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欣赏城子古村的彝族“土掌房” 感受古村的淳朴生活

欣赏城子古村的彝族“土掌房” 感受古村的淳朴生活

时间:2018-09-27 10:40:02

相关推荐

欣赏城子古村的彝族“土掌房” 感受古村的淳朴生活

清早,我随着庆凡姐往城子村里走。我和她在县城开往永宁的面的上相遇,庆凡姐早上才从距离县城20公里远的三河煤矿赶回来,要回城子村家中探望生病的婆婆。她看上去黑黑瘦瘦,一脸心事重重的样子,手里提着大包小包的药品和营养品,说话语速很快。她老公也在三河煤矿打工,干的是最危险的井下工,平时更是没有时间回家。所以这一次,庆凡姐还得给老公收拾几件换季的衣物,然后再赶中午的班车回矿上上班

因为心里有事,她的脚步不免匆忙,而我为了要跟上节奏,便走得有些气喘吁吁。永宁是一个乡,距离城子村还有3公里多,先走一段公路,然后再沿河边便道,走了差不多一刻钟,就看见半山腰上的城子村了。远远望去,城子村的民居依山顺势,呈梯级向上,屋顶衔接,首尾相连,与山坡融为一体,不可分割。那些土黄色的建筑物,在晨光下散发出奇异光芒,淳厚、温暖,每家的屋顶上都有两三个用竹子或葵花杆围成的粮仓,仿佛戒备森严的碉堡。正是早饭时间,村子里炊烟袅袅,古村的早晨如此宁静,如此安详。

庆凡姐叫我摘掉太阳帽和墨镜,又把一包东西塞到我手上:“到了村口门票站,你不要吭声,要是他们拦你,我就说表妹从昆明回来了。”就这样,我便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混”进了城子古村。庆凡姐的家在中营,是“一颗印”样式,一正房,两耳房,一照壁,天井很小,一边耳房改成了牛圈,另一边是厨房,年迈的婆婆正在里边生火烧水。走进正房,里面光线昏暗,陈设简陋但却整齐,小方桌上摆着几包草药。庆凡姐说婆婆一直体弱多病,这两年又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严重的时候连床都下不了

庆凡姐和婆婆执意要我一起吃早饭,我推辞,说自己先去村里走走看看,找个农家乐吃点就行,结果庆凡姐有点生气:“农家乐的饭哪有自家饭好吃?花那个冤枉钱干啥?”她们的好意我只好领了,一碗素米线,一碟水煮洋芋,庆凡姐还特地做了苦荞粑粑

吃完早饭,便一个人在城子村里慢慢走,村子本来就不大,加上庆凡姐细心地指给上上下下的线路,很容易就找到昂贵土司衙门、小龙树二十四家、江西街、将军第这些地方。城子古村整个在半山上,层层而上的土掌房形成一级级台阶,最多的有17台,一般也在10台以上,进出村子,便都要顺石阶爬上爬下。那些石阶虽经岁月风雨打磨,但却并不似江南古巷中的石板那样光可鉴人,相反,它们粗粝蒙尘,少了些诗意,却也因此倍显沧桑。这里是古时彝族白勺部的聚居区,明成化年间土司昂贵建土司府、江西街。说起来,城子古村已经有超过600年的历史了。

现存的这些房子中,历史最长的是小龙树二十四家人,位于整个村子最南面,建于清雍正八年,至今已270多年,当时为二十四家人共同建造。房屋顺等高线建于同水平面上,样式为最原始的彝族土掌房民居,没有窗户,黄泥土夯墙。中营、小营是后建的,有了汉人的建筑样式,开了窗也有了雕梁画栋,但那房屋的屋顶依旧彼此相连成一个一体的平台。你家屋顶便是我家庭院,从此家屋顶爬上小木梯就到彼家屋顶,直至串完全村土掌房的平屋顶,俨然成了村中道路。城子村很土,却土得极纯粹,房子的后墙是土山,两侧土包柱,顶上土压木,没有一处离得了个“土”字。伸手摸一摸那墙面,凹凸不平,粗糙,稍微使劲还掉土渣,但感觉却极厚重、坚韧,就像城子村的人。初冬的和暖阳光下,人们正在各家屋顶不慌不忙地翻晒粮食,见有人来,皆笑容亲切,宛如家人,纷纷邀我进屋吃茶聊天。

中午,在“城子第一家”农家乐吃土鸡蛋和炖豆腐,坐的是小方桌、矮草墩。老板娘陈乔仙热情周到,谈吐大方,做派活脱脱一个阿庆嫂,我把我的感觉说给她听,她咯咯咯笑得花枝乱颤。不过,她也有很大的苦恼,那就是没钱翻修房子。她家的三间房子也有近两百年历史,和村里其他的老房子一样,都需要大修了,但是,每年光是夏天拉白黏土锤屋顶就得花掉上千元,更不用说换房梁、补楞子了。“不锤土吧,怕漏水,锤土吧,怕花钱,唉,好作难哦!土掌房是个宝,可是个易土掌房是个宝,可是个易碎的宝—幸亏,我遇上了它,在它未碎之前。碎的宝咧!”

作者手记

1.城子村的规模很小,一般安排半天游览足够,村民都很朴实,热情,可随意走入家中参观

2.在土掌房顶上游玩时,应格外注意安全,不要太靠边缘,防止踏空失足,造成意外伤害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