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划龙舟 吃粽子 端午节杂谈!

划龙舟 吃粽子 端午节杂谈!

时间:2019-01-27 07:06:51

相关推荐

划龙舟 吃粽子 端午节杂谈!

端 午 节 杂 谈

--风行于上、俗成于下,千年流传

文:光明人家 -06-25

今日,适逢农历(阴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五之数为阳,五月属午,又名端午,月逢五,日又逢五,古时称为重五,与九月九日称重九的意思相同。是我国民间传统三大节日之一。

端午是传统防疫日

端者,首也,“端” 是开始的意思。《风土记》里说:“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每月有三个五日,头一个五日就是“端五”。农历的正月为寅月,按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顺序推算,第五个月正是“午月”。

古人常把“五日”写成“午日”,所以,“端五”可以写成“端午”。到了唐代,因为唐玄宗是八月五日出生,为避“五”字讳,由当时的宰相宋璟提议,将“端五”正式改为“端午”。

因为古时人们又常把“午时”当作“阳辰”,于是,端午又可称“端阳”。明人陈献章有端阳后一日,里人送角黍詩一首「荷叶童子问誰家,老妇簷前驻纺车,角黍喚回端午梦,还从艾琖得松花」。在这一天人们有吃粽子、挂艾草、划龙舟、点雄黄酒、拴五彩绳等习俗。

历史上,中国是个大一统国家,各地风俗自有异同,古语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但端午节是南北方均过。民间认为五月为毒月,特别是五月初五被视为“毒月毒日”,正是春夏之交五毒横行、疫病多发之时,所以,端午节的饮食有一定的“防疫祛病”原则,以扶助正气、提高免疫力为主。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许多说法,如起源于屈原,起源于伍子胥,起源于曹娥,起源于介子推。各地起源传说不同,节日活动也有一定差异,但祛灾求福却是共同的。端午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習俗中大節日之一。具有民族意识,传统观念。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日,更是让它被更广泛的重视。

平阳端午风俗旧忆

在温州地区,端午节是个重大的节日,它和春节、中秋、冬至并称“四节”。按老传统,这一天晚辈要准备好礼物上门拜望长辈,温州方言叫做“望节”。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在南宋时的盛行由此可见一斑了,到明清时期就更加流行了。

平阳过端午基本上与温州相差不大,据明、隆庆《平阳县志》风俗载:“平阳古属东瓯……自汉始归版图,晋太康城邑其地逐渐靡声化,礼乐文物至宋大盛……其俗淳厚……端午,户悬蒲艾、饮菖蒲、雄黄酒,包角黍,童子以五丝线系臂,箸避兵符,各乡集龙舟竞渡,争胜闻殴淹溺,官府每预禁止。”

民俗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这些传统风俗基本上地方上都还在传承。个人记忆最深的还是小南垟的龙舟竞渡,过去,在鳌江小南平原的鸽巢河上,这里水域坡深,湖面宽广,每年都有群龙会齐,争先竞渡,场面相当壮观。

一般每只龙船都有三十六人,坐在龙船两旁划浆,坐在头尾第一把浆的都是比较身强力壮,经验丰富的选手,除了划船外,还有打鼓的两人,打旗的一人,敲锣的一人,还有头尾驾艄的两人,有些地方还有一人专门挈泥塑或木雕的儿童像,叫“香官爷儿”,以呐喊助威。这样算起来,一只龙船总共有43人。

记忆中大概有一二十艘,其中比较出名的是西桥、陈家殿、塘边的龙舟。很是热闹,划龙舟活动其实是成年人的游戏,提倡的是一种合作尚武的精神,这个其实与鳌江传统划大龙的意义是一样的。也可谓是老少皆宜的民间体育项目。

当时没有正式的组织龙舟比赛,但龙舟在一起就会在众人的呐喊中不由自主竞渡起来,如果风格不好,或者那个村人比较霸道,输赢之后确实是容易出事,打架斗殴也是常事,当然如果组织好是不会出事的,而基本上这些年地方都禁止了,龙舟竞渡也成了记忆中的往事。

旧时,平阳民间流行着一首《重五谣》

吃爻重五粽,破衣慢慢送。

吃爻雄黄酒,毒蛇远远游。

重五草头汤,疤瘰洗卵光。

重五吃麦麦,字眼学起快。

吃爻重五卵,做个生员人。

重五吃大蒜,读书做高官。

另外还有吃重午粽、煮大蒜、卷薄饼、悬蒲挂艾、饮雄黄酒、草头汤沐浴、吃午时茶、炒作重五盐(这是个好东西)、佩挂香囊、系长命缕、送节(端午这天,在温州地区,对丈人家、外婆家都需要送粽子和鱼肉等物品,叫做“送节”,也叫“望节”,是拜望的意思)。,平阳端午节俗列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今年庚子,适逢全球性大疫,国内也打满全场,那些“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人们更是如此。今逢端午,随写一篇。最后顺祝各位,端午安康!

-----------------------------------------------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