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有时候 傻一点反而更好 老实人吃点亏没什么 吃亏是福|论语之重新解释

有时候 傻一点反而更好 老实人吃点亏没什么 吃亏是福|论语之重新解释

时间:2020-02-22 20:14:56

相关推荐

有时候 傻一点反而更好 老实人吃点亏没什么 吃亏是福|论语之重新解释

9.29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笔者注】本章讲的是三类正面人物的优点。智、仁、勇是儒家倡导、推崇的三种正面价值。能够做到这三点的人分别称为智者、仁者、勇者。至于智者是不是不惑,仁者是不是不忧,勇者是不是不惧,则另当别论。

智者不惑,李泽厚先生译为“聪明的人不疑惑”。我们仔细想一想,聪明的人不疑惑,可能吗?聪明的人就没有疑惑了?以世界之大,聪明的人怎么可能没有疑惑?一般人有一般人的疑惑,聪明人有聪明人的疑惑,只不过疑惑的地方不同而已。现举一例;道光皇帝的“节俭”,在历代帝王中算是空前绝后的。“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在道光年间,满朝大臣都学皇帝的样,个个穿着破旧袍褂上朝,内廷嫔妃们忍痛终年不添置新衣。道光之前的皇帝节俭吗?道光之后的皇帝节俭吗?道光时的大臣们真的节俭吗?道光皇帝如此节俭,清朝却是从道光时期开始衰落的。中英南京条约就是道光时期签订的。李先生译为“聪明的人不疑惑”,在这件事面前,聪明的人疑惑不疑惑呢?所以,笔者认为李先生这样的翻译需要斟酌。

放下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思考:做一个智者,好不好?就纯知识的角度而言,做一个有知识的人当然好。但有知识不一定很精明,不一定很聪明。有时候,傻一点,反而更好。老实人吃点亏没什么,吃亏是福。如果过于精明、过于聪明,虽然不会上当受骗,但却会缺失爱心、缺失人性美。无论什么事,你一眼就看穿了表象,看到了隐藏在内部的东西,反而没意思了。聪明给自己带来的不是过程的享受,而是看穿人性真伪之后的痛苦。世界需要聪明人,但并不需要人人都那么聪明。因此,笔者认为,智者不惑译为“聪明人不易被假象迷惑”好像更为合适。

仁者不忧,李泽厚先生译为“仁爱的人不忧愁”,杨伯峻先生译为“仁德的人永远乐观”。不忧,是乐观吗?按照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意思,不忧就是乐观,就是快乐。但是,仁爱的人就不忧愁吗?仁者的主要特点是心中有爱,有对他人的爱。天下百姓的疾苦装在他心里,国家社稷的安危印在他脑海。忧国忧民是仁者的常态。说仁者没有忧愁,对吗?肯定不对。所以,不能这样翻译。笔者认为,译为“有爱心的人不担忧、不忧虑自己的荣辱得失”较为恰当。

进一步说,做一个仁者,好不好?好!铁肩担道义。能够做一个心中有大爱的人,能够帮助更多的人,是人生的一大幸事。仁者越多越好。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一个仁者,尤其是做一个大的仁者。仁者不是心中有大爱就可以做成的。心中有大爱只是最基本的条件。做仁者,至少还需要物质条件,需要个人能力,还有一条,就是自己要快乐。如果做仁者使自己不快乐,就说明这个事不适合自己,就不得不放下。当然,如果做不成大的仁者,做一个小的仁者也挺好。忧国忧民的事太大,一般人做不到,但关爱别人,在别人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总是可以做到的。

勇者不惧,李泽厚先生译为“勇敢的人不畏惧”。正面说,没问题,细细读来,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人要有所畏。如果什么都不怕,也不见得是好事。因为勇敢可以用来做好事,也可以用来做坏事。关键在人的思想。做一个勇敢的人,做一个为了正义事业而勇敢无畏的人,值得鼓励,值得肯定。如果不管遇到什么事,都无所畏惧,反而不好。所以,本句译为“勇敢的人不畏惧邪恶势力”更好。

【笔者译】孔子说:“聪明的人不易被假象迷惑;心中有爱的人不担忧自己的荣辱得失;勇敢的人不畏惧邪恶势力。”

附:【李泽厚译】孔子说:“聪明的人不疑惑,仁爱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不畏惧。”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