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东北过端午节不仅吃粽子 还有这7种习俗 全是记忆中童年的味道

东北过端午节不仅吃粽子 还有这7种习俗 全是记忆中童年的味道

时间:2023-02-09 21:24:18

相关推荐

东北过端午节不仅吃粽子 还有这7种习俗 全是记忆中童年的味道

大家好,我是今天菜不咸,我们一直在研究美食的路上!

粽子,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尤其对我们盛产糯米的东北老家,就再熟悉不过了。糯米在我们那,也叫粘大米(粘稻子),吃粘米的次数比较多,像粘米饭、蒸粘糕、豆面卷子都是我们最爱的吃食。当大黄米渐渐退出我们老家的舞台,粘米就成了东北粘豆包的主要食材。所以吃粘糯的食品对东北人来说,也是有着悠久的的历史,粘米也一度在东北饮食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而粽子是糯米的另一种展现形式。

东北人过端午节有很多有趣的习俗,除了大家都知道的吃粽子外,还要吃煮鸡蛋、挂纸葫芦、系五彩绳、吃打糕、踏青、采艾蒿等活动。

东北端午节的习俗

1、吃粽子

端午节吃的习俗中,排在首位的便是粽子。南甜北咸说的是南北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但是在粽子这种食物上,南北方粽子口味却正好相反,北方以甜粽为主,南方却是咸粽唱主角,虽然南北方吃粽子的口味不同,可表达的内容却是相同的,吃粽子除了古代的祭祀和纪念意义外,现如今已变成了南北方口味的PK,成为一种传统的美食佳品。

大黄米小枣粽子是东北特有的一种粽子,软糯香甜,现在已经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现在的粽子主料都为糯米,但糯米不太好消化,一次不宜食用过多,东北吃粽子或者糯米时,一是蘸白糖食用,一是必须得有咸菜丝跟着,不管是粽子还是粘豆包,一碟白糖,一碟咸菜,方便下咽的同时,也是帮助我们更好的消化它。

曾经有句调侃的话:等我有钱了,愿意蘸白糖蘸白糖,愿意蘸红糖蘸红糖,豆浆来两碗,喝一碗,倒一碗!最后变成了一个民间有趣的谈资罢了。其实最讲究的莫过于有一碗自己熬煮的糖稀(类似红糖的糖浆),即甜菜疙瘩在大铁锅里煨熟之后的滤取液,是农村自制糖浆的土办法,如果有这一碗糖稀,再来上几个粽子,吃一个白水煮鸡蛋,东北话叫:老香了!

2、吃煮鸡蛋

除了吃粽子之外,还要吃煮鸡蛋。早期吃的大都是白水煮鸡蛋,鹅蛋、鸭蛋也可,后来才有了带咸淡滋味的茶叶蛋,改变了单一的白水煮蛋的历史。端午节吃煮鸡蛋一直是保留下来的习俗,就像吃粽子一样,必须要配上几个煮鸡蛋,才是过端午该有的样子。关于端午节吃蛋的说法,就是为了躲避重午的瘟疫,让瘟疫“滚蛋”的意思。

在这个夏至后的节日里,阳气高涨至正端,阴气初始,阳气隆盛,天地气交,对东北人来说补充蛋白质就是最当务的要事了,而鸡蛋鸭蛋等就是最好的蛋白质来源,所以在东北地区,每到端午节,人们都会煮鸡蛋吃,以避邪驱疫。

端午这一天,老人还会将煮熟的鸡蛋放在儿童的肚皮上来回滚动,然后剥皮让儿童吃下,据说这样做可免去儿童的肚子疼,大多是民间的一种说法,讨个吉利罢了。

3、挂小葫芦

到了五月节前后,卖小纸葫芦的小贩开始走街串巷大声吆喝叫卖,拿上两个鸡蛋就可以换上几个纸糊的小葫芦,儿时的我们就会提着小葫芦四处乱跑,大多数时候纸葫芦是被高高挂起来的,一串串五彩缤纷的映衬在老房子屋檐下,煞是好看。大多数农村家庭也会自己动手,用红纸叠上几个纸葫芦挂起来,两头尖尖的像小鸟头一样高昂着,对儿时的我们来说,看到纸葫芦就知道有鸡蛋吃了

早晨,在自家的门楣上挂上纸做的小葫芦,象征家族人丁兴旺,葫芦也有福禄的寓意,一是喜庆,二是寓意吉祥如意。另外,家里还可以挂上用五彩线和布条做的辣椒、簸箕、扫帚等,这些东西都是寓意美好,赶走五毒,扫除瘟疫的意思。

4、系五彩绳

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小时候通常都是女孩子在手脖子或脚脖上系上红线,从手到脚系上五彩线,寓意截住疾病的源头,把不好的东西都阻挡在身体外面。旧时候,胳膊或脚脖如果出现红线状的痕迹,就是生病的征兆,需要挑破或者用红线截住,防止扩散。所以在手脖子或脚脖系上红线,也有此意。

5、去踏青

在黑龙江地区过端午节,一般都是清早要出门去郊外,野地或公园等地方散步,叫做“踏青”。折一些树枝或买些艾草回来,系上各种颜色的葫芦挂在门沿和窗户上。

踏青的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李淖在《秦中岁时记》中曾有记载:“上巳(农历三月初三),赐宴曲江,都人于江头禊饮,践踏青草,谓之踏青履。”

踏青都是凌晨四点来钟,几个伙伴约好,或爬山或去河边踏青,一边欣赏春天景色的同时,一边嬉笑玩耍。

6、插艾蒿

相传西周时每逢五月初五,人们便在门户上插挂艾叶(也称艾蒿)和菖蒲,意为攘毒气、避邪气。此习俗历代相传,至今东北黑龙江地区的人们仍沿用这一习俗。

到了五月节的头天晚上,住在河边、江边的人们会夜不归宿,抢早图吉利。早早地起来去采艾蒿,等到清晨,江边的人们陆陆续续地多了起来,手里大都拿着一把把鲜绿的艾蒿,或者扎着花环套在头上,互相打着招呼,仿佛一身的晦气都被驱走了一样,精神抖擞。踏青采艾蒿是东北地区比较看重的一种习俗,艾蒿采回来以后都会插在大门口,房门上,用来辟邪驱灾。

7、冰水洗脸(用河水洗脸)

东北温差较大,到了端午前后,绿草上面开始有露水。到了端午的凌晨,男男女女大多早起,也有很多年轻人选择江边搭帐篷露宿,早起结伴去山上、河边、江边,踏青趟露水,用河水洗脸,拔艾蒿,俗谓免灾祛病。东北地区的端午节,河水清澈但是透骨凉,用河水或江水洗脸,也就是冰水洗脸,立马精神百倍,也是去百病的意思,据说可以去病消灾。

8、吃打糕

吃打糕的习俗多见于东北延吉地区,或者朝鲜族人比较多的地方,在五月节这一天,将蒸熟的糯米放入石臼子里用木杵子捣碎,做成打糕食用。

在端午节期间,东北人也会包粽子来应应景儿。那会农村的粽子叶并不常见,常常被玉米皮所代替,少了粽子叶的清香,但是一样好吃,对于我们来说依然乐此不疲。

长大离乡后,才接触到正儿八经的粽子,也知道了粽子不是只有大枣一种馅料,还有豆沙、蛋黄、肉馅的粽子,原来粽子还有这么多花样和味道,尤其到了南方城市,粽子包得非常小巧,不像北方的粽子那么粗犷。东北过端午节不仅吃粽子,还有以上这几种习俗,现在想起来全是记忆中童年的味道,满满的回忆。

端午除了纪念屈原以外,已经变成了一个美食意味浓厚的节日,各种美味佳肴轮番登场,以粽子为代表的主食会隆重登上饭桌,被赋予各种美好的寓意。当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甜咸粽子,喝着雄黄酒,就着咸菜丝,一边用粽子蘸着白糖,论着家长里短,议着庄稼长势,抑或回忆着蹉跎岁月,品味着幸福生活。端午已经成为民间最有代表性的节日,五月节!

感谢阅读,我是今天菜不咸,超级喜爱美食的餐饮人,喜欢美食的朋友可以加我,想了解更多做菜小技巧和餐饮行业知识可留言交流,有不同的建议或做法也可以评论区留言探讨,互相学习,再次感谢阅读!【原创内容 抄袭必究】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