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现在书法家的毛病在哪?古代书家临摹《兰亭叙》都能成传世名作

现在书法家的毛病在哪?古代书家临摹《兰亭叙》都能成传世名作

时间:2020-08-13 17:30:41

相关推荐

现在书法家的毛病在哪?古代书家临摹《兰亭叙》都能成传世名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陈洪标写字说画」

书法史上,因为临摹前人作品而成为传世名作的,有很多,比如我们现在看到的“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叙》就是临摹的。

《兰亭叙》亦称《兰亭序》,因在王羲之死后的270年间珍藏于民间,唐太宗设法从民间获取,令内府供奉挧书人冯承素临摹,唐太宗死后将真迹殉葬昭陵,就此消失。

传世至今的《兰亭叙》就是各种临摹本、拓本和摹刻本。

为什么不是创作的书法作品,凭临摹也能成为传世名作?

我认为有三个方面共性:

一是临摹与创作融为一体。首先从摹到临,到临创,再到创作,这是书法渐进的过程。这很好理解,历代书法家除了老师的手授和口传,就是靠自己的临摹名家碑帖。创作就是在临摹的基础上自然形成的,两者融为一体,到了这个层次你很难分辨是临是创,最易识别的就是形的不同,而实质的用笔、笔法等可能就是传承了临本。

其次,历代书法家成名后,照样坚持临摹,从来不会因为要创作一套自己风格的作品,而放弃临摹,因为临摹和创作并不矛盾,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为一体。

二是临摹者本来就是书法大家,都有各自的拿手绝活。

比如冯承素,本来就是唐代书法家,内府供奉挧书人,就是专门临摹写字的技术人员,是弘文馆当直。

他的临摹用的就是平时最拿手的活双钩填廓法,这样可以做到最接近于王书原迹。而与冯承素临摹本一起传世的,还有虞世南和褚遂良的临本。

同样这二位都是初唐大书法家,其中虞世南还是唐太宗时期文学馆的“十八学士”之一,二人皆熟稔王书笔法,所临亦各有真迹的艺术特色,既表现了两位杰出书法艺术家的深厚艺术功底,也为后人树立了临写《兰亭叙》的典范,同样为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三、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就是熟悉真迹。

这一点很好理解。没有原稿真迹,无论临摹,还是摹刻,都无从入手。

包括《兰亭叙》历代摹刻本中最为著名的两个,定武本和神龙半印本。

后有元代赵孟、明代董其昌临《兰亭叙》,尽管都是书法大家所临,因为看不到真迹,只能在唐人所临摹的版本上临摹,故无法比冯、虞、褚相媲美。

[元赵孟临《兰亭叙》]

以上三点是历代书法家从临摹成为传世名作的共性,对于当今书法家来说,只能望其项背。

在这种现实面前,最要命的是有些书法家一身臭毛病,就是古代名家名帖还没有临摹几本,就担心自己出不了帖,就嚷嚷着要创新,要搞自己的风格。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你都没进帖,一直在帖外徘徊,竟然担心出不了帖,有什么好担心的!

而所谓的创新,所谓自己的风格,其实就是空中楼阁,没有扎实的传承的根基。

【下图为本号作者陈洪标习作,楷书《兰亭叙》】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陈洪标写字说画」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