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农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和保护着 薪火相传 弘扬民族精神

农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和保护着 薪火相传 弘扬民族精神

时间:2020-08-23 14:34:35

相关推荐

农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和保护着 薪火相传 弘扬民族精神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是最古老也是最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是国家民族的文化软实力的资源,也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民族情感、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国家和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离不开广大农民的。他们祖祖辈辈传承了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代代发扬光大。图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软槌锣鼓。

软槌锣鼓因鼓槌用麻绳特制而得名,在 众多的锣鼓艺术中,独树一帜,是全国罕见的特色锣鼓艺术珍品。相传起源于西汉末年,王莽追赶刘秀,刘秀领兵退到孤峰山一带, 途径高家庄村边时,突然听到高家庄锣鼓艺人正在演奏鼓乐,士兵军威大振,很快击败了王莽。于是刘秀在作战时, 专请高家庄锣鼓助威,在一次激烈的战争中锣鼓艺人因击打激烈而使鼓槌断裂,一急之下用马缰代替,反而达到更好的效果,逐渐演变成用麻绳做鼓槌。

软槌锣鼓的表演队伍雄壮有序,表演气势排山倒海。高家庄软槌锣鼓其特色鲜明,独树一帜。一是锣鼓家具独特。配置8面大鼓,8只大钹,16面锣,鼓槌使用时头晚用冷水浸湿,再用文火烘干,打起鼓来格外响亮。二是锣鼓表演独特。演员都着古代将士服装,威武雄壮,以“行路鼓”和“阵地战”两种形式表演。整个表演粗犷豪放、慷慨激昂。图片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表现了表演者气吞山上的气势,表现表演者排山倒海的气势。

图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景花鼓。花鼓是流行于万荣县及周边地区的一种民间舞蹈,既能在舞台上表演,又能在广场上表演,既能单人表演,又能群体表演。万荣花鼓兴起于宋代,民国十八年(1929年)南景村以王永福为首的王氏家族老艺人带领全家身背花鼓,四处谋生,到过太原、潼关、济南等地,也把万荣花鼓传播到了四方。图为南景花鼓在表演。

万荣花鼓大都围绕着神庙、社庙、家庙、迎神祭祀而进行,如在后土祭祀活动中,经常有花鼓表演,流传下来的花鼓词“花鼓朝拜娘娘庙,娲母娘娘满脸笑,诚心叩首一炷香,保你儿孙跑满堂。”万荣花鼓的表演者将鼓挎系腰间,或系于胸前,或系于头顶、肩上、腋下、膝前等处。打鼓动作淳朴、健美,感情豪放。花鼓的伴奏乐器,只用大锣、铜钹等打击乐器,鼓点主要有“一点油”“紧三锤”“四锤”“流水”等。图为南景花鼓的传承人表演。

万荣花鼓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低鼓,即腰系鼓;第二种是高鼓,即胸前鼓;第三种是多鼓,即将鼓系于头部、胸部、右肩及两腿中间,最多者一人可系十多个鼓。低鼓、高鼓和多鼓有不同的打法,但三种鼓均有一个基本打法,即以右手为主,左手为辅,右手击上鼓面打。万荣花鼓不仅讲究打鼓技巧,也注重跑场子图形变化,演出图形有十字花、倒推磨、枣花、缠住脚、穿八字、蛇蜕皮、龙摆尾、连环套等。万荣花鼓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村抬阁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抬阁,顾名思义,就是人们抬着一个用竹木或铁质材料扎制成的类似“阁”的架子进行表演。“阁”分平阁、高阁,平阁只设一层架子,表演者或站或坐其上表演;高阁也被称为“铁枝”,制作表演较为复杂,即在主架上再分上、中、下三架,每架的分枝上分别安排不同的表演者。西村抬阁起源于明朝或者更早的时代。图为戏剧《天仙配》。董永挑着两个孩子,扁担上还挑着七仙女在纺线。非常的巧妙。

西村抬阁流传了几百年,代代传承,不断发展,但是一个巧字、一个险字、一个俊字没有改变。巧,就是巧妙,看不出一个八岁的小儿童可以挑两个孩子,还要挑着七仙女纺线。一个险字,就是让人看了惊险。一个俊字,就是扮演者都是俊俏的男女小孩。图为传承人正在打扮七仙女。

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烙画葫芦。这个传承人既能在葫芦上用专用的烙铁画画。也能用画笔在葫芦上画各种图案。他是民间的油匠、画匠出身。年轻的时候就在农村给人画炕围子、画照壁,画门帘等。现在是烙画葫芦的传承人。他自己种了五亩葫芦,专门从事烙画葫芦和笔画葫芦。图为审视自己的葫芦还有什么问题没有。

他的笔画葫芦采取了民间画法,讲究色彩鲜艳。无论是花鸟鱼虫,还是人物,形象夸张生动,栩栩如生。当地是关公的故乡,人们都喜欢关公的形象。各种于关公有关的物件都卖的很快。他画的关公一看就是民间艺人的画风。前面的大葫芦是笔画的关公。后面的小葫芦是烙画葫芦。

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的传承人。她从小就热爱剪纸等民间艺术,十几岁就开始了剪纸的艺术生涯。五十年来,她与时俱进,不断传承、发展中国的剪纸艺术。她的剪纸长卷《道德模范》,生动的剪出了新时代道德楷模的风采和神韵。《新二十四孝图》,更是剪出新意。《新媳妇回娘家》则生动的反映了新农村的变化和农民生活的改善。这位传承人的剪纸经常出现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图为正在剪纸。

她是农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和乡亲们打成一片。谁家的儿女婚嫁,她都要去剪纸,而且不要一分钱,还要贴上纸张。过年了,村里的五保老人或者年纪大一些的老人,她都会去给剪窗花,让老人高高兴兴的过大年。图为她正在贴窗花。

这是微型农具的制作者。也是非遗传承人。她和丈夫要利用当地的枣木,通过蒸、晾等方法,晾干枣木。然后用锯子、斧头、凿子、剪子、刨子等工具,做成微型农具。目的是弘扬农耕文化。让后人记住已经过时的农具。图为正在安装风车,当地人叫扇车。

他们两个人做的微型农具是按照比例来缩小的。图为制作的犁、耧、耙、磨等基本使用的农具,但是随着机械化的进程,这些农具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这些微型农具制作非常的麻烦,非常的精巧。十分好看,因为他们都是枣红的颜色,也就是枣木的本色。

这是一位制陶的传承人,老人今年70多岁了。老人制陶已经50多年来,现在周围一百多家制陶、烧陶的窑洞就剩下老人一个人了,因为陶器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离我们也越来越遥远。这是老人用最传统的方法在制陶。

陶器的发明与运用已经有一万年的历史了。他是我们祖先的智慧的结晶。陶器不仅可以用于生产、生活,还可以制作工艺品。老人的陶器现在除了制作当地需要的发罐外,主要是黑陶工艺品。

陶器的烧制方法还是过去几千年前的方法,用土窑洞烧制,用柴火烧制 , 关键技术是要掌握好窑的温度。大约就是700度—1000度之间,而且是根据四季的温度不同,窑温也要变化,这就要靠几十年的实践。请关注百家号“解福昌”,你将会看到更多的三农故事。请转发、收藏。谢谢你!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