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我们的节日清明》战地黄花 今日17点20分央视综合频道首播

《我们的节日清明》战地黄花 今日17点20分央视综合频道首播

时间:2022-11-19 17:35:48

相关推荐

《我们的节日清明》战地黄花 今日17点20分央视综合频道首播

《我们的节日清明》战地黄花 今日17点20分央视综合频道首播

“清明”,中国唯一一个以“二十四节气”命名的传统节日。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恰逢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在这个铭记和追思的节日里,人们不会忘记,在人民军队90年的风雨征程中,那些长眠于地下的先烈。

自1927年南昌起义的那声枪响开始,他们以革命者的坚定信念,抗争者的不屈勇气,强国者的不息梦想,不断诠释和充实着八一精神;他们用鲜血和信仰、牺牲和奉献铺就国家与民族的复兴之路

缅怀先烈,继往开来。在的清明到来之际,让我们回望这近百年的民族共同记忆,在祖国各地重访那些动人心魄的历史片段;以影像的方式,追寻历史深处的隐秘情感,致敬英雄和他们所处的荣耀年代。

他们不息的信念,早已融入我们民族的魂魄,在这春和景明的日子里,化身至为芬芳的战地黄花。

故事一: 魂牵三河坝

1927年南昌起义后,起义军在三河坝浴血奋战,一大批年轻将士用生命守护着革命的火种,这是人民军队历史开端中最为壮烈的篇章。

烈士孙树成团长的女儿,穷尽一生找寻父亲的消息,终于在三河坝得到答案,并在临终前坚持将自己葬在三河坝烈士纪念碑脚底。如今,孙团长的孙辈前来缅怀英烈,纪念先人。

故事二: 生生不熄的革命火种

湘南起义第一枪打响之后,湘南许多地方纷纷响应起义,夏明震任主席的郴县苏维埃政府就在其中,起义不久,夏明震在湘南暴动中牺牲,年仅21岁。

他的牺牲改变了一个家族三代的人生命运,他的妻子也是一名革命战士,去世后,后人将她的骨灰放在了井冈山小井红军医院的后山坡上,与在井冈山牺牲的四万八千多人长眠。今年清明,孙子石草龙90年后才第一次为爷爷夏明震扫墓。

故事三:班佑河畔的曙光

范晓光是开国上将王平的儿子。王平长征中任红一方面军红三军团十一团政委,在他的回忆录中记载最艰辛的就是过草地时班佑河畔的700勇士。

范晓光怀揣父亲回忆录,和妻子沿着父亲的足迹,重走长征路,在发现所有重要节点都有纪念碑,就是父亲最难忘的班佑河700烈士,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于是他决定建纪念碑,在他跟妻子的努力下,纪念碑于建成,今年清明,他第一次带上儿子儿媳来缅怀英烈。

故事四:血战磨河滩

“血战磨河滩钢铁连”方队是阅兵中众多方队的一支,熟悉的人都叫这支部队为老五团。1940年百团大战时,这支部队在磨河滩村与日军遭遇,经历了一场悲壮惨烈的战斗,最后仅17人生还。

清明将至,邓仕均的两个孩子,68岁的邓其平和妹妹邓菊平前往山西,来到这个叫做磨河滩的小村,走上纪念碑基座,敬上军礼,表达着他们对于父辈殊死战斗精神的崇高敬意。

故事五:抗联精神永传承

1931年,抗日战争爆发,94岁的李敏曾经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一员,79年来,她目睹了抗联的风雪征程,也经历了战友的牺牲和离别。

李敏凭借记忆从各处挖出来很多东北抗联的物件,并保存起来。,又是一年清明,李敏来到抗日名将赵尚志将军的塑像前,以一名东北抗联老兵的身份,向将军致以最深切的缅怀和敬意。

故事六: 两位百岁老人的心愿

1948年,淮海战役爆发,郑海庭和宫愚公所在的部队进行了顽强抗击,两位老人在出生入死下结下了坚实的革命友情,随着时间逝去,他们也越发怀念彼此以及在战争中牺牲的战友。

今天,他们都已是百岁老人,由于行动不便,所以只进行了远程视频通话。清明前夕,郑海庭的孩子郑闽江,宫愚公的孩子宫建华将代替两位老人来到徐州淮塔前,敬上军礼,缅怀烈士。

故事七 :黄继光的约定

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枪眼而壮烈牺牲。现今83岁的李继德是黄继光的战友,他目睹了黄继光的英雄事迹,也跟黄继光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

黄继光20岁就牺牲,并未留下孩子,母亲和弟弟也已经去世,弟媳袁惠清和侄儿黄拥军是黄继光最亲的家人。3月,临近清明,83岁的李继德不忘约定,从山东坐车来到四川,为战友扫墓,替战友祭扫先人。

故事八 :酒泉英雄冢

九号半不仅是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还是东风革命烈士陵园,近60年的历史中,700多位年轻的军人为了强国的梦想,在正值青春年华之时,长眠在这片土地上。

孙东宁的父亲孙继先,是其中一员,长眠于此。他是一位开国将军,也是酒泉基地的第一任司令员。每年清明,孙东宁都要来为父亲和这些烈士扫墓,祭奠他们。

专题请点击:/special/qingming//index.shtml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