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我的2348回忆录》十七:第一次发工资 回家只剩下8分钱

《我的2348回忆录》十七:第一次发工资 回家只剩下8分钱

时间:2024-04-07 13:11:55

相关推荐

《我的2348回忆录》十七:第一次发工资 回家只剩下8分钱

作者:苗保忠

对于人生的每一次,每个人都会留下深刻的记忆。

第一次上班,第一次发工资,第一次住宿舍。

这些事为什么会如此清晰地印入我的脑海?

后来,我才明白,那些事标志着我开始独立生活了,这意味着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我需要独立面对更多的问题,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

这其中,有苦有甜,有酸有涩,但这才是生活真正的滋味,这些滋味让人生变得更丰满,让心灵变得更辽阔。

三十四、入厂,就像入伍

1970年5月,我填了2348的招工表,离开上了一年三个月的学校,离开了老师,离开了朝夕相处的同学,告别了我的学生时代。

下旬的一天,我到总厂医院体检。

医院设在向阳坡,那是一座建在山坡上的二层住宅楼。

医生一部分是现役军人,一部分是复员转业军人。

体检严格,我的结果一切正常:身高:1米695,体重:45.5公斤,双眼视力:1.5。

一位军医对我说:“够当兵的条件了!”

中午安排我们在向阳坡食堂吃饭,比学校、下乡吃的好。

这是我第三次上山,第一次吃2348的饭,还不用交钱和粮票。

1970年7月8号,我们在县城集合,上了2348派来的解放牌卡车。车上有两位人事处干事。

我们共八个人:叶慧珍(插队)、曹香果(上学)、高丽娜(上学)、齐伟晨(上学)、李晓明(插队)、高士(上学)、钟良(插队)、苗保忠(上学),其中四位进厂时不满十六岁。

我们是2348招入的第一批厂内子弟,之前已有县武装部的张宪琴、江传翠两人被招进厂,后来她们的父亲都调到蒲纺工作。

车到陆水,人事干部让五个男生下车,说连队到了。

我们的连队全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348工程指挥部二处一大队三连。

女生随车继续前行,她们被分到二连。

当时2348有三个连队:一连全部是男生,驻县城附近;二连全部是女生,驻山上;三连两个排男生、一个排女生,驻陆水。

三十五、住:一张床上挤十几个人

三连王连长30多岁,陈指导员大约26岁,他们接待了我们,并把我们分到班里。

我在三连一排三班。我们住在一个大房子里,房内共住着74个人。

艰苦的建厂初期

这个大房子都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房子,是由长、短木桩、木板、竹子、竹席、油毡围成的棚子。

房屋的立柱、房梁都是竹子的。

墙壁四周用竹席围起来,前后各留一个大门,没有窗户。

房顶铺竹席,竹席上铺油毡。

屋中间用竹席隔开,成两间房,两个排各住一间。

屋内短木桩钉在地下,木桩上面铺木板用做过道,这样的过道有两条。一排一条,二排一条。

长木桩也是一头钉在地下,木桩上面铺木板做为床铺。

这样的床铺有四张,两个排各两张。每张床上睡18或19个人,每人使用的宽度约为七十公分。

睡觉时不翻身则已,只要翻身就会碰到隔壁的邻居。

玩笑经常有,但争吵没有。

每逢下大雨,屋内就漏得一塌糊涂。

雨水从房顶漏到蚊帐上,又从蚊帐上漏到床上,使人无法入睡。

干了一天体力活的我们又累又困,无奈之下,只好用朔料布裹在身上。

那可是南方的七、八月份,白天最高气温超过四十度!

房子建在湿地之上,我们睡的床及过道下面都是水和草。

小草在没有阳光的床下努力地生长着,有时候会从床板缝隙中探出头来,看看床板上面是否能够晒着太阳,顺便和街坊四邻打个招呼。

白天屋外温度爆表,屋内湿度爆表,四周没有窗户,屋顶漏着雨。

后来有人到厨房借了把菜刀,在竹席围子上面开了个洞,权当窗户。

居住其间的我们,每天要完成超强体力的工作,仿佛是钢铁炼成的。

三十六、一个月12.5元伙食费,吃的是啥?

我们每个月的伙食费是12.5元,从工资里扣。

食堂也是用竹子和竹席搭起来的,只有厨房,没有餐厅。

进厂后每人发了一个盘子、一个碗,盘子装菜,碗装米饭或汤。

每人发一个碗

菜由厨师打,每人一份,主食有米饭、馒头,随便吃。

馒头二两一个,面总是发不好,酸的,难以下咽。

有人打赌,看谁馒头吃得多,领馒头时,把左臂伸直,从手掌开始码馒头,一直码到肩膀,共码了十二个馒头。

粮食定量,每人每月四十五斤,跟解放军一样。

由于我们工作强度太大,肉类又非常少,缺少油水,四十五斤不够吃,总后勤部又给每人每月增加十五斤粮食,这样我们每人每月的粮食定量是六十斤。

有一阶段大概是米面不够了,增加的那一部分发的是黄豆。

炊事班偶尔也会炒点黄豆。

黄豆还没炒熟,已经有不少人围着厨房等待。

黄豆刚一出锅,一霎那就被洗劫一空!

一群青少年,除了三餐饭,没有其它任何水果、零食,见了炒黄豆,就当美食享用。

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能进入2348工作已经是很幸运了,也是很多人的梦想。

我们每月有工资,每日三餐都能吃饱,干活时有工作服,居住有宿舍(前期住宿很糟糕)。

总后勤部也很关心2348工程,曾经送来一火车皮北京咸菜。

此事大大地感动和鼓舞了参加三线建设的广大军工战士。

在陆水(地名)的三个月里,我吃过两次忆苦饭。

一张方桌上放着一个大铝盆,里面装着大半盆用糠做的忆苦饭。

没有主食,没有菜,也没有汤,这就是我们全连的中午饭。

排在我后面的方祥荣说:“打个就是猪恰个”。大家听了都乐了!(蒲圻方言:这个是猪吃的。)

连长、指导员站在前面桌子旁,每人盛了大半碗,看着我们大口吃着,我们还得假装喜欢吃。

排长们都排在打饭队伍的前面,大家都让炊事员少打一点,因为吃不了也不能倒掉。

这天下午可苦了我们,肚子饿,还得干体力活!

三十七、第一次发工资,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

进厂后,我们被定为学员,学员月薪18元,同期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总厂的学员月薪只有16元。

2348工资定级比北京高,比西藏、新疆低。

我们每月伙食费12.5元,要从工资中扣除。

前六个月,我们每月还要从工资中扣除二元五角蚊帐费,蚊帐是统一价拨的,每人一顶。

扣除前两项总计15元后,发工资时,每人到手的钱只剩下3元人民币。

1970年7月15号,我领到了第一笔工资,人民币3元。

那时连队基本不批假,像我家住县城的,星期天也很难请得到假,都得在连队里待着。

发工资后的第二个星期天,连长终于批了我的假,不过只批了四个小时,此时离我进厂那天已经过了三个多星期。

这是我工作以后第一次回家,也是第一次领到工资以后回家。

我想买点什么东西带回家,可兜里只剩下八毛钱了。

进城的路上根本没有公交车,步行需要一个小时。

出了陆水,我特意拐了个弯,来到火车站小商店,火车站商店里的商品品种比较多。

我揣着八毛钱进了商店,看了看,决定给父亲买盒中华烟。

柜台里的中华烟有两种,一种五毛六,另一种七毛二。

我买了一盒七毛二的中华烟,高高兴兴回家去。

到家把烟给了父亲,父母见了我都很高兴。

在家呆了一个小时,吃了一顿饭,就该回连队了。

临出门,母亲问我:“你还有钱吗?”

“还有八分钱。”

然后,母亲给了我五元钱。

有了这五元钱,我就算是“有钱人”了!

(本文图片由韩苏华提供,特此致谢!)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肖申克的自媒体!欢迎在文章下方评论区留言、评论,跟大家分享您的故事和感受。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