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佛山人几乎家家都有的石湾公仔 是岭南文化的经典

佛山人几乎家家都有的石湾公仔 是岭南文化的经典

时间:2021-10-31 03:49:08

相关推荐

佛山人几乎家家都有的石湾公仔 是岭南文化的经典

冯玮瑜老师除了收藏明清御窑瓷器,也收藏石湾陶。而且不光收藏,为了推广和发展石湾陶塑,冯玮瑜开展览出文集、出资为石湾艺人打造网上平台、联合中国嘉德在北京做展览并专题拍卖、邀请国家级省级大师开讲座论坛、执行了“石湾杯”青年陶塑大赛,还融入到石湾陶塑题材设计里面,和年轻陶艺家一起创作……被称为“石湾公仔”的石湾陶塑,佛山人几乎家家都有,但你知道它究竟蕴含着怎样的艺术魅力和收藏价值吗?为什么冯玮瑜说艺术市场的一个价值洼地,就是石湾陶塑?石湾陶的收藏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在冯玮瑜专栏讲述石湾陶塑的前生今世,让大家重新认识这个独一无二的岭南艺术瑰宝。

刘传《善观罗汉》特写

石湾陶塑,亦名“石湾公仔”,其吸收各种文化艺术精华,高度写实和适度夸张相结合,兼有生活趣味和艺术品位,形成了鲜明的岭南地方风格,一直深受岭南地区和港澳台、东南亚地区收藏家的喜爱。据香港一位资深藏家回忆说:他刚入行时香港老一辈的收藏家大多收藏有石湾公仔。

陈渭岩《昭君出塞》

广东的石湾陶瓷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出现了,石湾出现大型窑场的历史最迟可上溯到唐朝。

石湾窑以善仿钧窑而着称。仿钧釉色以蓝色、玫瑰紫、翠毛釉等为佳,石湾窑还善仿宋代各大名窑,宋代官、哥、汝、钧诸名窑产品,从材质运用、技法处理、艺术造型等各方面都仿得惟妙惟肖,而且有创造性的发展,形成自己独特鲜明的石湾艺术风格。

刘传《精忠报国》

石湾陶塑技艺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艺术表现手法丰富,题材多样,每件作品都充满着浑厚、粗犷、质朴、率真的审美情趣。

潘超安《姐妹情深》

冯玮瑜老师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她的上一辈就喜欢收藏石湾陶塑。小时候她就对石湾公仔格外着迷。“那时我和不少同学家里都会有一两个石湾公仔,有寿星公,有财神,有青蛙和公鸡……”

刘传《福到眼前》

曾几何时,几乎每个老广州家里都有一两件石湾出产的陶瓷用品,石陶根植于民间,有着朴素的烟火味,是岭南民窑的经典。它既能燃起大众怀旧的共鸣,也能提升传统民间艺术的品味,让如此具体的传统岭南文化以艺术的方式代代传承,是冯玮瑜的执念。

何琦琪 《涟漪清波》特写

“对于石湾陶塑,厌之恶之者认为斯是粗陋之物,不登大雅之堂;好之乐之者则认为真乃艺术之光,为之激赏喝彩。”作为收藏者,冯玮瑜热爱这种“巧拙由心”的艺术形态;因此不遗余力地推广这种充满“东方智慧”的艺术文化:

她倾其积蓄,游走于天南海北、港澳北美之间,搜罗古今石湾陶塑,经年累月,遂成规模。1月22日,广东省博物馆举办了“自得堂藏陶”个人藏品收藏展览,从冯玮瑜藏品中遴选石湾陶塑新秀潘超安创作的70余件作品举办展览,这也是第一个把石湾陶瓷个人收藏展开进广东省博物馆的。

潘超安《武松景阳冈星雨打虎》 特写

为了让更多藏家了解、欣赏石湾陶艺,经过一年的精心打磨,冯玮瑜和广东省博物馆文化发展基金会、岭南美术出版社共同合作出版了《自得堂藏陶》系列丛书,丛书根据冯玮瑜珍藏的石湾陶塑整理编辑而成,一套三册,包括《石湾名家陶塑作品集》、《刘藕生陶塑作品集》和《潘超安陶塑作品集》。全书邀请了十多位文化名人、书画评论家、文博专家进行跨界梳理和讲述石湾陶塑,图文并茂,既有多视角、多细节的传神特写,又有学术性、鉴赏性的名家文论。图集打破以往石湾陶塑作品集重图版、轻文字的体例,做了很多创新,加入了手记、藏家札记等文情并茂的文字,记录了冯玮瑜的收藏心得和与石湾陶塑艺术家共同创作的过程。

“自得堂藏陶”展览开幕与丛书首发那天,冯玮瑜以个人名义捐了40万元人民币给省博物馆基金会,用以推动岭南文化的发展。这件事,令很多人迅速认识了冯玮瑜。

庄稼《西施浣纱》

,自得堂参展第19届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展出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潘柏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志伟,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何惠娟,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刘藕生,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冼有成,高级工艺美术师区桂婵等众多大师的作品。

潘柏林《回娘家》

为传播岭南文化,进一步提高“石湾陶塑技艺”的的知名度,自得堂和雅昌艺术网共同打造了雅昌艺术网石湾陶艺频道暨“雅昌讲堂石湾陶艺的传承与发展高峰论坛”。

这个高峰论坛也是艺术广东的两大主题论坛之一,足见石湾陶艺在广东本土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地位。出席论坛的嘉宾包括广东省文联副主席乔平先生,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会长舒海波先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廖洪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梅文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潘柏林等他们从各自的领域角度,解读石湾陶艺技艺、釉色、造型之美,分析石湾陶艺的收藏前景及价值,共同探讨了石湾陶艺的传承与发展之路。

潘玉书《读书翁》特写

8月29日,题为《聚焦低洼、发现价值——透析艺术品投资成功金律》的融熙文化大讲堂活动,在在琶洲会展中心举办,此次活动邀请了岭南画坛著名画家、中国画学会副会长陈永锵、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潘汾淋、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刘孟涵等多位名师,和冯玮瑜一起,就艺术收藏投资市场与石湾陶塑艺术价值作了专题讲座,分析、研究和探讨石湾陶塑的市场价值。

潘汾淋 《红利》

同年秋在北京,为推广岭南文化和石湾陶艺,冯玮瑜以自得堂名义与中国嘉德联合举办“自得堂藏陶——原作掇英”石湾陶塑展览,展出了自得堂特别精选的来自石湾陶艺家不同题材的陶塑原作22件,题材丰富,有人物、动物、花鸟、器皿等,不仅造型多样,釉色也特别丰富多彩,让众人对石湾陶塑刮目相看。22件展览精品及后参加了嘉德拍卖会推出的专题拍卖,收获颇丰。

吴满炽《幸福和合》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潘柏林和冯玮瑜一起来到北京展览现场,带来了精彩的《陶然共忘机——岭南遗韵石湾陶》主题讲座,讲述了他们对石湾陶艺的认识及目前石湾陶艺的收藏状态,多家京城主要媒体报道了这一艺术盛事。

潘柏林《长眉罗汉》

听完他们的讲述我们才知道,这22件石湾陶塑精品能参展实属不易,都是每位石湾陶艺大师们的心血之作,有的作品从构思、创作到做出成品花了大半年的时间,中途还有部分作品因为原作者不舍得把珍藏多年的作品送拍而差点无法参展的。

这里面究竟有哪些精彩的故事,石湾陶塑原作包含着艺术家怎样的巧思,究竟蕴含着怎样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我们下回分解。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