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皖南徽州古城的老街 粉墙黛瓦间 满眼的烟火气

皖南徽州古城的老街 粉墙黛瓦间 满眼的烟火气

时间:2021-08-10 21:27:42

相关推荐

皖南徽州古城的老街 粉墙黛瓦间 满眼的烟火气

接着分享我的徽州古城行。徽州古城位于安徽黄山市歙县徽城镇,徽州古城是中国三大地方学派之一的"徽学"发祥地,被誉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在皖南体验粉墙黛瓦马头墙的魅力,是件很有意思的事。

古城里的青旅店长小姐姐特意叮嘱我,一定要去渔梁坝景区玩玩。渔梁坝景区距离我的住处不远,走着就能过去。渔梁坝景区并没有严重那么的商业化,虽说有30元门票,但是景区出口较多,别让景区入口的牌子吓到。

渔梁坝历史悠久,设计精妙,是古徽州乃至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作,正是由于其科学的建造方法所形成的稳固结构,跨越千年的这座徽州古坝依然发挥着其重要的水利功能,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文化和艺术价值。

景区入口处有一座重檐歇山顶的仰高亭,地面上是当地人随意晾晒的玉米粒,画面中的自行车,我就骑着这辆自行车进行了一次“虎头蛇尾”的新安江山水画廊骑行。

渔梁坝北侧便是渔梁古镇。空中俯视,渔梁古镇像一条大鱼贴着江边,渔梁街贯穿是全镇沿江东西走向,仿佛是大鱼的脊椎骨,南北垂直衍生出的十数条巷子则是鱼骨刺。

入口处有一位闲坐的老奶奶。古镇老街,往往是一个城市记忆保留最完整的地方,它们是这个城市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见证者,如今这样的地方难得一见了。

老街上晒太阳的懒洋洋的大狗。

老街上摘菜的阿姨。渔梁老街沿街是典型的徽派建筑,走在街上可以看到纯粹的民情风俗,这在其他的所谓老街古镇里已经很难看到了。

渔梁街上最有特色的就是建筑物的开放式立面,临街而建的二层小楼亦店亦宅,底层面街多为整面的木铺板门,平时打开可以运货经商,洪水来临还可以泄洪。居民逢大水时便把前后木板全部拆下,只剩房屋框架受水冲击,大大加强了房屋的泄洪能力。当洪水退去,清掉屋内泥沙,再装上木板门槛,又可正常生活。

在渔梁老街,当你走在鹅卵石铺就的小路上,仿佛一切都回到了从前。

老街里的养老服务中心,里面传来阵阵悠扬的乐声,我们进去看看。

几位老人在“玩”音乐,这才是古镇古街应有的模样。古街的生活,就是我们想要的生活,每天走在熟悉的石板路上,每日所见都是熟悉的人,每个人都被老街呵护着,这就是所谓的世外桃源吧

老街上的巴慰祖故居。巴慰祖(公元1744——1793年),歙县渔梁人,字予籍,一字子安,著名篆刻家、书画家、收藏家,曾担任候补中书职协。著有《四香堂摹印》二卷,《百寿图印谱》一卷,现存“巴予籍”、“下里巴人”等印章以及金石、砚、墨等。

巴慰祖故居旁的一家小店里,一位师傅正在专心篆刻中,老人“固执”地传承着祖上的手艺。

街角处,有一家小小的食杂店,里面的商品并不丰富,倒是木质柜台前的破旧沙发很抢眼,这就是老街的烟火气吧。

老街里有一座亭桥——狮子桥。狮子桥,始建于唐代,原名“施氏桥”,由最早居住渔梁的施姓家族所建,后取谐音“狮子桥”,以示吉祥如意。狮子桥下为单孔石拱桥,上面有桥亭与过街券门相连接。桥头有一只汪汪在慵懒地把守着。

一位老奶奶坐在狮子桥头,渔梁老街展现着寻常人家的平凡生活,让人感觉那么亲切。

渔梁老街整体格局保存完整,街上一色的木排店面,一色的石板卵石路面,是不可多见的徽州古商埠

一家古朴的人家,木门前有把小藤椅,这一定是这家主人的专属座椅。

意外地发现,这里还有民宿。下回一定要在古街的民宿里住几天,一定要品尝一下古街的“臭鳜鱼”,顺便欣赏下渔梁坝的渔歌唱晚。

渔鳞街蜿蜒约1公里,两边店铺林立。古祠堂、古民居、古寺庙随街可见,排列井然,称之为江南第一水街。

练江上,一艘游船缓缓顺流而下。游船从渔梁坝到太平桥,一路饱览两岸秀美风光。

依山傍水的古街蜿蜒一公里左右,在尽头有一处小广场,广场上有座忠护庙。俗称九公庙,清代初建,面积约124平方米,三进三开间,庙原有主、偏院,现仅存主院。入口为八字照墙,砖石结构门坊,上镌“敕建忠护庙”的石匾。

小广场上相对宽敞,采光也好,老百姓就利用这个好天气,搭起架子晾晒起了青菜。

练江水流过渔梁坝,发出有节奏的欢快的的涛声,渔梁老街在宁静的氛围中,依然散发着古朴的生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