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读经典 致青春”经典诵读赛圆满落幕

“读经典 致青春”经典诵读赛圆满落幕

时间:2022-07-03 10:34:59

相关推荐

“读经典 致青春”经典诵读赛圆满落幕

山西晚报讯(记者 杨洲芬)8月29日,由山西晚报、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联合主办的“读经典致青春”经典诵读赛决赛在太原书声琅琅时光岛圆满落下帷幕。山西晚报快手号、现场云和山西晚报客户端同步对比赛进行了直播。从300余名诵读选手中脱颖而出的10组选手进入决赛,经过两个小时的比赛,决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和优秀奖4名。

“经典诵读赛”活动的主题是“读经典致青春”,在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属于自己青春的故事。岁月流转,与青春有关的记忆却永不消逝。青春究竟是什么样子?或许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答案。山西晚报副总编辑李广义介绍说,活动自7月启动以来,共举办了6场“云上读书会”的直播,邀请著名作家、战疫英雄、诵读名家、知名主持人等6位嘉宾做客山西晚报直播间,进行读书分享、云上共话青春、畅聊读书、逐梦未来。截至7月24日,6场“云上读书会”公益直播结束,数百万网友和读者通过微博、抖音、快手等平台观看了精彩内容。

李广义说,随后的全民“经典诵读赛”活动中,山西晚报便面向社会征集参赛作品,共有300余名选手参加了初赛作品的选送,他们中有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有已经参加工作的青年,有退休在家的老人……通过层层选拔,最终遴选出10组选手进入决赛。

86岁的吕良是一名抗战老兵,身上挂满了军功章,他与太原诗词学会龙吟诗社的4位社友第一个上台,吕良用手风琴和社友们共同诵读了《艺术青春不老》,这首情景诗是吕良根据自己的真实故事创作书写而成。听着诗中的情景,人们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硝烟的战场。大二学生何逸茗背诵的《再别康桥》宛如是让人们在听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王斌朗读的《月光下的中国》让人们感受到祖国的大好山河,时刻以自己是龙的传人而自豪;山西晚报小记者们集体朗诵的《颜色》让人们眼前一亮,他们在朗诵时张弛有度,收放自如,不是在朗读之初就将感情肆意释放,而是懂得将感情循序渐进地代入。让听的人感受到在那场与新冠肺炎疫情的战争中,那些身影单薄的逆行者们的义无反顾。大一新生任笑岩朗诵的《不要问我青春是什么》,让人们从中感受到青春的绚丽多彩;四年级学生王泽仁诵读的《液体之火》,让人感受到诗的魅力,酒的美丽;新生太郎将《短歌行》用吟诵的方式演绎,让人耳目一新;李运阁诵读的是他在创作的《大漠的胡杨》,引起了一片惊叹声,大家被李运阁的声音深深地吸引,听着诵读仿佛置身其中;三年级的昝树墨特别流利地背诵了《琵琶行》,让参赛的选手及家长们赞叹不已;马涛诵读的朱自清的《春》,让人置身在一个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春天里。

两个小时的比拼,每一分钟都是梦幻时刻,选手们或朝气蓬勃或令人眼前一亮。本次活动由山西传媒学院播音主持学院副教授、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符进叶,山西省人民医院团委副书记、山西省人民医院肾内科血净中心副护士长、山西省第八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山西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申鹏,山西新闻网主播、山西省朗诵艺术协会会员王擎,太原心语音缘读书坊创办人凡事随缘和山西晚报社副总编辑李广义,共5位评委为选手现场打分并做点评。

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和优秀奖4名,他们分别获得由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与山西晚报联合颁发的荣誉证书,同时分别获得1000元、500元、200元以及由太原书声琅琅时光岛提供的图书一册。

随着“经典诵读赛”的结束,山西晚报与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联合推出的“读经典致青春——经典诵读”主题公益活动圆满结束。但参赛的选手们纷纷表示,虽然比赛已经结束,但他们对诵读的热爱不间断。

花絮

追求完美 拍摄参赛作品百余次

参赛选手要在14时准时进入比赛现场,可在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实验小学读三年级的昝树墨却在妈妈的陪同下提前一个多小时走进了比赛现场,原来母子二人是专程从大同开了4个小时的车赶来参加比赛,比赛结束后再返回大同。

昝树墨说,从上小学开始,他和妈妈就约定每周背一首长篇古诗,至今已背会了《诗经》、苏东坡《春江花月夜》以及李清照、李白、白居易、毛泽东的代表作近百首。他在一次次的背诵中喜欢上了诵读、背诵古诗,看着妈妈手机中保存的那些视频资料他都特别高兴,也特别自豪,用妈妈的话说就是有成就感。

为了拍摄好参赛的背诵作品《琵琶行》,昝树墨让妈妈反复拍摄了百余次,他说不合格的视频要么是不流利,要么就是有的地方背错了,要么就是妈妈拍出的视频有点晃了,他们连续拍了三四天才拍出两条满意的视频作品。“孩子特别想来参加活动,在初赛的作品发送后还给我说过,哪怕进不了决赛,也想来太原,到活动的现场看一看。”昝树墨的妈妈说。

比赛时,昝树墨背诵的《琵琶行》特别流利,坐在观众席上的参赛选手和家长们纷纷赞叹不已,“真厉害了,给我是背不下来。”一位家长说。

参加完比赛,昝树墨说,虽然背得特别流利,但他在直播回放中看到自己的不足,比如站姿不是很挺拔,声音也不是特别洪亮,背诵中要带上感情。他说在以后的练习中,他会注意,努力提高。“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看到抗战老爷爷,听他讲身上军功章的故事,我要向老爷爷学习。”昝树墨说。

和昝树墨一样,对作品精益求精的还有在桃南小学读四年级的王泽仁,他喜欢读诗,也自己写诗,这次上场时的自我介绍就是他写的诗,“在下姓王,名泽仁,今年刚迈十岁门,科幻小说不离手,悬疑电影吸我魂。”诗中,他介绍了自己的名字和兴趣爱好。“这次参加比赛,选择的诗比较新颖,而且这篇高考满分作文也是我以后学习的一个方向。”王泽仁说,为了拍摄好初赛的作品,他也是反复了多次,这次活动让他锻炼了胆量,也增加了自信。

传承经典 他们每天都坚持朗读

“大漠的胡杨就是一道风景,就是一面旗帜,就是一座石碑,就是一曲唱响生命凯歌的旗帜。我崇拜胡杨,在大漠的平平仄仄里感叹生命的坚强,感叹着灵魂的不屈,更感叹着人格魅力的生命。”这是68岁的李运阁,在时第一次看到胡杨时,写下《大漠的胡杨》中一段话,他说胡杨的成长历程就是一种不屈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值得人们学习的精神。

在李运阁的家中有几千册的图书,文学类的书籍居多,他说自己虽然没有从事这一方面的工作,但在工作的闲暇之余,就会读一读经典的书籍。“年纪大了,记忆力也不好了,虽然每天读每天背,但也会忘记,所以每天去公园锻炼的时候,我就边运动边大声背诵经典,每每这个时候总会感觉心情舒畅,仿佛置身于诗中的意境一般。”

和李运阁一样的还有已经步入中年的马涛,她每天会在手机上下载的配音APP中上传诵读经典的音频,她说每一部经典都能让人重温美好的青春记忆,诵读结束后,情感的释放也会让心情特别舒畅。“我今天选择《春》这个作品,就是感觉青年人都是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年龄段,我虽然已经步入中年,但我的心态仍然很年轻。”马涛说,在今天的活动现场看到这么多的小朋友,让她感觉到经典在永远流传着,国粹的文化在一代代地传承着。

从一名井下矿工到现在单位的宣传员,王斌说是诵读改变了他。“毕业后,我从事了与专业相关的井下矿工工作,在单位组织的一场诵读比赛中,我获得了二等奖,从此开始了企业宣传工作。”王斌说,自此以后,他每天都会坚持诵读半小时,不管是报纸上的新闻报道,还是经典文章,他说要在诵读中不断地提高自身,不断地学习。

山西晚报小记者学会了朗诵技巧

每一位比赛的选手们都特别投入,他们的声音赋予作品灵魂的气息,让大家真切感受到朗诵艺术和经典作品的恒久魅力。山西晚报的12名小记者们用丰富的情感朗诵的《颜色》,不论是小记者们运用朗诵的技巧和方法,将感情、表情和动作自然地代入,还是朗诵时团队配合默契,都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

作为第一年的小记者张子禾,这次的比赛,让她深刻体会到如何正确运用诵读的技巧,如何将表演和感情代入到朗读中,也更能体会到团队合作的力量。“不管是老师布置的语文或英语背诵作业,还是和妈妈一起朗读的经典,妈妈都要求我带上感情大声诵读,明天要比今天更好。”张子禾说,就是这样一次次的诵读,她在语言表达、阅读能力上都有了很大进步。

张子禾的妈妈说,她经常带孩子去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有“读书日”发送音频的活动,有线上诵读比赛的活动,在她看来,诵读经典是对孩子一种更深层次心灵的洗涤,是对人生的一种感悟与升华。

和小记者们一样,在诵读中成长的还有大一新生任笑岩,他说作为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不管是朗读还是朗诵,他都有很长的路要走,为此他会珍惜每一次参加活动的机会,通过锻炼对专业有所帮助。“每个人的青春都不一样,我要用自己的声音来传递一种正能量,在我看来一直为自己的梦想奋斗努力的就是青春应该有的样子。”任笑岩说,在比赛中,他遇到了优秀的参赛选手,得到了历练,毕竟在观众面前展示自己这样的机会并不多。

山西晚报记者 杨洲芬

(责编:马云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