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长春市九台区土们岭街道马鞍山村振兴之路:翻天覆地 日新月异不只是形容词

长春市九台区土们岭街道马鞍山村振兴之路:翻天覆地 日新月异不只是形容词

时间:2024-07-23 09:17:54

相关推荐

长春市九台区土们岭街道马鞍山村振兴之路:翻天覆地 日新月异不只是形容词

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国家级环境整治示范村、中国旅游总评榜年度美丽乡村、吉林省省级文明村、吉林省第一批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吉林省第二批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吉林省优秀村集体经济组织、长春市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单位、长春市全域旅游乡村示范点、长春市特色旅游民宿示范村……或许很难让人相信,这些繁多而耀眼的荣誉竟是加持在一个4年前还戴着“省级贫困村”帽子的村子身上。8月12日,吉林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场推进会议,会议地点就选在了这个村,这里就是长春市九台区土们岭镇马鞍山村。

从长春市出发,沿着长吉北线行驶43 公里后,公路一侧有一道山岭,这里海拔超百米,坡度平缓,上有大片的人工松林、天然次生林,覆盖率80%以上,因其山形酷似马鞍而得名马鞍山。

马鞍山山清水秀,峰峦叠翠。地处城市近郊,与八台岭、鸡冠山等奇峰峻岭遥相呼应,近水楼台的地理位置,使马鞍山当仁不让地成为了登山徒步者的首选。年年岁岁,迎来送往着不计其数的爱山儿女,它却时时处处风光迥异,令人百登不厌,“登上马鞍山,离天三尺三”,站在山顶极目远眺,蜿蜒的防火通道,如仙人飘洒的玉带,缭绕于群山之间,绝美风景是对喜好徒步的朋友们的绝佳献礼。

马鞍山村就坐落在山脚下,一条清澈的小南河水静静绕村流淌,一栋栋不同风格的民宿拔地而起,规划整齐。整洁的街路,干净的院落,更有纪念馆、村史馆和乡村振兴学院等宏大建筑,散落其中。徜徉在平整的柏油村路上,给人一种城市特色步行街之感。登山徒步、栈道漫行、品尝农家菜、畅游小山村……如今,马鞍山村早已是远近闻名的“网红村”。往事

看到现在的马鞍山村,不熟悉这里的人很难想象, 年时这里还被列入省级贫困村。那时的马鞍山村,村舍凋敝,村路破败,村民生活困苦,是出名的“泥土村”。村里有长图铁路、长吉北线公路贯穿全村,却没有致富思路,仅仅依靠着山地资源,以开采矿石为主要产业,炸山采石,破坏资源的同时,村民不仅没有致富,反而越采越穷。当时,马鞍山村有8 家采石场,由于经营粗放、管理不善,收入进了承包者腰包,给村里留下了烂摊子。村民本想靠山吃山,却守着金山没饭吃,由于基础设施薄弱、发展观念落后、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马鞍山村始终落后于周边乡村。到 年被列入省级贫困村时,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已有34 户61 人。没出路、没盼头、没干劲,马鞍山村仿佛迎来了至暗时刻,走到了黎明前最浓重的黑暗中。涅槃重生

被列入省级贫困村这一年,马鞍山村迎来了长春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包保马鞍山村脱贫攻坚工作这一契机。长春市文广旅局拨付了旅游专项资金发展旅游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选派了有农村工作经验的杨胜利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同时选派了驻村工作队员。经过“走遍马鞍山,访遍贫困户”活动,长春市文广旅局最终制定了马鞍山村《旅游扶贫发展规划》,决定充分挖掘村域资源特点,变“卖资源”为“卖风景”,开发绿色生态游、乡村体验游、休闲度假游三种类型的旅游产业。引导马鞍山村封山全面禁采,依托绿水青山发展文旅产业。

“我们村就在马鞍山脚下,绿水青山是我们的最大优势。”马鞍山村党总支书记张旭光说。

如何让这座青山变“金山”?马鞍山村把旅游资源整体打包,作为招商引资项目,引进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带动周边村组团发展,并建设游客服务中心等项目,带动村民共同发展。

为发展文旅产业,马鞍山村开发精品旅游线路,打造马鞍山乡村旅游名片。为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旅游体验,精心策划了乡村旅游线路、马鞍山红色爱国主义教育线路、马鞍山农业采摘观光研学线路、红旗轿车马鞍山自驾线路等多种系列的游览路线,将各具特色的景观串联起来,涵盖马鞍山村历史人文、自然生态、民俗体验、休闲度假多个方面,构建起了全域发展的整体脉络,迎合了游客个性化、休闲化的消费需求。策划并主办马鞍山山野菜美食节、马鞍山森林徒步旅游节等节庆活动,并将马鞍山旅游成果和产品送入吉林省冰雪节博览会、长春市乡村旅游节,积极利用电视、广播等线上、线下新闻媒体大力宣传马鞍山旅游产品、活动和资源,极大提升了马鞍山村的旅游知名度。12月,浙江省140名游客走进马鞍山村,实现外省客人到马鞍山村过夜游零突破。,马鞍山村接待游客35万多人次。

完善徒步路径,整修道路,种植“花海”,发展农家乐,建设田园综合体影视基地,举办“山野菜美食节”“徒步大会”……发展乡村旅游,马鞍山村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来村里的游客多了,我们的‘来钱道儿’也多了。”今年58 岁的贫困户怀文海收入逐渐增加。马鞍山村贫困户分红人均达到4362元。

短短几年时间,马鞍山村脱了贫、变了样,成为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典型村,并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脱贫摘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青山变“金山”,“泥土村”成鲜花村。乡村旅游不仅让马鞍山村摘帽,更激活了乡村振兴的新动能,实现了精彩的“蝶变”。

依托素有“长吉都市绿肺,天然生态氧吧,北方风情外景地,东北地貌精华版”美誉的马鞍山生态资源优势,马鞍山村引进吉林省亚汶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走出一条提升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乡村振兴之路。

为了充分发挥马鞍山村地处长吉两地中间地段的区域优势,提升区域旅游服务功能, 年引进长发旅游投资集团投资2640 万元,建设长吉游客服务中心项目;引进长春文化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与马鞍山村及村民签约,投资300 余万元打造马鞍山村民宿旅游合作社、望山餐厅、“我在村里有块田”等项目。通过以上项目的引进,使村集体每年增收3 万元以上,部分村民利用闲置住宅增收2 万余元。

在马鞍山田园综合体中的一期项目,规划打造“一轴六区”生态旅游全产业带。“一轴”是小南河休闲景观路线,与马鞍山徒步路线相连,衔接项目各功能区。“六区”即原乡文化区、综合服务区、生态深加工区、现代农业产业区、森林康养区、田园社区。其中马场、景观商业街、养生温泉、智能温室等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

此外,还有三下江南战役纪念馆,马鞍山村村史馆,让游客能更好地了解马鞍山的历史变迁,而乡村振兴学院,更是对乡村的振兴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里将走出更多振兴乡村的人才。

如今,马鞍山村已形成了“一山一田一馆一民宿”的发展蓝图,以田园综合体为主导,以美丽乡村为环境依托,以游客服务中心为集散枢纽,以“休闲观光、民宿体验、生态农业、康养度假、红色文化”等产品为产业支撑,形成了区域性乡村旅游产业链条,打造出了一个都市避暑旅游休闲目的地。

年,40 集乡村题材电视连续剧《鲜花盛开的山村》在这里拍摄完成。马鞍山田园综合体,正以崭新的姿态,坚持青山与绿水相伴,艺术与乡村共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着力打造中国东北最美乡村新样板。

截至目前,到马鞍山村投资的文旅项目计划总投资已达54 亿元。二期乡村振兴学院正在进行装修,智能温泉即将投入使用。三期农耕体验馆、花海、跑马场计划 年动工建设。投资2600 余万元建设的“三下江南战役纪念馆”、“罗明星事迹展览馆”,丰富了马鞍山村的旅游产品。投资500 余万元打造的“马鞍山村村史馆”,以时间为轴线,全景式展现了马鞍山村的历史变迁、改革精神和乡村振兴成果。

马鞍山村正建设田园综合体二期,涵盖景观商业街、养生温泉、乡村振兴培训学院等,未来还将打造以农耕文化体验、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为主的森林康养区,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带动农民增收。

未来,马鞍山村将打造成集休闲观光、农事体验、旅游度假、科普研学、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度假区、原乡美食体验区、康体运动休闲区、拓展运动训练区”马鞍山旅游度假四大板块。形成区域品牌,开发全景全时全季全域旅游产品,打造3A级景区。

从天空中俯瞰马鞍山村,在长吉北线公路的一侧是鳞次栉比的民宿,规划井然有序的村落,而另一侧则有大大小小的十数个乱石嶙峋的浑水潭,这里就是昔日马鞍山村采石遗留下的废弃采石场。一条公路的两侧,清晰地呈现着小小马鞍山村的昨天和今天。而不远的明天,马鞍山村将把这些凌乱散布的浑水潭改造成地质公园,供人游玩,同时作为一段历史的见证,让马鞍山村人记得曾经经历过的困苦,从而珍惜难得的现在,努力进取创造美好的明天。

从守着青山没饭吃,到现在真正将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马鞍山村的村民深刻体会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给自己带来的切实利益。如今的马鞍山村里少见闲人,大家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了更加美好的明天努力着,没有钱的时候什么都不愿干,有了钱却怎么也闲不下来了,这种忙碌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吧。

如今的马鞍山村发生的变化,用翻天覆地、日新月异来讲已经不是形容词了。经常来此登山徒步的人对此感受最深刻。也许上一次来到这里看到的景物,过了十天半个月后再看已经全然改变,如果你隔了三五个月才来一次,说不准就已经认不出来这里原来的样貌,感慨发生在眼前的一切美好,感叹这里的——山乡巨变。

来源:今天杂志公众号

原标题:《【媒体印象】九台区土们岭街道马鞍山村振兴之路:翻天覆地、日新月异不只是形容词》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