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旅行在花莲 体验太鲁阁大峡谷的雄奇险峻

旅行在花莲 体验太鲁阁大峡谷的雄奇险峻

时间:2023-04-23 07:10:12

相关推荐

旅行在花莲 体验太鲁阁大峡谷的雄奇险峻

宝岛台湾的高山形成于千万年前欧亚大陆板块与菲律宾海洋板块的不断碰撞,花莲立雾溪丰沛的流水日久天长竟然切割出了壮丽的太鲁阁大理石峡谷。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似乎台湾著名的景点只有阿里山和日月潭,而在台湾本岛人的心目中太鲁阁大峡谷才是绝对的第一!

中横公路是台湾东西(中部)横贯公路的简称,从花莲海岸沿着立雾溪在太鲁阁大峡谷中蛇行爬升至海拔2565米的合欢山大禹岭,沿途险峻异常。中横公路上著名的景点均在太鲁阁大峡谷,包括长春祠、燕子口、九曲洞和天祥,还有体验原住民—太鲁阁人生活的砂卡当步道。

我们从花莲沿着中横公路零公里牌坊上行深入太鲁阁大峡谷,走在步道上仔细观瞧青白色的石壁,学过地质的我明白岩壁上的每一道褶皱、每一层岩石都沉淀了千万年的岁月沧桑,使得我们在大自然面前的敬畏感油然而生!

长春祠

车到长春桥,远远望见枯水期的立雾溪对面绝壁半山腰上醒目地镶嵌着一组白墙黄瓦的古典建筑,想必那便是长春祠,是为了纪念当年修筑中横公路的225位殉职者而建。

长春祠在1970年惨遭地震引发山崩的摧毁,1973年整修重建完成。1987年又遭落石损毁,原来的整个祠堂连基座都不幸崩塌。现在看到的是1988年在原址旁边第三次兴建的全新长春祠。在多灾多难的太鲁阁大山中,但愿逝者永保安宁,长享这里的青山绿水。

我们没有沿旁边的步道爬上去,而是停车在休憩区,坐在路边凝视着眼前的两道飞瀑,犹如洁白的哈达,寄托着人们对筑路者的尊重和追思。

这时想到了诗仙李白“遥看瀑布挂前川”的诗句,古人的诗词竟然如此凝练生动,一个“挂”字,意境圆满。

继续行车在峡谷穿行,最佩服旅游大巴的司机,在如此狭窄的空间居然把大客车开得游刃有余。遇到窄得只能单行的路段,大家都不抢行,而是有序等待对方来车通过后才不急不缓地通过,这一点足以让很多司机汗颜!

“”虎口线天路段

沿途仔细观察地形,发现眼前太鲁阁是断崖式深切峡谷。举头望天,两侧山势对峙高耸,只剩下细细的一道缝透着亮光,这就是中横奇景之一的“虎口线天”。

太鲁阁大山形成年代相对较晚,地质活动频繁,加上台风季暴雨冲刷侵蚀,极易造成山体松动风化,落石常常砸车伤人,因此游人走在临渊凿壁的路段会比较危险,所以进入景区会被强制头戴安全帽。不幸我戴的这顶安全帽汗味尤其浓郁,想想还是保命要紧,也就没那么多计较了!

步行在太鲁阁大峡谷

太鲁阁(TAROKO)取自原住民“伟大的山脉”之意,原为赛德克部族一支,300多年前翻越合欢山定居于此,信奉彩虹神,男猎女织,喜欢纹身,骁勇善战。日本殖民时期英勇无畏的太鲁阁人坚持了十八年的抗日斗争,是台湾岛最后一只被征服的原住民部族,日本派驻台湾的总督佐久间也毙命于最后的“太鲁阁战争”。

随着中横公路的开通,原本被大山阻隔的太鲁阁人不再跋山涉水,同时也让山外的游人更方便了解太鲁阁人特立独行的部族文化。

立雾溪

1960年5月9日全线通车的东西横贯公路工程,动员了一万余名退役军人作为施工主力,奋战了三年零九个月十八天。从公路东端的花莲沿海上到天祥的二十公里路段,逢山开道,遇水搭桥,无奈桥梁和隧道异常密集,大理石岩壁异常坚硬,开拓工作之艰辛可想而知。我们穿行在这段路上,感叹工程的艰险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不由得对筑路者肃然起敬!

燕子口靳珩铜像

工程之初,肆虐台湾东海岸的台风和地震给道路施工造成了巨大的阻碍。1957年10月,地震落石击中公路局工程师靳珩,使之坠入山谷而不幸殉职。燕子口附近靳珩铜像碑刻记载了这次事件,我们读着铭文,对太鲁阁修路之艰难体会更加深刻。因工程意外和天灾而殉职的筑路者高达二百多人,中横公路全程190公里,每公里牺牲一人有余,看着这些数字令人心悸不已!

九曲洞

竣工后的中横公路依然是屡发山难,1999年的“9·21”大地震对于中横公路而言是场更大的劫难,很多路段塌方全毁。中横公路的西段,梨山到谷关至今依然阻断不能通行,一晃二十年过去了,修复的希望愈加渺茫。

亲眼所见沿途的雄奇险峻,感受着筑路者的坚韧不拔,由衷地感到此次探访太鲁阁大峡谷是自驾台湾最触动心灵的一段旅行!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