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午夜巴黎》:时空穿越下的双线叙事 现实与理想的永恒冲突

《午夜巴黎》:时空穿越下的双线叙事 现实与理想的永恒冲突

时间:2020-09-24 05:46:37

相关推荐

《午夜巴黎》:时空穿越下的双线叙事 现实与理想的永恒冲突

有这么一个特立独行的文艺怪老头,他身兼导演、编剧、制片、演员、作家多职,以电影和文字为载体、用尖酸刻薄而又一针见血的语言发表自己对政治、哲学、文学、艺术的各种见解,成为无数爱好文艺的青年们的拥趸,这个老头就是伍迪·艾伦。

通过清新的摄影、迷人的爵士乐、有趣的对白,营造出浪漫的情调和文艺的氛围,让伍迪·艾伦的电影具有了外在美感;对爱情、人性、社会、文化的深刻独到的见解又为他的电影注入了灵魂。外在美感和深刻灵魂的融合让他的电影独具一格、极具辨识度,也为他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等无数大奖。

《午夜巴黎》便是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的一部作品,作品讲述小有名气的好莱坞电影编剧吉尔从现代巴黎穿越到20世纪初,结识了海明威、菲茨杰拉德、达利等文学和艺术巨匠,并与毕加索的情妇陷入爱河的故事。

下文从“穿越时空”变幻下的双线叙事及其效果、对黄金时代理解的差异性及其原因、不同选择所体现的不同人生态度及理想,这三个方面对电影展开讨论。

一.“穿越时空”变幻下的双线叙事,展现理想与现实的分裂和冲突

作为最佳原创剧本,《午夜巴黎》的故事设计独具匠心。吉尔是一个彻底的理想主义者,他浪漫而怀旧,理想生活是“沿着左岸,拿着法式长棍面包悠闲地散步,去花神咖啡馆随手写写我的书。”。女友及家人却只沉浸于逛街、购物和度假,是典型的物质主义者。一个深夜,随着午夜钟声响起,一部老爷车停在了迷路的吉尔面前,他坐上这部车穿越时空来到了他认为最伟大最美好的时代——被称为“爵士时代”的20世纪初,从而结识了海明威等诸多文学偶像。

1.“穿越时空”的双线叙事设计:矛盾冲突通过双线穿梭而引发

电影利用了“穿越时空”的创意、采用双线叙事手法进行故事讲述。以吉尔在现实世界逐渐认识到自己与女友精神追求的差异为主线、以他在“爵士时代”的奇妙经历为副线,从两个叙事层次进行故事讲述。巧妙的是,因为吉尔能够在现实世界和“爵士时代”自由穿梭,所以这两条叙事线中的故事虽然发生在不同时空,但却在同一时间线上,通过时空交错变幻让观众产生奇妙的观影感受。

罗伯特·麦基在《故事》中提到:故事进展通过在故事中押上台面的各种价值的正面负荷和负面负荷的动态移动而构建起来。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不断增强的矛盾冲突推动故事不断往前发展。

一般而言,故事的矛盾冲突都发生在同一条故事线上。《午夜巴黎》的巧妙之处正在于,吉尔的矛盾冲突是由他在两条故事线穿梭引发的,双线有非常明确的因果逻辑。吉尔每在两个时代间穿梭一次,“在现实世界充满迷茫和不满”和“在爵士时代充满归属感及价值感”之间的冲突就增强一次。由此导致他与女友一家越来越格格不入,他逐渐拒绝加入他们的家庭活动直至最后与女友分手。

2.穿越时空变幻下双线叙事的展现效果:化抽象为具象

影片巧妙地用现实世界和“爵士时代”指代吉尔的现实和理想,通过“穿越时空”的创意设计让梦想和当下连结。吉尔在现实世界的苦闷彷徨和他在“爵士时代”的自在欢快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理想”作为一个抽象概念,在电影中难以直接呈现,一般是通过人物角色的语言、行动等角度侧面描画“理想”的轮廓。伍迪·艾伦再次展现了他极具创造力的一面,利用极为聪明且高明的故事设计,将吉尔抽象的理想以“爵士时代”的形式进行具象化,进而将吉尔“逃避现实”与“追求理想”的内心冲突直接呈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直接走进吉尔的内心世界,参观他的精神家园、参与他的文学梦想,故而“吉尔现实和理想的分裂与冲突”对于观众就有了更强烈的冲击力。

二.不同时代人眼中的不同黄金时代,表明旧时代是人们心中的乌托邦

伴随着迷人的爵士乐,电影开篇就用复古而又温暖的色调呈现了一个非常浪漫美丽的巴黎:安静的塞纳河、圆顶大教堂、露天咖啡座、墙上爬满绿色植物的古朴房子、夜幕下流光溢彩的街道。这是一个充满艺术气息和文化底蕴的绝美城市,也是吉尔理想中的定居城市。而他最为向往的巴黎,处在20世纪初的“爵士时代”,那是他心目中的“黄金时代”。

1.男主和女主眼中不同的黄金时代——“爵士时代”和“美丽时代”

吉尔在“爵士时代”遇到了被称为“迷惘的一代”的作家海明威、菲茨杰拉德。他们在舞会纵情欢乐,在酒馆高谈阔论,在年轻一代艺术家们的聚集地——小说家格特鲁德·斯坦因家里交流文学和艺术的见解。

海明威有一本散文集叫《流动的盛宴》,描写他在巴黎的写作、生活,以及与其他作家、艺术家们的交往。每每看他描述自己在塞纳河岸漫步、在咖啡馆写作、与艺术家朋友们讨论作品,我就无限向往那种诗意而又充满激情的生活。

所以在电影中看到《流动的盛宴》里描述的充满浪漫艺术气息的生活真实地再现,且电影里活跃的全是海明威那本回忆录中的人物,就有种心领神会的亲切和愉快,甚至有遇到老朋友的兴奋之感。我充分相信《流动的盛宴》给了伍迪·艾伦拍摄《午夜巴黎》的灵感,并且“爵士时代”不仅是吉尔,也一定是伍迪艾伦心目中的黄金时代。

也正是在“爵士时代”,吉尔邂逅了毕加索的情妇阿德瑞娜,并被她的可爱迷人打动,陷入了爱河。不同于吉尔,阿德瑞娜心中的黄金时代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丽时代”。后来,她和吉尔穿越到了“美丽时代”,与高更和德加同桌共饮,高更却认为“美丽时代”的人们空洞、缺乏想象力,真正的“黄金时代”应该是文艺复兴时期。

2.不同时代的人心中有不同黄金时代:旧时代是心中的乌托邦

在电影中伍迪·艾伦借角色之口提出了“黄金时代”理论:即认为别的时代比现在生活的时代更好,是那些无法应对当前生活的人所产生的浪漫主义缺陷。

至此,吉尔终于相信了“黄金时代”理论。吉尔、阿德瑞娜甚至高更各有心目中的黄金时代,理由不一而足,然而追根究底,原因却在于他们无法应对现实生活。吉尔与女友貌合神离,对于即将到来的婚姻充满恐惧、对于自己作为小说家的未来感到彷徨;阿德瑞娜流连于各个艺术家身边却无法找到真爱、她的服装设计梦想难以得到实现。他们都对现实束手无策、想要逃避现实,黄金时代只是他们幻想中的避难所。

另一方面,从吉尔到阿德瑞娜再到高更,他们心中的黄金时代都是自己所处时代之前的旧时代,这其实反映了人们的“怀旧”心态。吉尔喜欢旧物品,他小说的主人公就是怀旧商店的店主;阿德瑞娜觉得自己的时代瞬息万变、世事喧嚣复杂。旧时代在他们眼中更为单纯、自然、缓慢而美好。正如对于大部分人,童年永远是最为美好的,当

我们在生活中受挫时,总是想要回到如母亲怀抱般温暖的童年时光。当吉尔他们想要逃避现实的时候,旧时代也就成为了他们心中的乌托邦。

三、活在当下还是投身黄金时代,不同的选择体现不同的人生态度及理想

1.活在当下还是投身黄金时代

一旦认识到问题的症结在于逃避现实之后,吉尔继而认识到:到了所谓的黄金时代,人们又会开始想象另外一个更为美好的黄金时代。他终于明白:生活本来就是不尽如人意的,要写出有价值的作品,必须摆脱幻想,而认为过去比现在幸福就是一种幻想。

于是吉尔决定回到现实活在当下。他回到,与女友分手,决定留在巴黎写作为生。当午夜钟声再次响起,吉尔不再去老地方等待老爷车,而是选择与古董店的女孩在巴黎夜雨中漫步。

而阿德瑞娜却毅然决定选择留在她心中的黄金时代——“美丽时代”,与她所倾慕的高更、德加等艺术家们在一起,并实现她服装设计的梦想。

2.不同的选择体现了不同的人生态度,折射导演的人生理想

吉尔跟阿德瑞娜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正体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态度:

吉尔:代表理性,他认清现实的不完美,决心克服内心的怯懦不再逃避,勇敢面对现实,积极与现实抗争。阿德瑞娜:代表感性,她跟随内心感受,认为在“美丽时代”受到印象派艺术家们的重视、能够寻回自我,于是决定遵从内心。这两种选择其实无所谓好坏,生活是多元而充满不确定性的,人生并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直面现实是为积极、遵从内心又何尝不勇敢?伍迪·艾伦的高明之处正在于让两个角色作出了不同的人生选择,让电影避免流于说教,也为故事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

而另一方面,伍迪·艾伦对吉尔和阿德瑞娜不同人生选择的包容,或许也折射出他矛盾而纠结的人生理想:理性上明白要直面人生,将当下活成黄金时代;然而在情感深处,海明威《流动的盛宴》中那个流光溢彩、巨匠云集的旧时光实在太令人沉醉。伍迪·艾伦让影片中最美好的角色阿德瑞娜去追寻自己的黄金时代,这其实也代表了伍迪·艾伦自己的理想。

写在最后

《午夜巴黎》通过穿越时空的巧妙设计,展现了现实与理想永恒的冲突,以及伍迪·艾伦对这种冲突的解决方式的思考。事实上,即便单纯为了欣赏巴黎的温柔、浪漫、绝美,这部电影也极为值得观赏,更遑论还有迷人的爵士乐。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