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中国古代:语言文字的演变历程——金文 籀文 篆文

中国古代:语言文字的演变历程——金文 籀文 篆文

时间:2020-10-05 17:52:31

相关推荐

中国古代:语言文字的演变历程——金文 籀文 篆文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国古代:语言文字的演变历程——金文、籀文、篆文,

金文是铸刻在铜器上的铭文。据地下考古资料证明,我国在夏代就已经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制造在商代达到高峰,到战国末期才被铁的冶炼和铁器的制造所取代。青铜时代铸造的铜器数量很多,至今出土的已有上万件,其中很多青铜器刻了文字。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做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做“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中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做“钟鼎文”。

金文

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金文的字数,据统计已识的字共2420个,未识的字1352个,共计3772个。金文有着甲骨文所没有的许多特点。譬如甲骨文中各种句子成分虽已基本齐备,但句子结构一般比较简单,修饰成分少,充当定语和状语的词类和词组还不多,但在金文中,这种情况便有了明显的变化。结构助词在甲骨文中尚未发现,金文中却出现了。甲骨文中介宾结构作定语用得不多,而在金文中就很明显了。甲骨文的复杂谓语大多是单一的双宾语、连动、兼语等结构形式,很少有几种结构混合使用的情况,金文则大量使用几种结构混合套用的办法,从而使谓语更加复杂化,如此等等。和甲骨文相比,金文的时间跨度也要长得多,所以形体和结构的变化也大得多。早期金文比甲骨文更象形、更保守。其中,金文中的族徽文字可能更接近最早的原始汉字。

金文

籀文又称大篆,出自《史籕篇》。《汉书·艺文志》说《史籕篇》是周时史官教学童的书。西周晚期约周宣王时出现了一种新风气,字体方正微长,行款整齐,笔画匀称,偏旁、结构有所限定。秦代继承了这种书体,传世《石鼓文》、《诅楚文》都属这一字体。

籀文

六国古文是与秦篆大致同时代的文字。战国时代生产力急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第一次高潮,思想文化呈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文字应用的范围自然也越来越广,使用文字的人数也越来越多,文字的变化也因此显得十分突出。由于地理和政治的原因,当时关东六国使用的文字与秦国使用的文字有差别,文字学界称前者为“六国古文”。在《说文解字》中就保留六国古文500多个。六国古文最显著的特点是俗体的流行,其中最常见的便是简体。六国古文彼此之间也不相同。由于六国古文中文字异形的现象十分严重,不利于各国的交流,因此公元前2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便实行“书同文”的政策,把六国古文中“不与秦文合者”统统废黜。因此,六国古文对后世影响不大,只是某些简体被后世采用。

篆文

篆文本是大篆、小篆的合称,因为习惯上把籀文称作大篆,故后世所称的篆文专指小篆。小篆又称秦篆,是由大篆省改而来的一种字体。它产生于战国后期的秦国,通行于秦代和西汉前期。从汉字演变的历史看,汉字发展到篆文,已经实现了线条化、符号化和规则化。所谓线条化,就是把甲骨文、金文里的圆点、团块、尖笔和粗细不同的笔道改为粗细一样的线条。这种变化在籀文里已经很普遍,而在篆文里可以说是完成了。所谓符号化,就是把结构复杂的图形简化为简单的符号。所谓规则化,就是确定某个字由哪些偏旁组成,确定它们在字中的位置,因而确定了一个字的基本写法。

篆文

籕文发展为篆文是一大进步。作为书面交际的工具,它已经很方便于应用了。而且,作为统一全国文字的字体,篆文的历史地位十分重要。从文字学看,篆文是古文字阶段的最后一种字体,是古文字通向近代文字的桥梁。篆文的特点是很多笔道圆转弯曲,不仅转折的地方要写成工整的弧形,而且很多斜笔也要写成工整的弧形。这样的字固然规整匀称,但写起来费时间,不够方便。因此篆文作为通用文字在社会上应用的时间并不长,它不久便被隶书取代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