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一处坟地埋两家长辈引纠纷 台州黄岩巡回智慧法庭成功调解

一处坟地埋两家长辈引纠纷 台州黄岩巡回智慧法庭成功调解

时间:2018-07-11 22:44:05

相关推荐

一处坟地埋两家长辈引纠纷 台州黄岩巡回智慧法庭成功调解

台州黄岩的翁某清明祭扫的时候发现,自家叔父的坟上修着的却是叶某外祖父母的墓碑,对此,翁某将叶某告上了法庭。12月25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台州市黄岩区人民法院了解到,11月29日,黄岩法院澄江巡回智慧法庭的平台再一次为翁某和叶某组织调解并达成协议,明确事实为叶某修错墓碑位置,叶某按程序对翁某给予29000元的补偿。

一处坟地 两家祭拜

翁某的叔父生前未婚,由翁某赡养并安葬,虽未立碑但年年祭扫。然而叶某则认为,这同一片黄土下葬的是自己的外祖父母,为祭奠先人而修缮立碑。

翁某与叶某多次协商不下,经村、街道主持调解后也始终未能达成一致意见。翁某无奈,一纸诉状到了台州市黄岩区人民法院,要求叶某恢复其叔父的墓地原状。

呈堂证据材料不明确 难以判决

庭审中,双方各执一词。由于涉及到上代人的坟地,作为生者缅怀时的凭吊载体,这份寄托让当事人双方情绪都异常激动。

但从呈堂的证据材料来看,仅有几个证人的证言,翁某无法证明其叔父的坟地被侵占的事实,其主张的诉请无法得到支持。若轻易判决,势必激化双方的矛盾;若置之不理,当事人之间的恩怨纠葛也会愈演愈烈。

庭审结束后,承办法官朱伟并未放下这件事。多次耐心与双方当事人讲解有关法律、法规,还列举出类似的纠纷案例、法院判例及本地的风俗习惯进行说服教育,从情理、法理耐心地开导,并通过双方的家属做各自的思想工作,双方当事人情绪有所缓和,但根结未解,想法上不免反复,调解难以为继。

要想彻底化解争议,只能用釜底抽薪的办法。朱伟发现,本案的突破口就在于翁某叔父的坟地内应为一框,而叶某外祖父母合葬的坟地内应为两框。但要获取坟茔里的真相,只能动土开墓,对于翁某和叶某,这样的方案并不容易接受。

借助巡回智慧法庭查明真相

11月29日,朱伟借助黄岩法院澄江巡回智慧法庭的平台再一次为翁某和叶某组织调解,并邀请了当事人双方所在村的村委会主任(同时为区人大代表)、当地司法所、街道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协同调解。

经过2个多小时耐心细致的开导,基于伦理孝道与邻里和睦,翁某与叶某终于达成调解协议,明确以下事项:

由翁某确定具体时间,提前5天告知叶某,会同法院及政府人员到纠纷地一同对墓地建筑物进行确认,由叶某安排人员进行操作。

若为两框,确定为叶某祖上坟墓,由翁某补偿叶某58000元;若为一框,确定为翁某祖上坟墓,由叶某补偿翁某29000元;若为三框,由叶某拆除该建筑物,并恢复西边一框的墓地建筑物。

12月18日,双方按照协议执行,现场确认了涉案坟墓内为一框,明确事实为叶某修错墓碑位置,叶某按程序对翁某给予29000元的补偿。

法官表示,丧葬在传统观念里,总有一些“不可说”的意味,但遇上了不可解的问题,就不得不说清楚。

对于案件中较为棘手的侵权行为认定,朱伟解释道:“坟墓作为特殊的构建物,是亲属祭奠亲人,寄托情感的载体,不但具有财产属性,还有着更为重要的精神属性。对先辈的祭拜哀思体现着中华传统孝道文化,更被纳入今世公序良俗范畴,故此权益应予保护。”

朱伟认为,比起开庭宣判,调解更有助于缓和和平息双方当事人的情绪。调解过程中,法院充分考虑当地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由翁某选定合适时间,而叶某安排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操作,遵循公序良俗避免冲突。

调解工作以当地的巡回智慧法庭为平台,法院参与树立公正权威形象,乡贤村干部介入基于地缘关系与当事人共情同理,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最终将矛盾化解于诉源地。

实习记者 杨阳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天琪

编辑/董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