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当小米和极米在智能投影“搞事情”时 微鲸有话要说?

当小米和极米在智能投影“搞事情”时 微鲸有话要说?

时间:2021-09-20 07:46:02

相关推荐

当小米和极米在智能投影“搞事情”时 微鲸有话要说?

7月,北京迎来一轮异常炎热的天气,但同时在6月底~7月初这个周期节点里,智能投影领域也迎来一股大热流。先是小米推出所谓史上最贵的产品秘籍激光电视,再接着另外一个“米”字号极米在商务投影市场搅局拿出一款号称“纯商务智能微投”W100。一时间两“米”接连在智能投影市场发招,为投影行业注入了新的元素同时,也带来更多的“话题”。

微鲸欢迎“两家米字号”在智能投影领域搞事情

对此,在微鲸火力全开玩乐会北京站上,微鲸副总裁暨微鲸投影出品人张桂东认为,对于小米和极米两个品牌接连发招智能投影市场,这其实是“智能投影游戏开始”的标志---只有一个欣欣向荣的行业,才能不断吸引新品牌的加盟、才能不断让老品牌创造出崭新业态的产品。不过,这些创新也会让市场变得复杂化,行业竞争和消费选择则会再一次站在质变的原点之上。

张桂东告诉视听圈,对于小米入局激光电视这个圈,微鲸是持欢迎态度。毕竟小米作为热度极高的互联网品牌,在对于智能投影和激光电视的概念上会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小米的“助力”,几乎是在帮整个行业做“价值宣传”和“市场教育”。

但是在产品品质特性上,小米旗下这款米家激光电视有点对不起“极致、发烧”的精神。从米家这款新品的本质看,具有更多的ODM印记,基本上没有拿出小米独到的科技。业内很多人已经再说小米看似“9999元低价位”的激光电视,不过是一个低亮度、0.47光阀芯片的“微型智能投影”,套用一款微投芯片模组却号称“激光电视”,这确实有点令人失望。

而同样具有互联网电视基因的微鲸,也做“投影”不久,但每款产品都有或大或小的亮点。例如微鲸魔方是业界首个“1秒自动对焦”的智能投影产品,把“移动便携”做到极致突破,其独特的平行四边形外观也代表微型智能投影品类首次获得iF设计大奖,微鲸F1看似外表朴实,却藏着业界最高的亮度水平,品质工艺方面也毫不含糊。这种差异体现,是不同的“产业链”能力。

小米布局激光电视的此举,张桂东指出了一个很多人忽视的问题:“小米激光电视的真正品牌挂名不是‘小米’,而是‘米家’。” 对于资深米粉,都应该清楚这意味着什么?即小米激光电视更多的是小米生态的扩张(就像加盟店),而不是小米自主的产品线创新(就像直营店)。其中差异,透露出浓浓的试水味道。

不过,微鲸方面依然对小米的尝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张桂东认为,小米带来的粉丝能量和市场教育意义是空前的。同时,将激光电视上的一些技术,例如超短焦和微投技术整合也是一个不错的创新点。

在谈到求新和求变时,另外一个米字号“极米”也在搞事情,最近搬出一款八爪鱼形状像一个风车造型商务微投W100,很多人还调侃W100套用了微鲸K1的平行四边形造型。该产品更是拥有很多传统投影没有的东西,包括整合intel的CPU、windows10操作系统、整合会议麦克风等,可以看出来极米对商务投影的理解已经有一定水平。对此,张桂东指出,微投应用于商务并非“新现象”,微鲸的首款投影K1的“1秒自动对焦” (移动画面快速自动变清晰)就是针对“高效办公、移动商务和推销商务的应用场景”,但是,极米将家用和商用做严格的定义,还推出子品牌,却是一个比较新的思路。

“微投也好、激光电视也好,都处在一个高速创新的时期之内——新事情、新产品不断涌现,才是这一时期的常态”。微鲸F1作为最高亮的微投产品,放在都还不敢想象;放在也没人感说能有现在的售价和成本竞争能力。这就是技术创新、行业进步的标志。所以,张桂东觉得,投影这个行业,正处在一个“争变”的时代。即大家都努力实现变革,谁占据了新的技术、产品形态制高点,谁就离胜利更近一些。在这样的时代使命下,行业先入后入、母品牌实力大小,并不是关键竞争因素。最核心的是要能把握住产业潮流、市场需求,做出最好的创新。

微鲸在智能投影如何做

投影,包括智能微投和激光电视正在被更多的巨头所看好,其中不乏多一半的圈外人。但是,投影行业却还没有产生真正现象级的发展,这背后一定有一些隐秘的规律。张桂东指出,突破投影发展的既有现象,需要至少推翻三座大山。

首先是,思想上传统投影圈呈现高度的保守主义。即利润之上、圈子内互相提携,且防范外来竞争。或者说,投影板块的传统有点像“自留地”,不是强调充分创新和自由竞争,而是讲究耦合和默契,借此形成某种自我利益保护。这种方式,当然是不利于市场发展。

其次,行为规则上,投影行业的历史比较悠久,形成了一套从供应链、品牌到渠道,环环紧扣的利益链条。而任何革新,必然就会动摇既得利益的组织与分配结构。这使得,很多新的概念推行并不容易,因为层层阻挠是难以避免的。久而久之,惰性增长、变革之心荒废,遇难而退、自保为上成为行业规则。

第三,技术路线上,投影行业更是讲究“不要重新分蛋糕”。或者说,传统投影圈不是去主动拥抱技术创新,而是倾向于维持既有的技术格局,避免打破既有的利益分配逻辑。这样就导致了过去很长时间,投影这块“屏”的应用形态与技术方向异常沉闷。

如果投影行业要发生现象级的突破,关键点必须落在“通过创新、颠覆现有行业格局上”。这里的创新,不仅包括技术上的、产品形态上的,也包括产业规则和市场格局上的创新。

微鲸的理想首先就是拉着“微鲸一代”的年轻人、中国最具活力的群体,去创造一个不同的世界。这个世界应该是舒适和智能化的,创造More Fun。不管微鲸电视还是VR,以及今天重点谈的投影,都是这样一个概念。

那么如何实现这种舒适的智能化体验呢?微鲸市场总监张颖也认为,跳得出传统投影的桎梏,才能有新的未来。而新的未来,必须是整合“全新的生活体验”。后者就是微鲸的生态圈和微鲸内容生态模式:基层与腾讯,阿里,芒果等内容大平台合作,引入顶级IP;中间层是CMC的兄弟公司主力,灿星/东方梦工厂/正午阳光;顶层是微鲸出品的设计、独家内容,打造个性和差异……用一层一层如同饮用鸡尾酒般的体验,将业内最好最全的内容让用户以相对最低的成本得到最好的在线观看体验,然后把它们集成在一个精致的硬件之中。“这是一个开放的世界观,区别于传统投影的圈子文化;这是一个自由思想下的产物,区别于传统投影的保守主义”。开放和自由,这才是属于年轻一代的微鲸投影。

传统投影行业,靠一些参数、价格就能左右消费市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消费者对什么样的产品好用,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有了真正理解。这就是“互联网世界”带给投影行业的巨大机遇。

对此,微鲸的策略是,一定是和消费者的利益捆绑,向消费者透明化,不断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改善生活,改善体验。这才是行业发展康庄大道的唯一正确打开方式。

精品化智能投影背后是对用户的琢磨

微鲸投影首席工业设计师沈于睿认为,“未来的生活不是单纯科技化——科技作为物质形态的意义,必须与体验的个体差异性结合,即需求自身会变得高度艺术化。结合数字和信息在体验过程中的主体性,一个依赖创意和创造崭新的‘屏’时代已经到来”。

目前显示领域自身正处于多元化、融合化、协同化交融的时代。这样的时代,消费者会重新审视科技的定位,并将艺术差异、文化体验作为崭新的标杆。所以,微鲸确立了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三条线索:硬技术的进步、软创意的升华、内容和多元多“屏”价值的整合。这是微鲸投影的大战略逻辑-走精品化之路。

在当下这个时代,让消费者充分认可的精品并不容易。在产品打造上,除了上面提到的微鲸“鸡尾酒”逻辑下的产业链整合,更包括微鲸自己对产品的理解与打磨。

“精品,需要你首先把产品的需求理解透彻,然后实现它”。例如,微鲸K1,为什么要有45mm的8w功率双喇叭设计,支持杜比音效DTS解码,要Hi-Fi级的音效?因为,微鲸发现,年轻人的娱乐,不仅是画面,也包括声音,而且很多时候声音还是单独的需求。而,K1的目标是极致化的便携体验,那么就必须具有蓝牙WiFi音响——这从微投角度看,或许是增加成本、增加功能这么简单;但是从用户角度看,却是节省了另一个设备,做到了真正的“便捷体验”与“极致效果”。

智能投影也可以是一件随身的生活艺术品

当然,创新也必须有边界。比如这次极米的“八爪鱼”,这有些太夸张。微鲸产品初始设计的时候,也有人提出用“异化的造型”一鸣惊人。但是,后来的讨论,大家觉得“过度设计”,有违“精品”的“体验为王、用户至上”的精神——出了风头、增加了成本,却由于怪异造型牺牲了体验感,这是舍本求末。

“每一个设计都要精致、极品,同时必须实用”。这是微鲸的产品情怀:所以有了K1的居中镜头(业界独创)——因为,大多数高档私家影院投影机都是这么设计的,这种设计最有利于画面和机身位置的摆对、调教习惯;也有了不计成本的1秒自动对焦,保障产品即便被移动也能迅速恢复清晰画面;更有了F1的性价比高亮,这主要针对于“微鲸一代”150英寸级别大屏的体验需求……

“设计创新要在‘点儿‘上,那才是真正禁得住消费者检验的’品牌故事‘。”沈于睿非常反对“为设计而设计、为差异而差异,甚至不顾应用体验和需求本质而本末倒置”。这就是让用户决定什么是“精品”的思维:所有的设计和制造,除了正向的产业链流程外,更要禁得住从用户端开始的“需求逆推”分解过程。然后,才是微鲸推出的产品。

张桂东指出,无论是微投、激光电视这块产业,还是整个“屏”市场,都在面临一个巨大的时代命题:即整合与细分——一内容和体验为中心,多种屏幕的价值交织起来,构成一个统一的显示市场。而微鲸破局的关键就是坚持走差异化之路,要根据应用场景做针对性的创新,充分吸收互联网、智能化等方面的积极因素,创新自己。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