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36氪首发|「鹍远基因」获10亿元B轮融资 推进癌症早筛产品研发及商业化

36氪首发|「鹍远基因」获10亿元B轮融资 推进癌症早筛产品研发及商业化

时间:2018-07-21 18:20:05

相关推荐

36氪首发|「鹍远基因」获10亿元B轮融资 推进癌症早筛产品研发及商业化

36氪获悉,上海鹍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鹍远基因”)已完成近10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金资本旗下的中金启德创新生物医药基金领投,德同资本、复容投资共同领投,华美国际、领道资本、无锡金投、FutureX天际资本、上海自贸区基金等知名创投机构及产业基金跟投,老股东松禾资本、景旭创投、比邻星创投本轮继续跟投。

据悉,本轮融资主要用于扩充公司肿瘤早筛产品研发管线,并将重点推进各产品的注册生产和商业化进程,以及泛癌种早筛产品的扩大前瞻性验证。

鹍远基因成立于,专注于新一代基因检测和分子诊断技术的研发和临床应用,围绕高发肿瘤的预防、发生和发展,开发系列解决方案——涉及风险评估、早期筛查、用药指导及术后监测的全周期服务,尤其是基于专利甲基化检测平台的肿瘤无创早期筛查和诊断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据鹍远基因联合创始人兼CEO张江立介绍,与ctDNA碱基突变相比,ctDNA甲基化的异常更能说明癌症的早期发生;另外,与microRNA相比,ctDNA更稳定。综合看,ctDNA甲基化不仅可以增加肿瘤早期筛查的灵敏度,还可以做到肿瘤溯源,是比较理想的早筛标志物。

相应地,目前基于ctDNA甲基化再进一步结合机器学习等算法进行检测分析,也是癌症早筛领域最主流的技术路径。

截至目前,基于该技术路线,鹍远基因的产品管线已覆盖泛癌种、肺癌、结直肠癌、肝癌、胃癌、食道癌、胰腺癌、甲状腺癌等。

图片来源:锐景创意

据悉,所有癌种的检测均基于血液样本,张江立指出,血液有多个好处,除了杂质较少外,也比较均质化(液体),且绝大多数肿瘤都在血液中有标志物,具备技术的通用性,适合做多个癌种的筛查。

为了实现临床转化,公司也在为此展开多中心前瞻性、大规模队列研究,目前累计临床试验样本达几万例。根据规划,其中肠癌产品将最早实现商业化。

张江立表示,早筛毕竟是个“讲究性价比”的事业,因此公司也会着力基于技术的优化降低成本,实现产品化到市场化的转换,他透露,“目前能看到技术能达到的边界是,单癌筛查终端价格能达到1000元以内”。

值得关注的是,泛癌检测技术可以检测到多种癌症的存在,它在发现癌症的同时,也需要准确判断癌症的组织起源。因存在不小的技术门槛和市场化门槛,布局该技术的企业较少,以GRAIL、Thrive、鹍远基因等为代表。

张江立指出,目前在泛癌种早筛领域,全球范围内都没有商业化先例,大家都还在临床研究阶段,存在注册路线不清晰(缺乏标准品、检测性能评价标准不明确)、法规不明确等结构性难题。对此,鹍远基因计划了超大样本(5-10万例)的前瞻性临床研究,意图为行业“趟”出一条路来。

据他介绍,公司汇聚了一批多领域跨学科的专家,其中两位核心人物:高远(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工程系副教授)、张鹍(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生物工程系主任、终身教授),均师从过哈佛医学院遗传学教授George Church(全球遗传学泰斗、美国三院院士)。早在,高远与张鹍共同开发了第一个大规模DNA甲基化靶向测序技术,成为Nature Biotechnology的封面文章。

张江立表示,基于核心团队在甲基化基因检测领域近积累,建立了很多技术平台,发现了多种甲基化标志物,并积累了对应算法,公司已形成足够的技术壁垒。

典型如公司自主研发的循环肿瘤DNA(ctDNA)甲基化多癌筛查技术PanSeer,目前该技术已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泛癌种早筛技术在大型自然人群队列中的严格验证,相关研究成果已于今年7月发表于权威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

截至目前,整个团队拥有国际和国内专利近百项,并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诸多论文;另外,公司在上海和美国圣地亚哥设有研发基地;在上海和扬州设有生产基地;在上海、泰州和美国圣地亚哥设有医学检验实验室。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