风光电开发布局,实现新能源高质量发展,让甘肃“风光无限”。此外,甘肃将加快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让陇原人民在“绿色之变”中逐步实现“富足之变”。

新华社党组成员、秘书长宫喜祥认为,进入“十四五”时期,甘肃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兰西城市群建设等一系列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强劲、潜力无限。新华社愿意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提供更多支持。

工商银行副行长徐守本表示,工商银行始终将服务西部、支持甘肃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积极为甘肃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工商银行将从四方面为甘肃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金融力量:一是积极投身甘肃发展战略实施。二是大力支持甘肃绿色转型发展。三是主动对接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四是持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甘肃该如何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产业发展?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提出,甘肃可从三个方面开展超常规的绿色低碳生态治理:一是加强水资源利用与调节,积极落实和跟踪优化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二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筑牢西北生态安全屏障;三是大规模开展为期以上的植树造林、建设绿地湿地、美化祖国的绿化工作。他还建议甘肃集中资源发展具备赶超能力的重点特色产业,包括绿色能源、绿色化工、寒旱农业的现代化产业园区、国家种业基地等。

国务院参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产经系学术主任魏加宁表示,加快推进绿色转型,离不开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地方、企业应投资应建设更多绿色环保项目,推进绿色生产,同时家庭、个人和公共场所应推行绿色出行等更多绿色生活方式。在他看来,绿色转型可采取“非教育型助推”方式,即顺应公众的认知习惯、根据公众的认知偏好“助推”绿色转型,这样做往往成本更低,效果更好。

中国工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周月秋建议,甘肃统筹考虑地区环境禀赋、经济发展、社会民生、能源安全等因素,制定符合甘肃省实际的碳达峰、碳中和的行动方案,并制定重点产业的中长期规划,对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高排放行业节能减排目标进行安排,平衡稳供给、调结构和节能减排之间的关系,找到难点、痛点、堵点,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转型明确要点。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认为,甘肃是一个相对发展没有处在前沿位置、区域的省份,如果抓住碳中和机遇,会出现追赶趋势。甘肃要尽早关注碳市场发展动向,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比如未来要不断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为其提供上市的投融资,进而获得更多的绿色直接投融资机会。

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振兴

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是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表现。对于甘肃如何“扬长补短”,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与会人士纷纷建言献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甘肃在地理区位、能源资源、特色农产品和中药材等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也具备一定的科研实力,文旅资源富集。但同时也存在产业“两头在外”,消费能力不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短板突出等问题。他认为,补短板应围绕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线展开,“既包括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保这些硬件设施的短板,也包括体制机制、思想意识这些软环境的短板,都要加快补齐。”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表示,甘肃农业产业链的价值挖掘程度还比较低,农民难以通过产业链上的经营增加收入,建议甘肃向国家申请建立“大农业发展特区”,对下沉到市镇的农业产业链各环节投资实行免税。甘肃不仅要产出农业原料,还要广泛参与产业链增值的部分,把西北地区农产品对产业链价值增值的一些环节放到甘肃来完成。

山东大学城镇治理与规划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王洪军表示,甘肃应紧跟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改革乡村人治为乡村法治,加强乡村振兴科学研究,总结经验,争取走在全国的前头。在战略调整方面,“产业升级”是甘肃的当务之急,建议发挥甘肃地理地质与资源特色,争取、国家与东部省市的大力支持。

促进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甘肃的传统产业亟待升级改造,以适应新兴产业发展。在新发展格局下,甘肃发挥自身优势,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太阳能研究部主任李灿认为,甘肃要充分发挥清洁能源和旅游两大资源禀赋优势,与东部地区形成互补,积极引进新技术和新理念,从而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此外,基于“双碳”目标,应发挥甘肃光伏和风能资源优势,与本地企业,特别传统化工、冶金、建材等企业结合,发展绿色低碳新兴产业;同时,通过优化利用碳资源,研发高附加值产品和绿色产品,形成绿色低碳现代化工产业。

南开大学现代旅游业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教授石培华提出,甘肃发展旅游业有独特的资源禀赋,可根据新时代新需求,挖掘甘肃文旅新价值,创新推进文旅发展新突破。在他看来,甘肃需通过大小联动、廊道串联,将碎片化分布的大景区、乡村旅游点串联成特色化、主题化的景观廊道和旅游线路,形成联动合作发展的全域旅游新格局。

中制智库理事长兼研究院院长新望认为,甘肃面临传统制造业滑坡、特色产业不突出、绿色转型压力大等问题,首先要强产业。未来,甘肃完全有可能打通一条包括中药材种植、生物医药产品研发制造、医疗健康服务业在内的生命健康产业链。此外,建议甘肃充分利用水电风能的资源优势,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利用好文化旅游的资源优势,打造文旅开发的龙头企业,提高其市场化程度和策划水平;通过餐饮行业带动农业产业链发展,打通种养、加工结合的产业路径。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