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常州Vs徐州:谁是江苏的“五阿哥”?

常州Vs徐州:谁是江苏的“五阿哥”?

时间:2020-01-28 09:49:46

相关推荐

常州Vs徐州:谁是江苏的“五阿哥”?

常州和徐州,江苏一南一北的两个兄弟城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外界高度关注。这两座城市,都各有自己的背景和光环:常州作为明星城市,以“无中生有”为外界所瞩目;而徐州,作为全国的老工业基地,汉文化是这个城市引以为傲的名片之一。

作为“苏大强”带领的“十三太保”,常州和徐州,可以比拼的地方实在太多,每年江苏各地的经济指标甚至半年的经济指标公布,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双城记”,在网络上就会争论得热闹非凡,以至于“老五之争”,成为了一个网络现象。

在两个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度无疑非常重要。就在这一年,徐州宣布实现了“双超”:即GDP超千亿元、财政收入超百亿元;当年,国内实现“双超”的地级以上城市不超过40个,江苏也只有苏州、无锡、南京、南通是“双超”市。

据有关资料,在江苏省内,苏州是1999年实现“双超”,无锡和南京大约是2000年,南通是,这些市实现“双超”后,经济发展无一例外地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

在此后的很多年,徐州的GDP总量基本上都以很小的优势领先常州。但是,在度,常州开始反超徐州。

度,江苏的地级市GDP列表中,苏州、南京、无锡已经进入了万亿俱乐部,被誉为“北上海”的南通,也站在了这个俱乐部的门口。而第七名的扬州度GDP只有5850亿元。单纯从GDP这个尺度来考量的话,地处7000亿区间的常州和徐州,无疑非常让人关注。

根据两地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徐州的GDP总量为7151.40亿,常州为7400.90亿,显然常州在“苏大强”的“十三太保”中,是妥妥的“五阿哥“。从上半年的数据来看,徐州市GDP地区生产总值3074.0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0.1%;常州市GDP为3471.01亿元,同比增长1.3%。仅上半年,常州就已经跑出了徐州一个身位,这个差距进一步拉开396.96亿元。

考虑到徐州“四大行业整顿”以及“动能转换”等现实因素,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度,江苏“老五”的位置还是常州的。

常州,处于江苏经济领头羊苏州和省会城市南京中间,地理位置其实比较尴尬。相对比的是,徐州作为国家特批的特大型区域中心城市,将带领淮海经济区20个地级市发展,可以说是4省交会的中心,影响力十分巨大。所以,就城市地位可能对未来的产生的影响,徐州的明天理应更加美好。

常州是大苏南五市范围中比较中庸的一个城市。城市面积小,人口少,缺少网红城市的光环,说到常州,人们想到的是常州恐龙园。

苏锡常三个地方,谁托管的县级市多,谁的经济实力就强大,正所谓小弟强则大哥强。现如今苏州逼近2万亿,无锡突破1万亿,常州破7000亿。但光从市辖区的发展来说,常州在苏锡常中并不示弱。

在苏锡常三地中,常州离上海最远,离南京最近,这带来一个问题:享受上海经济辐射不如苏州、无锡,三地经济总量、人均GDP与离上海距离成正比。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全球500强企业在苏州有250家左右,在常州则在50家上下。

让人倍感意外的是,在去年沪浙苏三地正编制《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一共涉及上海、苏州、无锡、南通、嘉兴、宁波、舟山、湖州8个城市。苏州和无锡赫然在列,常州却被完美绕过。

虽然常州被上海完美绕过,但是我们的省会老大哥南京想要拉起常州的小手,做个好朋友。常州溧阳和金坛将作为南京的特别合作区,和南京协同发展。而目前来看,常州下属的溧阳市,已经向南京靠拢。

常州回归南京都市圈,是常州的需求,也是南京的需求。目前整个南京都市圈,除了南京外,其他城市都不算强,缺乏一个二当家。常州的加入,必定会让南京都市圈呈现不同的局面,而常州的地位也将大大提升。不过,南京对常州的正向经济辐射到底有多大很难说;将来南京要是打造强省会,对常州发展的虹吸效应也必然是明显的。

而徐州更大的发展潜力,不在于与淮安等地争夺苏北中心城市,而是淮海经济区的打造。

把做强城市功能、做优城市品质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建设淮海经济区经济、商贸物流、科教文化和金融服务“四个中心”,徐州努力把中心城市的“规划定位”变成“实际地位”。

中心城市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体现在对高端要素的吸引力集聚力、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力带动力。

徐州是淮海经济区唯一同时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开放航空口岸、国家级综合保税区的城市。

随着铁路开放口岸、航空口岸、国际邮件互换中心等平台加快建设,宽领域、多层次、高水平的双向开放体系不断健全,国际贸易区域集散地和中转站正在加快形成。

两年多来,徐州以——

徐州铁路货运中心(8.5平方公里)、亿吨大港顺堤河作业区(15.6平方公里)为核心,依托陆路港、内河港、保税港、航空港、邮港、信息港,打造开放创新、智慧生态、产城融合的国家级全域开放平台,

全面推进淮海经济区国际中转枢纽港建设。

近年来,徐州不断推进营商环境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在不断完善,已逐渐成为区域产业高地,吸引周边地区各类发展要素不断向徐州汇聚。

城市发展潜力研判,关键之一在于研判人口,逻辑链条是:人随产业走,产业决定城市兴衰,规模经济和交通成本等区位因素决定产业布局。因为人口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有人流,才会有物流、商流和资金流,才能促进地区可持续性发展。站在城市竞争的角度看,高校分布地图为各大城市的真实实力提供了重要参照。

徐州的主要优势仍然在其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地位,周边拥有数千万的庞大人口,随着城市经营升级、城市规模扩张,经济发展决定人口流向,徐州对周边人口的吸引力会逐步增强,人口由流出型转为流入型。

在人口上,末徐州市常住人口为882.56万人,较上年增加2.36万人,增长率为0.27%,在全省位居第二位,仅次于南京。而同期常州市的常住人口为472.9万人,较上年增加0.74万人,增长率为0.16%。徐州人口优势比较明显。

常州没有名牌大学,但常州的科研实力依然强大,机器自动化、智能化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中科院在常州设有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研究所。

徐州是科教文化名城、区域人才高地,拥有14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近20万人,高校数量居全国地级市前列、淮海经济区城市首位,在省内仅次于省会南京。中国矿业大学是中国双一流名牌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和徐州医学院实力也不错。

但是,受周边创新型城市虹吸效应影响,徐州高校毕业生流入比极低,只有0.49,若每年毕业6万名学生,留下来的不足3000人。

而常州,由于高校数量少,人才资源非常短缺,70%以上的高校毕业生依赖于从市外引进,多年一贯实施的“名校优才引进计划”成为人才引进的主打品牌。据猎聘网公布,全国各城市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TOP20强中,常州位居第13位,徐州位居第18位。

从对人才的吸引力上来看,常州无疑更胜一筹。

高铁

1月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江苏省沿江城市群城际铁路建设规划(-2025年)的批复。

根据规划,将形成区域城际铁路主骨架,以及南京都市圈和苏锡常都市圈城际铁路网,构建南京至江苏省内设区市1.5小时、江苏省沿江地区内1小时、沿江地区中心城市与毗邻城市0.5-1小时交通圈,基本实现对2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覆盖。

按照网络布局,将有序建设一批城际铁路项目。近期规划建设南京至淮安、南京至宣城、盐城-泰州-无锡-常州-宜兴、南京-滁州-蚌埠-亳州线江苏段等城际铁路项目,其中江苏省内总里程约980公里。

徐州是陇海线与京沪线两大主干线交汇点,是中国重要的铁路枢纽,这一点常州自然是比不过徐州。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全景图解高铁格局,洞悉大国之城谁将崛起》,其中勾画了三大重点高铁交通圈,分别为北京、郑州和徐州。徐州目前1小时内可通达宿州、枣庄、萧县、蚌埠、商丘等5个市县,而随着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络的进一步延伸,未来还将有更多地级市融入到徐州高铁1-2小时交通圈。

航空

在航空方面,徐州观音国际机场在机场停机位(21个:20个)、开通航线(39个)、直通城市(39个:21个)等方面高于常州奔牛国际机场。

,常州奔牛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405.23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31万吨、起降架次5.54万架次,分别位居中国第50位、第45位、第57位。

,徐州观音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300.587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2068万吨、起降架次4.9648万架次,分别位居中国第55、第52、第60位。

在航空运输方面,常州领先徐州。

地铁

地铁1号线的开通时间,常州和徐州开通的时间都是前后脚。常州地铁1号线10月28日开工建设,于9月21日开通运营。徐州地铁1号线2月13日开工建设 ,于9月28日开通运营。常州比徐州提前了一周。

常州地铁2号线预计于开通运营。根据常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2026年),在完成2号线一期工程后,将先建设5、6号线,以及1号线延伸段、2号线延伸段,远景规划地铁线网规模为292公里,共计7条线路。

徐州地铁2号线将于11月底开通运营,地铁3号线将于明年6月底开通运营。今年2月,徐州市轨道交通的第二批规划已经被正式批复!原则同意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建设3号线二期、4号线一期、5号线一期、6号线一期等4个项目,规划期为-2024年。

未来徐州地铁将形成7+4的网状格局。

徐州在地铁建设方面领先常州。

常州作为底蕴深厚的工业明星城市和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目标和视野更为长远和广阔,“常州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有力支撑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在产业方面,常州积极促进新型产业提质增效;通过放管服改革,释放社会创新创业活力;通过科教联动,开创产教融合的常州模式。

在发展方式上,常州积极推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对一些“低质低效”的产业“腾笼换鸟”,对一些传统“优势产业”脱胎换骨,积极发展新进制造业,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目前,常州正加速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而作为老工业基地的徐州,更是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在今年7月1日前,对15家钢企实现了全部关停。这对于徐州短期而言,带来的财税、就业等方面的影响不小。但是徐州已经走出了一条动能转换的新赛道。

在产业方面,徐州把发展“四新经济”即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作为主攻方向,瞄准产业竞争制高点,加快培育新技术,加快发展新产业,加快集聚新业态,以“四新经济”实现徐州经济裂变式增长。

在发展方式上,徐州以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为主抓手,在产业转型、生态建设、中心城市建设等方面集中发力,从根本上改变了产业结构偏重、单一的状况,实现了由“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华丽转身,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徐州特色的振兴转型之路。

有人认为,以来,由于徐州对“四大行业”进行了集中关停整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徐州的经济数据,导致其目前GDP落后于常州,而且徐州锚定的“四新经济”是一个新赛道,其能量释放有一个过程。因此,虽然常州和徐州虽然都在对产业进行提升,但从长远来看,徐州的潜力和后劲无疑更大。

在创新方面,徐州实在乏善可陈。以旅游为例,徐州在汉文化开发方面,和陕西的汉中相比,差距就非常大。

作为汉文化的发祥地和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汉中市以优良山水生态建设为先导,以城乡统筹、可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和造福区域人民为出发点,邀请来自欧、美、亚、澳四大洲的28支顶尖团队共同参与,推动实施规划区域面积为27.7平方公里、总投资近2000亿元的兴汉新区项目,力求打造世界级文化名片。

据说徐州党政代表团去陕西汉中考察汉文化后,都觉得汗颜。无论是规划的眼光、投入的资金,都让徐州的代表叹为观止。

而常州的创新能力,则一直被外界津津乐道,这个被称为“无中生有”的城市,因为在春秋淹城,恐龙园、嬉戏谷等知名主题公园上取得的成绩,更是被业内称为“中国的奥兰多”。

这份"无中生有"的能力,正是常州人创新精神的一种表现。不知道这个擅长出奇制胜、不断创造惊喜的城市,明天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奇迹呢?

未来

常州和徐州

你更看好谁?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