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年轻人胃癌发病率上涨:从“胃炎”变“胃癌” 一共有几步?

年轻人胃癌发病率上涨:从“胃炎”变“胃癌” 一共有几步?

时间:2018-11-08 21:38:36

相关推荐

年轻人胃癌发病率上涨:从“胃炎”变“胃癌” 一共有几步?

39岁张先生,平时应酬活动较多,夜生活人群典范,活跃在灯红酒绿中。近半年,他总感身体不适,胃部疼痛。

担心身体出问题,在妻子陪同下到医院做了肠镜。检查完成后,医生告知,张先生被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胃炎?应该没事吧?需要住院吗?感觉很多人都有胃病,会变成胃癌吗?”

近几年,慢性胃炎发病率持续升高,更是有了十胃九病的说法。据推算,我国胃炎发病率高达85~90%。

生活中,出现反酸、腹胀、嗳气、消化不良、腹痛等情况,很多人对此漠不关心,觉得忍一忍,随便吃点抗生素就能熬过去。

其实,从胃炎到胃癌,并非无机可循。癌症形成不是一蹴而成,若不及时干预、治疗,胃炎演变成胃癌共四步,大概在到之间。

敲醒警钟:

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机构发布了全球癌症新增指数,其中我国新发病率为457万,胃癌占据1/10,死亡率高达37万人,位居我国癌症第三。

最近5年,我国19岁到35岁年轻人胃癌发病率相比30年前翻了一倍之多。

——胃炎到胃癌,一共分几步?

根据correa教授所说的“肠型”胃癌发生模式,共有四步。

慢性非萎缩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 癌

一:慢性非萎缩性(浅表性)胃炎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要被称为浅表性胃炎。普通人进行胃镜检查时,90%会得到这个诊断,普遍且普及。

没必要惊慌,生活中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弱视幽门螺杆菌呈阴性,不需要专门治疗。

二:慢性萎缩性胃炎

吃香喝辣、啥也装得胃,长期受各类食物压榨、烟酒刺激,导致感染幽门螺杆菌没有彻底治疗,或会从非萎缩性胃炎演变成慢性萎缩性胃炎

其主要症状为嗳气、胃酸反流、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不以胃镜检查为根据。很多时候,无明显症状或有严重胃炎,有明显症状或不存在胃黏膜萎缩。

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

胃黏膜感染炎症后,不干预不治疗,进一步受损,导致胃部出现了肠道细胞,便是临床所说的肠上皮化生。

肠上皮化生为癌前病变,若不早早处理,进而演变成早期胃癌。

四:胃癌

经过非萎缩性胃炎至萎缩性胃炎,再发展成为肠上皮化生,就慢慢成为令人闻声丧胆的癌。

作为临床比较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胃癌早期没什么明显症状,直到中晚期后,患者肠胃受肿瘤压迫,腹部不适,选择就医,这也导致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慢性萎缩性胃炎发展成为胃上皮原位癌的概率非常高,相关报道显示。癌变率可高达1%。若是伴有肠上皮化生,胃癌危险性更为加大。

从高危因素慢性萎缩性胃炎,至胃癌,需要经历10~时间。这个过程中或会出现免疫细胞失活、癌基因激活。同时修复错误、突变等变异情况。

要想阻断胃癌,需要做些什么?

胃癌前病变,是诊断防治的关键环节。这个过程有着相对漫长的时间,若是早早加以干预治疗监测,从中阻断演变过程,可有效降低胃癌发病率,提早治愈。

若想评估慢性萎缩性胃炎,需要判断是否存在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等,进行干预,遵循医嘱治疗。

如何做到早预防、早发现?

——从现在开始

1、控制饮食,营养均衡,三餐清淡,戒掉烟酒,按时用餐,避免大鱼大肉、暴饮暴食,远离垃圾食品,不吃剩饭剩菜,适当摄入新鲜蔬果、绿色根茎类食物。

2、远离烟酒,避免服用损伤胃黏膜药物。例如阿司匹林、芬必得等。对病情有正确认识,保持良好心态,适当锻炼。

3、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帮助幽门螺杆菌转移,防止二次感染传播。

4、定期复查、检查,将疾病扼杀在摇篮中。

出现以下几个症状一定要警惕

首先,长时间不能缓解的腹部胀痛、消化不良、胃酸反流、嗳气,服用药物久治不愈,症状反复,但伴随加重。

其次,大便颜色变黑,携带血丝,成柏油色,出现咳血。是由于胃部溃烂侵犯血管,导致不同程度出血。

最后,体重降低,一个月降低10%,同时伴随精神不振、萎靡乏力。

#健康科普行#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