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你知道吗?贵州“非遗圈”发生了十件大事

你知道吗?贵州“非遗圈”发生了十件大事

时间:2023-01-19 06:09:14

相关推荐

你知道吗?贵州“非遗圈”发生了十件大事

1月21日,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对发布“贵州省非遗十件事”:5位非遗传承人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16项非遗代表性项目列入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非遗周末聚成功举办等入选。

1

贵州省5位非遗传承人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其中1人入选“中国非遗年度人物”。第五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贵州省39位入选。

人民大会堂前,杨昌芹向媒体记者展示赤水竹编特色手工艺品

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贵州省石丽平、杨昌芹、韦波、宋水仙、韦祖英等5位非遗传承人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其中杨昌芹和石丽平在两会期间受到媒体高度关注。尤其在部长通道上,雒树刚部长在讲话中专门提到了杨昌芹及她的竹编技艺带动周边群众脱贫的事例,并入选了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光明日报评选的“中国非遗年度人物”。

石丽平——松桃苗绣的代表性传承人

5月8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计1082人,贵州共有31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39位代表性传承人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增至96人。

黔东南州雷山县被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扶贫办列为国家首批“非遗+扶贫”十个试点地区之一。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联合印发《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支持设立一批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带动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参与就业人员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比达到30%以上;总结提炼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工作经验与模式,鼓励和支持其他贫困地区学习借鉴,宣传推广。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扶贫办列为国家首批“非遗+扶贫”试点地区。

“非遗+扶贫”作用

在贫困地区非遗传承人培养方面,将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将贫困地区、家庭的非遗传承人群作为重点推荐研培学员,相关省(区、市)(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同)要对其重点研培,研培高校也可为其提供免费研修研习培训。

贫困地区传统工艺项目所在地应利用当地已有的非遗保护利用设施、传统工艺传习所、闲置场所或企业厂房贫困地区探索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要占总就业人数的30%以上。

贵州省“非遗助力脱贫工作模式”受到文化和旅游部肯定。

雷山县麻料村银匠在银绣传习馆加工银饰

在文化和旅游部召开的“扶贫日系列论坛文化和旅游扶贫论坛”和以“振兴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为主题的论坛上,贵州省代表受邀分别作了贵州非遗助推扶贫工作的经验分享,其中雷山县麻料村扶贫工坊模式得到文化和旅游部的肯定。在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振兴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主题论坛上,贵州作了非遗助推扶贫工作的经验分享。

贵州省首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成果优秀项目数占全国第一。

贵州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首批优秀成果展映月单元活动在京举办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关于开展支持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有关要求,贵州完成首批10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经非遗司评审,贵州3位传承人抢救性记录成果获全国优秀(全国获得优秀最多的省份)。期间,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首批优秀成果展映月单元活动在国家图书馆举行,贵州省成为“年华易老,技·艺永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系列活动中唯一一个以省份名称为主题的专场活动。

贵州省16项非遗代表性项目列入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枫香染布艺

,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了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全国共计383个传统工艺项目入选,涉及纺染织绣、服饰制作等14个门类。其中贵州省苗绣、蜡染技艺、枫香染技艺等16项非遗代表性项目列入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成绩突出,全国传统工艺工作站交流活动在雷山举办。

贵州传统工艺工作站

,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支持下,为振兴传统工艺,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分别举办了社会办学与非遗传承对话活动,银染绣、苗族、布依族、侗族非遗传承人与设计师、企业家、非遗专家和学者对话活动,产品设计专业教学论坛,苗族银饰传承与创新·乡村论坛,非遗创新设计论坛8场不同层级的对话活动,并在兴义雨补鲁、册亨板万村举办了“乡兴艺润”和“民艺兴乡”对话活动,积极推进传承人群研培和对话交流。

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非遗周末聚成功举办。

非遗周末聚

“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非遗周末聚”于6月2日启动,11月17日结束,以“传承非遗文化惠民”为主题,举办了20个县(市、区)专场、集中展示4场,演出场次共计79场,举办银饰和苗绣比拼各1场,并积极开展了走进机场、社区和高校展演活动,参与农特产品企业192家,参与地方美食136家,演职人员总数2889人,46家媒体全程跟踪报道,现场观演人数达5万人次以上,网上百度搜索“非遗周末聚”,相关结果高达176000个,对贵州非遗的保护传承利用和文化自信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贵州省2家单位和2名非遗传承人、2名从业人员荣获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称号。

座谈会现场

6月8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座谈会在天津召开。贵州省黔东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贵州省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被评选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贵州省松桃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石丽平、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龙佑铭、贵州省凯里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郭晓节、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屯堡文化传习馆陈先松被评为先进个人。

深入实施“十、百、千、万”脱贫培训计划培训非遗传承人群2万名。

中国(贵州)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活动现场。

贵州实施“十、百、千、万”培训工程,重点开展“十”、“百”级传承人培养,选送学员78人赴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参加研修培训。全省完成传统手工技艺培训20944人。为促进研培成果转化,11月23日至25日,多家研培基地培训成果作品以“展示文旅精品,助力脱贫攻坚”为主题,亮相中国(贵州)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

10

贵州省16个非遗工作坊、3个非遗小镇、15个非遗村落、15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挂牌。

丹寨万达小镇

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指导下,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支持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设计师工作坊等16家工作坊设立并举行授牌仪式,并陆续支持省内各市、州建立万达小镇等3个非遗小镇、德江铁坑非遗村落等15个非遗村落、雷山麻料村非遗扶贫工坊等15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紧紧围绕贵州传统工艺全面振兴开展工作。

贵州非遗保护还有更多基础性和系统性的工作要做。作为非遗大省,自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至今,贵州在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上就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和尝试,从非遗传承人和非遗资源的保护到非遗的创新发展再到对外宣传交流,从田野间的非遗形态到搬上舞台的集中展示再到普及大众的探索,贵州的非遗人摸着石头过河且一直在路上。

来源:文明贵州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