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聚焦三农发展 推动乡村振兴」乡村旅游见证水乡“田”美新画卷

「聚焦三农发展 推动乡村振兴」乡村旅游见证水乡“田”美新画卷

时间:2021-07-07 09:13:04

相关推荐

「聚焦三农发展 推动乡村振兴」乡村旅游见证水乡“田”美新画卷

品一方美酒,感受“缘文化”的独有味道;驾一叶“扁舟”,渐隐于百转千回的“荷花池”中……首届涟水芦笋节前夕,漫步今世缘旅游区,造访苏北“小延安”军旅小镇,打卡金鸡坨生态农庄,邂逅“安东水城”的自在美好,涟水正以宁静致远的意境、恬淡秀美的风光、清雅绮丽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体验现代文明和历史文化。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近年来,涟水县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重要的战略支点,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全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让自然之美变成乡村旅游之美,乡村旅游成为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燎原之势。项目成串美了乡村

“坐上坦克充当小小驾驶员,拿起‘武器’瞄准目标射击。”走进成集镇苏北“小延安”军事主题乐园,体验坦克驾乘、射击、炮兵阵地、抢滩登陆、蹦蹦云、小勇士挑战等项目,通过战场还原,让人身临其境回到烽火连天的抗战年代,亲身感受一场热血沸腾的“战争岁月”。

成集镇苏北“小延安”军旅小镇把打造国内首个“爱国者主题乐园”作为全新定位,依托不可复制的“成集红色基因”,以“军旅文化”为引领,“军事装备体验+沉浸式红色旅游”为载体,打造集研学、团建、党建、乡村休闲等体系于一体的4A级景区为目标,着力构建红色文化传承、爱国主义教育、军事装备体验、农业休闲观光等综合体验型农文旅融合发展区。

按照“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品质打造”要求,我县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主攻方向,坚持产业导入、文化植入、服务融入、资源注入、品牌嵌入,探索建立城市依托型、产业依托型、历史文化依托型、民宿依托型、创意主导依托型、科技依托型等7大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建成了红窑农业生态观光园、苏淮生态园、璞趣园等5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红窑夏楼村、保滩洪荡村被省命名为景观旅游名村,创建了黄营朱桥村、高沟扁担村等4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充分整合五岛湖、百药园等自然资源,苏北“小延安”、涟水战役纪念设施等红色资源,今世缘、云锦等文化资源,加强沿河沿路尤其是高铁沿线旅游项目开发,通过把“珍珠”串成“项链”,以特色景区和重大文旅项目,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突出“旅游+”“+旅游”,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将红窑云锦打造成全国最大的云锦产业园,加快高沟缘来小镇、南集乡村旅游集聚区建设,培育百花园、百果园、百菇园、百药园乡村旅游“四朵金花”基地30个,打造2个民俗文化特色旅游村和10个乡村旅游板块。发挥现代淮剧“村官三部曲”的示范引领效应,深度挖掘水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美食文化等价值功能,打造沉浸式旅游体验产品,实现顾客和游客的双客转换。

品质赋能乐了游客

踩水车走吊桥,品美食赏美景,学党史长知识,在红窑镇金鸡坨生态农庄,市民玩得不亦乐乎,民俗馆书画院吸引游客驻足围观,游船、滑道、射击依然是火爆项目,而步步船、陪伴火车深受小朋友的欢迎。“家门口的乐园,放假了带着孩子来玩一玩、转一转,孩子开心我们也高兴。”游客张敏说。金鸡坨是全家出行、亲子游玩的好去处。在水街品农家菜,在民俗馆参观农耕老物件、品味乡愁,在乡村大舞台欣赏民俗表演,水上游船、彩虹滑道、休闲垂钓等娱乐项目,别有一番滋味。而且还有创意风筝节,带着孩子一起赏风筝、画风筝、做风筝、放风筝,感受动感旋律。

近年来,涟水县注重景区景点的内涵提升和品质优化、不断叫响旅游品牌。走进今世缘旅游景区,前来休闲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听着导游的讲解,尽情徜徉在以特色工业旅游美景之中,分享酒文化、缘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市民游客们在“今世缘等着我”展示馆体味讲善惜缘价值,在今世缘会展中心体验喜庆文化,在白酒智能化酿酒示范车间领略现代工业的文明,在美酒银行品尝香醇的今世缘美酒,在高沟酒非遗保护区观赏传统酿酒技艺、体验自助酿造白酒……“第一次来今世缘体验,别有一番滋味,没想到酒厂也能‘旅游’,真的是‘与时俱进’。”游客陶睿告诉记者,在这里能看见很多酿酒设备都保存了很长时间,有不一样的旅游体验。

一张张响亮的旅游名片塑造着涟水乡村旅游的气质,一个个品牌也提升了美丽乡村的顔值。我县充分发挥文旅融合优势,通过完善项目配套功能、打造完整产业链、提高项目运营效益三个维度,加快重大项目招引,推动生态旅游及相关配套产业绿色转型、绿色发展。突出全国产旅融合创新示范区、长三角水乡“田”美全域旅游目的地,着力打造乡村生态之旅、文化体验之旅、健康养生之旅、特色美食之旅4条旅游精品线路,唱响“春之浪漫、夏之清凉、秋之果韵、冬之康养”全域旅游“四季歌”。加强“涟水游礼”旅游商品开发,先后举办涟水“八大碗”美食大赛、首届涟水芦笋节美食厨艺大赛、山地自行车赛和掼蛋、导游大赛等赛事,组织开展农民艺术节、农民丰收节、涟水芦笋节等重大节庆活动,打响“缘来涟水忘返留‘涟’”旅游形象品牌。

业态创新 富了农家

“嘀嘀嘀,各位游客请上车,我们一起开启今天的一日之旅。”搭乘乡村旅游发展的快车,涟水县不断完善乡村道路、民宿民居、旅游标识等基础设施。自驾游客、骑行爱好者纷纷深入乡村,饱览田园风光,体验农家生活。与此同时,不少村民也主动参与到旅游发展中来,开设农家乐,销售农副产品。乡村旅游,让涟水村民吃上了旅游饭,尝到了发展旅游的甜头。

“白鲢,5元/斤;黑鱼,18元/斤……”这两天,高沟镇扁担村的姚晓楼格外忙,每天都有一二十人起早摸黑来他的“虾闹闹”垂钓乐园钓鱼。他告诉记者,现在天气不冷不热,钓鱼爱好者喜欢组团来。不仅来钓鱼,还来这里观花赏木、享受鸟语花香。“我们农村人习以为常的东西,城里人觉得稀奇,花钱来玩。人气旺时,一天能收入400元,跟你们坐在办公室没两样,幸福感噌噌上去了!”地处淮安、连云港、宿迁三市交界,一度因为位置偏僻、地势低洼而穷名在外的高沟镇扁担村,现在“吃”上旅游饭、扛上了“金扁担”。

“别看现在村里旅游发展得这么热闹,之前很少有人专程到村里游玩。”谈起乡村旅游发展带来的变化,扁担村村干部感慨不已。游客接待中心、生态停车场、景观水车、沿河栈道……不到两三年,有搞垂钓的,有开农家乐的,有搞烧烤屋的,家家都干得红红火火,年可接纳游客10万人次,旅游让扁担村迅速成为涟水乡村旅游的“网红村”。旅游梦的实现,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村民乐开了花。

涟水县坚持功能完善和效能提升两手抓,协同推进旅游风景道建设,实现干线公路与景区道路互联互通,开通旅游客运班车、旅游公交车、观光巴士等观光旅游线路,规范全县交通要道和站点、主要景区和街区旅游引导标识120处,建立了上海路小吃一条街等4条特色餐饮街区,大力推进涟水高铁客运站游客集散中心建设,实施“厕所革命”,累计新建改造旅游厕所102座,丰富智慧旅游,提供热点景区智能导游、电子讲解、网上购票、扫码入景等个性化服务,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乡村旅游发展,不仅让村民们吃上了旅游饭,成为旅游的从业者,也让腰包逐渐鼓起来的他们走出家门、成为旅游的体验者;不仅让乡村成为“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的旅游目的地,也让乡村成为“背上行囊走四方”的旅游客源地,在实现乡村振兴,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