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三个生活小故事告诉你:经济学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三个生活小故事告诉你:经济学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时间:2021-11-26 05:26:49

相关推荐

三个生活小故事告诉你:经济学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一谈到经济学,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好高深啊”,仿佛经济学与大家的生活离得很远,只有学识渊博的大咖们才能钻研经济学。其实,大家脑海中所理解的经济学,只是这门学问中较为专业的一部分,而大部分经济学的知识通常散落在大家的日常生活当中,只是大家平时忽略了它们,也没有把它们归为“学问”罢了。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几个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趣的经济现象。

第一个现象:为什么大家打开冰箱的时候,冷藏室会亮,而冷冻室不会亮?

基于这个问题,小编先给大家讲一个概念,叫成本效益原则。它是指商家只有在做出改变后的效益大于做出改进的成本时,才应该改进这个产品。从成本效益原则的思路出发,我们可以对比相关的成本与效益。

从成本方面来看,其实,不管是在冷冻室还是在冷藏室,安一盏打开冰箱门就会自动亮的灯,成本差不多都是一样的,这在经济学原理中叫固定成本,在这里具体指的是,这个固定成本不会随着大家开关冰箱门的次数的多寡而发生变化。

从效益方面来看,冰箱里安装了一盏灯的话,大家找东西的时候会更加方便。由于大多数人打开冷藏室的次数比打开冷冻室的次数要多很多,因此,商家在冷藏室里面安装一盏灯的效益会更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既然安装一盏灯需要付出的成本相同,那么,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在冷藏室安灯就比在冷冻室安灯更划算。

第二个现象:为什么破旧的钱币总是先被大家花出去?

这种现象让小编想到了一个可类比经济学的著名原理——“劣币驱逐良币”。原本这个概念是说:古时候,由于铸造货币的工艺差别很大,人们就倾向于将那些做得比较好的足值的“良币”收藏起来,并倾向于把那些成色较差的不足值的“劣币”转让给他人,如此循环,良币就会被劣币驱逐出市场,质量差的货币反而在市场上“大行其道”了。

如今,这个高大上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当大家的钱包里同时有一张崭新的百元钞票和一张破旧的百元钞票时,大家总是倾向于先把那张破旧的百元钞票花出去。久而久之,崭新的百元钞票都被大家放在了钱包里,而在市面上流通的百元钞票却越来越破旧,于是劣币驱逐了良币。

不过,在当今社会,大家可以不必担心“劣币驱逐良币”了。虽然大家都会有排斥残币的心理,但是如今大家对于新币的收藏偏好早已没有古代那么强烈,或者换一种说法是,即使大家收藏了新币,也不能兑换更高价值的东西。并且,钞票的更新成本不算太高,市场上的残币基本上都被商业银行收集起来,送到人民银行销毁了。更何况,电子货币也越来越发达了。

其实,“劣币驱动良币”的现象可以被广泛引申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人们常常用这一法则来泛指价值不高的东西会把价值较高的东西挤出流通领域,彻底颠覆了“优胜劣汰”的淘汰定律,取而代之的是“劣胜优汰”。例如,官场上“劣币驱动良币”现象是贪官排挤清官;而婚姻市场上的“劣币驱动良币”是丑女先嫁,美女反而成为剩女。

第三个现象: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公司更愿意把他们的保安工作给外包出去?

相信大家也都认同,从事特定工作的员工,在效益更好的公司里边通常能够获得比同行更高的薪水。大家试想一下,如果一家效益更好的公司,以同行业最低的工资标准聘用了保安人员,并给他们最低限度的员工福利,那么,这些保安内心就会觉得有失公平,并将心中的不满表现在工作上的不积极上。

但是,如果这些保安人员都是由外包公司来提供的,那么,对于外包公司的聘用标准来说,他们提供给不同公司的保安,给的薪水都是差不多的。这样一来,保安人员也就默认了这个用人待遇,因为他们的收入与公司里的同行收入差不了多少。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尤其是新兴的高科技公司,更愿意把保安工作给外包出去。

以上三个经济学现象与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大家可以发现,其实经济学一点都不枯燥,学习经济学还可以让人变得更加聪明,因此,人人都应该懂点经济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