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文旅融合绽芬芳——鄂托克前旗推进全域文化旅游发展纪实

文旅融合绽芬芳——鄂托克前旗推进全域文化旅游发展纪实

时间:2022-11-04 04:38:38

相关推荐

文旅融合绽芬芳——鄂托克前旗推进全域文化旅游发展纪实

鄂托克前旗是革命老区之一,也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发源地和“试验田”、党探索民族区域自治之路的重要起点,更是延安民族学院的最后落脚点,积淀了深厚的红色资源。鄂托克前旗地处蒙陕宁三省区交界处,多民族交融,多元文化共存,凭借着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富集和“中国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中国鄂尔多斯文化之乡”等多个文化名片,鄂前旗紧紧围绕“文化引领、旅游带动、项目支撑、节庆造势、产业融合、协同发展”总体思路,以文旅产业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以建设文化旅游强旗为目标,“以文强旅、以旅兴文”,为全域旅游发展激活文化基因,正在向让文化“美起来”、让旅游“兴起来”,让产业“强起来”迈进,形成了基础设施配套、要素齐备、业态完整的全域文化旅游发展新格局。

红色资源活化生动起来

为更好地围绕文化旅游谋划未来、建设未来、实现未来,鄂前旗高起点、大手笔编制了《鄂托克前旗全域旅游规划》、《鄂托克前旗乡村旅游规划》,确立了“一道一核两翼多节点”的全域文化旅游发展架构,成立了国有独资性质的文化旅游集团,搭建起市场化运作平台,对全旗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发,促进了文化旅游业向全域化、市场化发展。并集中精力高规格建设了集文化旅游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博览以及旅游集散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园,同时,对大沙头生态文化旅游区、上海庙马兰花草原旅游区等现有5家A级景区进行提档扩规、提质增效,赋予更浓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形成了一批代表性精品A级景区(点),将全旗各个景点串连在一起,从原来孤立的点和条条向全社会、多领域、综合性的方向迈进。

民族地区发展旅游容易处于同质化的误区,不仅导致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满意率、回头率大打折扣,也会最终萎缩自己的旅游空间和萧条自己的旅游市场。鄂前旗充分挖掘好、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使之成为支撑民族文化旅游的擎天柱。“鄂前旗红色文化资源是个宝,在本自治区及周边省市,有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独特优势。”鄂前旗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李云龙说。鄂前旗坚持把红色文化作为文化旅游发展的灵魂所在,将恢复红色文化与旅游开发深度融合,积极探索旅游多元化发展模式,从绿色观光休闲游向红色文化精品游延伸,精心打造了“1+6”红色教育基地,以来,培训学员总数达50.2万人次。这些红色资源活化生动起来后,进而转化为革命老区发展的新动能,确立了“红色教育培训+红色平台+红色旅游+红色研发”的产业发展方向,构建“蒙陕宁红色旅游精品环线”等旅游线路十余条,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形成红色旅游带动全域崛起的发展格局,把红色旅游产业链向农村牧区产业基地延伸,将现有的各大景区、景点串联在一起,力求在优化空间布局上做“靓”、在提升文化品位上做“特”、在旅游项目上做“精”,一批代表性精品A级景区(点)将全旗各个景点串连在一起,从原来孤立的点和线向全社会、多领域、综合性的方向迈进,形成了一条贯穿全境、独具地方特色,集培训、体验、旅游、休闲于一体,链接带动周边农牧户广泛参与的红色研学产业链,辐射带动1000多户农牧民吃上了“旅游饭。”目前,全旗已形成初具城乡链接、多景布局、多业并举、全域旅游的态势,文化旅游产业风生水起,正步入高点谋划、高位推进的快车道。

来自兰州的李先生在鄂前旗休闲度假后感慨地说:“鄂前旗这个地方太美啦!而且文化底蕴深厚,吃的、看的、玩的里面都透着文化,游完后真的让人心情舒畅,大有收获”;来自陕西西安的张女士游完鄂前旗牧家乐后有一种流连忘返的感觉,她说:“这里的牧家乐真是好去处,歌美、舞美、草原美,在放松心情的同时,还学习了不少蒙古民族的风俗礼仪,不枉此行”;河南的朱女士惊喜地说:“鄂前旗的这几处红色教育基地太震撼啦”!秦先生说:“鄂前旗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搞的非常好,看完后让人意犹未尽,下次还想来”。游客们七嘴八舌地评价着鄂前旗游的感受,更多的是对鄂前旗全域文化旅游成果的肯定。鄂前旗文旅融合发展的“种子”破土而出,正在茁壮成长为撬动旅游产业大发展、大提升、大跨越的支点。

旅游产业兴起全域绽放

鄂前旗紧紧围绕“文化引领、旅游带动、项目支撑、节庆造势、产业融合、协同发展”总体思路,让文化旅游的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红色旅游带动全域旅游为引领,以打造“文化旅游强旗”为目标,构建红色旅游带动全域旅游新常态。依托风情浓郁的民族文化和草原自然风光,精心筛选了十村百户,因地制宜进行量身打造乡村文化旅游,截至2月底,已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3家、国家3A级旅游景区1家、国家四星级、三星级酒店各1家、国家水利风景区1处、中国传统村落1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处、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2个、自治区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3个、自治区星级农牧家乐接待户13家、市级农牧家乐典型示范户23家、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9处、红色培训教育基地7处,其他景区景点10余处,建成其他各类小型酒店30余家,旅行社3家、农牧家乐户近200户,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和商户近50家。全域共建,构建文化旅游新业态;全域共融,串景成链绘新图;全域共享,一业兴促百业旺,鄂前旗文化旅游正在华丽转身,文旅联姻,串线成片,风景变“钱景”,构建起镇镇有特色、村村有品位、户户有亮点的文化旅游新业态,全域旅游与美食文化、现代畜牧、绿色工业、观光农业、康养产业、拓展实训等相辅相成、相融相盛。“农家乐”、“牧家乐”,趁势搭乘上了文化旅游发展的“顺风车”。

据统计,鄂前旗红色文化直接带动1000多个合作社、农(牧)家乐和1.5万农牧民的就业创业,人均增收1.2万元。在红色旅游的拉动下,全旗接待游客12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8.51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6.7%和17.3%。昂素镇昂素嘎查牧民孟克巴雅尔介绍说:“我是昂素镇建起的第一家牧家乐,现在已建成了集休闲观光、餐饮住宿、歌舞文化为一体的大型接待中心,风情浓郁的少数民族文化氛围深得广大游客的喜爱,游客逐年增加,游客除鄂尔多斯周边旗区、山西、陕西、宁夏等省区外,还吸引了国内南方及蒙古国、俄罗斯、乌克兰、美国、德国等国家的游客,接待游客达到1.5万人次,旅游营业收入达到180万元。”

沉甸甸的数据见证了鄂前旗文旅融合发展的成绩,更彰显了“美丽经济”的蝶变效应,一个“旅游空间全区域、旅游产业全领域、旅游受众全民众”的发展模式正在形成,构筑起了一幅加快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的唯美画面。

监审:宋俊宝 审核:米广辉

文:胡凤岗 编辑:崔晓娟

鄂托克前旗风光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