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粤籍院士黄旭华 曾庆存获最高科技奖!看他们当年如何立志报国

粤籍院士黄旭华 曾庆存获最高科技奖!看他们当年如何立志报国

时间:2024-02-09 08:49:09

相关推荐

粤籍院士黄旭华 曾庆存获最高科技奖!看他们当年如何立志报国

1月10日上午,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召开,黄旭华院士、曾庆存院士获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在获奖项目方面,广东同样斩获佳绩:共有50个项目(含专用项目2项)荣获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为近年来最好成绩,比增长11.11%,获奖项目数占全国获奖项目总数比例达到16.23%,再创新高。

50个获奖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8项、国家科技进步奖39项(含专用项目2项)。

其中,我省单位或个人牵头完成的获奖项目有10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牵头完成获奖项目数量较去年有所提高。

广东省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数量统计

10项由我省单位或个人牵头完成的获奖项目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隐姓埋名30年书写报国情

在11月17日的《新闻联播》中,人们看到习近平总书记搬开椅子,邀请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坐在自己身旁跟大家合影。这位老者就是93岁的黄旭华,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船重工719研究所名誉所长,他是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被称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然而直至2月份,黄旭华被央视评为“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首后,他的事迹才逐渐为人们所知。

▲9月,黄旭华回高中母校汕头聿怀中学庆祝140周年校庆。

国家需要,不学医改成进造船系

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赫鲁晓夫到访中国,中国政府向他提出研制核潜艇的技术问题。赫鲁晓夫傲慢地拒绝了中国的要求,说核潜艇技术复杂、要求高、花钱多,你们中国没有水平,也没有能力来研制核潜艇。毛泽东主席对赫鲁晓夫的傲慢态度非常气愤,他说:“你们不援助算了,我们自己干!”

当年10月底,毛主席在同周总理、聂荣臻还有罗瑞卿等研究发展尖端武器的时候说:“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就是这句话坚定了黄旭华献身核潜艇事业的人生走向。

黄旭华原来的志愿是学医,想当一名好医生,治病救人。然而小学毕业的时候,正好“七七事变”爆发了,看着满目疮痍的祖国,黄旭华改变了他的志愿。当时他就立志学航空、学造船,将来要制造飞机军舰,抵御外国侵略。权衡之下,黄旭华进了上海交大造船系。

1958年,当时的国防科委刚刚组建,聂荣臻向中央呈报了关于开展研制导弹核潜艇的请示报告。首批入选的人才只有29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挑起了我们国家核潜艇的开拓任务。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的黄旭华就是这29个人当中的一个,从那个时候开始一直到现在,他就没有离开过核潜艇的研制领域。

条件有限,用算盘打出复杂运算

进了研制领域之后,黄旭华们面临的困难不仅仅是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工业生产能力低弱的问题,更大的困难是中国没有这方面的人才:缺乏专业知识,也没有任何可以参考的技术资料。

怎么办?考虑来考虑去,他们决定从调查研究入手,在浩瀚无边的报刊杂志里面要去寻找世界保密控制很严的核潜艇资料。他们把零零碎碎的资料经过分析、整理,最终汇总成完整的材料。

正好在这个时候,研究人员们弄来了两个导弹核潜艇的儿童玩具模型。他们把这个模型多次肢解,拆了又装,装了又拆,发现这两个模型同搜集到的资料基本上一样,这就大大地增加了大家的信心。

除了资料难找,各种数据的运算也是一大问题。靠着简陋的算盘和计算尺,黄旭华和同事们硬是打出了一系列复杂运算。

新型号的潜水艇在研制最后阶段,交付海军使用之前,都必须进行极限深度的深潜试验。这是一项风险性很大的试验,在深海一张扑克牌大小的面积要承受一吨多海水压力,任何一条焊缝,任何一条管道,任何一个阀门,承受不起海水压力,都会造成艇废人亡的后果。

1988年4月,中国首次进行核潜艇深潜试验。为了鼓励大家,时年64岁的黄旭华跟同事们一起下水。试验过程中,为了保证安全,潜艇一个深度、一个深度慢慢下降。当深度仪的指针指向了300米极限深度时,潜艇经受住了考验。潜艇开始上浮了,一直上浮到100米安全深度,潜艇里的官兵都沸腾起来!

掌握机密,他隐姓埋名30多年

世界上高新尖端技术,尤其是核潜艇技术,都被列入为国家最高级别的机密。黄旭华入选核潜艇研制团队的时候,就准备隐姓埋名、默默无闻,当无名英雄。

1958年,黄旭华从上海调到北京,一到北京就被留住了。黄旭华的父母多次地写信问他:你在北京哪一个单位?你到北京去干什么工作?他一直闭口不答复。30多年里,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干什么,父亲临终前也没能再见一次三儿子(黄旭华在家排行第三),老母亲从63岁盼到93岁才终于见到了儿子一面。

1987年,上海文汇月刊发表了一篇题目为《赫赫而无名的人生》的报告文学,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中国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的人生经历。这篇文章永远只提黄总设计师,没有具体的名字,但提到了他夫人李世英的名字。黄旭华把这份报告文学寄给母亲,母亲一看,才知道文章里的黄总设计师就是三十年没有回过老家,而被弟妹们误解为忘记了养育他的父母,“不孝”的三儿子。

黄旭华的母亲一而再、再而三地阅读这篇文章,心痛之余也为自己的儿子自豪不已。黄旭华在节目中透露,他的母亲把子孙们召集过来,只说了一句话:“三哥(黄旭华)的事情,大家要理解,要谅解。”母亲这句话传到黄旭华耳朵里,让他泪流满面。“有人问我忠孝不能双全,你是怎么样理解的?我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黄旭华说。

耄耋之年的黄旭华,至今还没退休。他仍旧坚持周一至周五每天工作半天,上午8点半准时到办公室。此外,他还经常到校园、到科研院所做讲座。这位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最大心愿,就是我们的国家能早日建成科技强国,从“跟随者”变成“领跑者”。他说,自己要做年轻人的“拉拉队”,为他们加油鼓劲。

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颁发是科技界的盛事,每年获奖者不超过2名。自设立至今,共有33位科学家获奖。回顾历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全名单 ↓↓

向中国科学家致敬!

来源:新快报 综合人民日报、南方+、羊城晚报

编辑:朱智祥

校对:刘嘉文

审核:邬嘉宏

签发:彭佶群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