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非遗时光」蓝天白云鸽子哨 一生守候鸽哨情

「非遗时光」蓝天白云鸽子哨 一生守候鸽哨情

时间:2019-02-03 20:54:17

相关推荐

「非遗时光」蓝天白云鸽子哨 一生守候鸽哨情

在老北京人心里

这描述的就是原汁原味儿的北京城

尤其是那回荡在四合院上空清脆的鸽哨声

飞翔在晨曦中的鸽子,带着悦耳的哨音掠过天空,曾是古老京城标志性的人文景观。它在文学大师的笔下、在京味电影的片头片尾、在北京申奥宣传片的镜头里反复出现。

鸽哨,又名鸽铃,属于一种民间风物,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全国有不少地方都能制作鸽哨,而北京的鸽哨制作水平无论声响效果还是品种类型,都算是比较精致的,这与北京城悠久的历史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那么制作鸽哨的又是何人?

他与鸽哨之间有着怎样的传承故事?

本期非遗时光

文旅君和您一起探访

传统技艺之

鸽子哨——一世鸽哨情

01追寻那一响清音

北京鸽哨制作技艺“永”字门第四代传承人何永江,从小在护城河边长大,那些或粗犷或奔放的鸽子哨声一直伴随着他的成长。如果说八九岁开始学习制作鸽子哨是因为“巧”,那么能够一辈子做鸽子哨就是因为“痴”了,他手上那些大大小小的茧子、长长短短的疤痕或许就是最好的证明。他坦言:“做鸽子哨是一件枯燥、孤单的事,但当鸽子哨的声音在空中响起时,那些烦恼与疲惫也就瞬间消散了。”

何永江说,做鸽哨并不难。现在的音是哆来咪发唆,过去的音是宫商角徵羽。咱们吹的笛子全是竖切风,鸽子哨是横切风。

鸽哨制作工艺

何永江做鸽哨对于材料的选择相当严格:什么地方产的芦苇,什么时候摘的葫芦,哪个季节砍的竹子,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去了,“这苇子现在可难找了,你得把这苇子搁在手里捏不碎。这地方得离水近,还得是盐碱地,还得肥沃,因为没有肥它长不起来,找那点儿苇子太难了。这个葫芦必须是伏里头结的它才够结实。还有这竹子,必须得是冬天砍的竹子。夏天砍的竹子筋脉正在往外长,没有劲儿。冬天长的竹子,所有筋脉收回来,全收在这根儿这杆儿里了,憋着劲过年开春再长,这个东西你才砍下来。”

何永江恢复的鸽哨作品

02鸽哨的名家情缘

要说也是机缘巧合,师父名叫王永富,何永江的名字也带一个“永”字,而他们传承的也正是永字号鸽哨。当初学艺时,何永江在师父家里看到过两顶师父相当珍惜的帽子。它们都被仔细地包裹起来挂在墙上。原来这是孙中山夫人宋庆龄和京剧大师梅兰芳送给师父的。而这两顶珍贵的帽子背后还有师父当年为他们做鸽哨的故事。

何永江回忆说:“1964年,我还是小屁孩儿呢。宋庆龄先生最爱玩的是七星。七星代表着金木水火土,代表日月。还有就是给梅先生做的全是紫竹的,说连练眼睛带练耳朵,他唱戏得用耳朵听这音乐的音。他近视眼,他得看着这鸽子,追回这眼睛来。”

现如今,何永江已过花甲之年,他的儿子、女婿都在跟着他做鸽哨。此外他还收了一个外号叫爱鸽小子的徒弟。儿子也是从小就跟着何永江学做鸽哨,没少挨打。在儿子眼里,做了一辈子鸽哨的父亲特别执着,“(父亲)他要是不执着养这些鸽子的话,完全可以把自己生活的环境改造得好一点儿。父亲是焊工高级技师,但是他没有追求物质上的享受,也没有受外界影响。从我三四岁能记事开始他就刻这个,现在父亲头发眉毛已经全白,他还在刻这个。他去刻竹板,用的都是手工刀,剜掉一块肉太正常了。有一次父亲的指甲刻劈了,流了好多血,还没等歇两天,又换了根手指头继续刻。我的父亲是几十年如一日这般执着,他是个老手工艺者,老匠人。”

目前,何永江正在自筹资金建设他的鸽哨展室。他希望将来把有关鸽哨的资料都展示出来,办成一个北京鸽哨博物馆。他还有一个梦想:“新中国七十年大庆,我正好70周岁,我做700把哨子,亲力亲为。在天安门前响起来,对世界说我们中国是热爱和平的。鸽子代表着和平,这是我的一个梦。”

非遗

追寻与记录

惊艳与传承

我们一起满怀真心

为追寻千年印记,文旅君带您回味京城文化,探索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传统民俗,在感受的路上传承非遗。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