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一管教小孩就“炸” 家长要换个战术了 试试“诱导式规劝”

一管教小孩就“炸” 家长要换个战术了 试试“诱导式规劝”

时间:2023-08-20 01:39:04

相关推荐

一管教小孩就“炸” 家长要换个战术了 试试“诱导式规劝”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最近听到一位同事在吐苦水,说:"孩子进入叛逆期了,说什么讲什么都不肯听,一指出他的毛病,还会暴跳如雷。真是很难管教!"

相信很多家长都会类似上述故事的困惑:孩子不听管教,一说孩子他就"炸"。有时候还没有开口,他就发脾气不理人,跟孩子说什么都听不进去,甚至还会憎恨你。

很多家长习惯开口直接批评孩子,但是用这些"否定"的语言教育孩子是没有效果的,还会使孩子作出"一管教就炸"的反应。

一管教孩子就"炸"的原因

为什么一教育孩子就"炸"?为什么孩子不听父母的话?是孩子进入"叛逆期",所以听不进去批评吗?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问题不一定在孩子身上,很多时候是因为父母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

最常见的一种典型教育错误就是"批评说教"。研究例子:

美国心理学家LisaA. Serbin曾经在美国一些幼儿园做过一项实验:

她让老师说教批评一些乱扔玩具、欺负同学等不良行为的小朋友,而对部分有类似不良行为的孩子采取缓和的引导方式,结果那些多次被老师说教批评的孩子表现出更多的反抗和攻击性。

孩子做错事情,父母对他说教没有什么不对,但是要看采用什么方式和怎么说教。很多父母在面对孩子错误的时候,只会一味地去批评和责怪孩子,有时候还会过分苛责孩子。

也有的价值直接用命令的口吻对孩子说教,这样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抗拒父母,一教育就"炸",有时候知道父母要开口教育他了,他就直接跑开,什么都不听。

批评说教常常给孩子传递对他的"否定",给孩子带来很多的负面心理和情绪。这样的教育方法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这就是我们,一"批评"孩子就情绪激动、一教育孩子就"炸"的原因。

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做呢?家长要换个战术,推荐用"诱导式规劝"来教育孩子。

"诱导式规劝"给我们的启示

"诱导式规劝"是一种说话技巧,它是一种与"批评说教"相反的教育方式。

说的就是父母教育孩子时,不要直接去批评,要委婉地说道理,用迂回曲折的方式引导孩子独自思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这种形式的教育更有说服力、更有效,甚至能比单纯的批评说教更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诱导式规劝"的优势:1)更容易被孩子认同和接受

相比起直接的对孩子批评说教,"诱导式规劝"既能能起到教育、引导的作用,而且更容易被孩子认同和接受。父母给予孩子提示,启发孩子,使他们自己意识错误、领悟道理,而不是直接点出孩子错误。

当知道了孩子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父母可以试着去问他:"你今天为什么没有做完作业啊?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呢?可以告诉我吗?"这样设问引导,让孩子去回答问题。孩子摇着头回答:"没有不舒服……"然后父母可以进一步诱导,说:"没有身体不舒服,那是你玩游戏玩得太晚了是吗?以后不要玩那么久了,要早睡早起,按时完成作业呀。"

"诱导式规劝"不需要训斥、指责的话,也没有直接点出孩子因为玩游戏所以没有及时完成作业,更不需要挖苦孩子,同时问清了原因,使孩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2)"故事化"的教育能让孩子"感同身受"

神经科学家们认为,大脑天生对故事有积极且主动的反应。特别是那些认同度高的故事,会对孩子的大脑思维产生积极作用。此外,哈佛心理学家斯蒂芬.平克认为,孩子常常更容易接受故事传达的经验教训。这就启示我们给孩子讲一个故事比批评说教更有力量。

孩子天生对故事有好奇心,而故事对孩子有天然的吸引力。给孩子讲一个有趣的故事,让孩子在想象中产生画面感,将道理变为一个个鲜活形象的场面,使孩子更容易接受父母的说教。

小朋友的大脑对抽象的语言说教反应并不强烈和积极,相反,"故事化"的教育能让孩子脑海里有画面感,让孩子"感同身受"。

3)孩子能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错误

很多家长抱怨孩子常常和自己唱反调,不听话还发脾气,都在责怪孩子在"叛逆期"太

难教育。可是,家长在批评说教的时候也忽视了孩子内心的想法,没有给孩子自己发现、思考的空间。

心理学上有一种行为反应叫作"禁果效应",它说的是一个人越是被束缚、被制约,不允许去做某件事,他越有可能去"偷尝禁果",越想要去做那件事。在孩子被父母批评做错事,不允许再犯错误或者去干其他事的时候,就会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

"诱导式规劝"是帮助父母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给孩子适当的空间和时间思考问题,在父母的循循善诱中发现错误,纠正错误。

如何利用"诱导式规劝"与孩子沟通

1)首先要学会讲故事

父母在给孩子讲故事时,需要对故事进行一下筛选,选择那些简单有趣的故事,才能

够快速吸引孩子的主义里。不要讲冗长复杂的故事,太小的孩子会听不懂,孩子还会不耐烦,没有了耐心听讲,就是失去讲故事的意义。

此外,要选择宣传健康价值观的绘本或故事,给孩子正面的引导,把正确的道理讲清楚。并且要注意故事里的教训要符合你当前要给孩子传达的思想,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分析利弊,提高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

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可以尝试和他一起分析事情的利弊。优点和缺点最能直接反映

一件事对孩子的影响,孩子清楚了犯错误会给自己带来不良影响、直接造成损失的时候,他会对这个错误的印象更加深刻。相反,孩子知道改正不良习惯更给自己带来好处,他就更倾向于端正自己的行为。

分析利弊,实际上是帮助孩子分清是非黑白,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孩子认识能力提高了,更容易去自觉地改正自身的错误。

2)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聆听者"。父母是孩子心理上最亲近的人,父母应该要学

会聆听孩子内心的声音,了解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才能成功地诱导规劝。

父母总是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和大道理灌输给孩子,孩子会听不懂,还可能会产生厌烦的情绪。因为这些道理只是父母想让孩子吸收的,却不是孩子真正想要的东西。

教育孩子不是父母观念的灌输,而是要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才能收获效果。

批评说教冷若冰霜,不能产生积极的效果,没办法有效教育孩子。它给孩子巨大的冲击,会产生负面消极的情绪。在管教孩子的时候,父母不妨使用"诱导式规劝"的方法,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用"讲故事"的方式给孩子讲道理,帮助他们分辨是非。慢慢地引导孩子去思考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审视自身。掌握"诱导式规劝"的教育方法,能使你对孩子的教育事半功倍。

我是奶嘴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