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西关大屋:老广州的静态风情

西关大屋:老广州的静态风情

时间:2021-08-08 15:10:27

相关推荐

西关大屋:老广州的静态风情

阿丘带你领略天下之博大奇美

说起老广州最有代表的建筑,你们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呢?是挺立在珠江之畔的小蛮腰(广州塔/广州电视塔),还是庄严宏伟的中山纪念堂?但阿丘的答案却是——西关大屋。

阿丘认为西关大屋代表了老广州的静态风情。为何?大家请往下看。

西关大屋的由来

明代后期,西豪西岸和下西关涌两岸逐渐形成了西关历史上最早的商业区一“十八甫”。

而后,清朝乾隆年间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允许在广州具有对外特许经营权的专业商行——“十三行”与西洋商人进行交易。而西关具有了良好的开发基础,所以这些商行集中于此,西关的十三行也就成为了帝国界内最耀眼的财富汇集地,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中叶。

数百年的商业活跃,带动了西关地区的全面发展,加之这里靠近城市,河港纵横,风光优美,古人有云“一湾春水绿,两岸荔枝红”,也就是今日荔湾区的名字的由来。而现在的西关大屋所在大致相当于芳村区并入之前的老荔湾区。

钱袋子鼓起来了,生活质量当然也得赶上, 所以西关的富商大贾们便纷纷在毗邻十三行的地方择地建宅,于是连片的大房子便如雨后春笋般兴建起来。在鼎盛时期足有800多间。因为是大房豪宅,老广州人就把它们统称为“西关大屋”。

西关大屋的构造和特点

一般每座大屋面积400平方米,平面布局按中原传统的正堂屋形式,基本上是纵深方向展开。典型构造是三开间,又被称为“三边过”,即中间一路为“正间”,厅堂和房间层层递进,包括门官厅、轿厅、饭厅、尾房等,两侧为书房和客房,称为“书偏”。

除了讲究的构造,西关大屋还有不少宜居特点:防雨防潮又防热。

仅存名宅——小画舫斋

西关大屋是广州传统建筑的瑰宝,据统计现存100多间,具有保留价值的有10多间,然而硕果仅存的名宅却只有小画舫斋。

小画舫斋位于荔枝湾区龙津路逢源大街,建成于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整体为白花岗石脚、水磨“东莞青砖”精砌墙壁,平滑洁亮。

小画舫斋

它是一座环形园林式的西关大屋,四周为楼房,中间是花园,楼房精致典雅,花园花木茂盛,整体结构别具浓郁的岭南建筑韵味。

另外,与西关大屋典型的三边过结构不同,小画舫斋是六边过(正门在三连直街,南向;后门在逢源大街,北向),所以它成为了西关巨贾豪奢生活的最佳体现。

要宅中最著名的建筑,便要数那船厅了。它是一座形似画舫的两层木楼,楼一面临水,并有码头和游船,一面向着遍置花木石山的庭园,而登楼可欣赏荔枝湾的乡野风光,可谓墙内墙外皆有景。

它的主人是新加坡归侨黄景棠。说起这黄景棠,他不仅是商业大亨,还是一位诗人,船厅便是他宴请宾客及赏玩古董字画的场所,也是当时广州文人骚客的雅集之地,故而整座宅邸因此得名“小画舫斋”。

西关大屋与西关小姐

老广州有一句俗话,叫作“东山少爷,西关小姐”。东山在广州城东,是官僚权贵的世居之地,出入东山那些花园式洋楼的尽是官家子弟。而与东山隔城相望的西关,有许多富商之家的小姐。

西关小姐不再受“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约束,开始走进新式学堂念书,打扮得大方得体地穿梭在西关的街巷商铺之间,成为了西关街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于是,“西关小姐”的称呼便由此叫响。她们的衣着打扮、言谈举止和生活方式,就是近代广州的时尚潮流。

由此可以看出,“西关小姐”也代表了人们对近代女性的欣赏和赞誉。

一段过往,一座城能够带给人们什么,又能够给人们留下什么?

那些陪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走过风风雨雨的建筑又何尝不是“有情”的静态风物?

老广州是开放的,见证了我们中国与别国的商业往来也是包容的,让老广州人、归国华侨和来自各地的人和平共处于同一片土地。而这些最后的西关大屋,既是宝贵文化遗产的建筑,也是昔日繁荣经济的一个缩影,它们作为广州经典的记忆载体,承载着这个城市的历史面貌,成为了广州向现代化都市发展中难得保留的绚丽色彩。

其实,阿丘最早接触到西关大屋,结缘于小学时在珠江台看的一部电视剧——《外来媳妇本地郎》,里面的“康家大宅”“扮演的”正是一座西关大屋。

最后,本篇文章就要结束了。大家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到下方评论区与阿丘共谈。

本文所用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阿丘必定删图致歉。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