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洛带古镇是“中国水蜜桃之乡”主办地 有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之称

洛带古镇是“中国水蜜桃之乡”主办地 有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之称

时间:2022-03-27 23:19:35

相关推荐

洛带古镇是“中国水蜜桃之乡”主办地 有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之称

洛带镇素有“东山重镇”之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这里85%以上的人是客家移民的后裔,明末清初时期的移民运动和“湖广填四川”的历丸,使这些来自于异乡的客家人在洛带繁衍生息,形成了独特的客家风俗和客家文化。现存于街上的“广东会馆”、“湖广会馆”和“江西会馆”等,便是洛带客家文化的标志与见证。

洛带镇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处在龙泉山脉中段的二峨山麓,是一个客家古镇。它原名甑子场,据说是因蜀国后主刘禅不小心把玉带掉入八角井中而得名“洛带”。实际上,洛带是以文化味很浓的会馆而成名的,那些历史传说不过是人们为洛带增添的一分颜色;镇上居民中客家人占全镇人数的9成,故有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之称。

洛带会馆包括广东会馆、湖广会馆、江西会馆、川北会馆。洛带会馆建筑群宏伟壮观,布局考究,既反映移入民原籍的建筑风貌,又结合川派建筑特色,内部构件细腻精巧,各种雕饰图案栩栩如生,技艺精湛。为研究会馆建筑的珍贵资料。,洛带会馆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末清初,四川因战乱、灾荒而人烟稀少。统治者为鼓励移民入川,形成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迁移,持续时间达一百多年。四川是中国大陆客家人数最多的省份之一,入川落籍的客家人以会馆为中心,是客家同乡聚会议事和祭祀的重要中心,是移民们的栖息地。

客家会馆大多以中轴线对称布局,坐北朝南,寓意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之情。其中广东会馆位于洛带古镇的上街,始建于清朝乾隆十一年(1746年),会馆占地3000多平方米,由山门、前中后三庭和左右厢房构成,是国内现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会馆之一。

江西会馆位于洛带镇中街,又叫万寿宫,坐北向南,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由江西籍客家人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捐资兴建,其主体建筑由大戏台、民居府、牌坊、前中后三殿及一个小戏台构成,复四合院式。

湖广会馆为湖广籍移民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捐资修建,因供奉大禹,又称“禹王宫”,主要建筑有牌坊、戏台、耳楼、中后殿、左右厢房等。

五凤楼,又名凤仪阁,建于三国时期。游玩洛带,除领略客家文化外,还可到此品三国文化,寻蜀汉遗风。老建筑翻新,算是洛带古镇的又一座地标。五凤楼里是个小型的博物馆,展示的都是过去的农具一类的。

很多人去过洛带古镇,或许很少知道在旁边的玉带湖,原住农民很多被集体安置到城镇,或者自己在成都安家了。很多枇杷果园也就无主,可以文明摘取。那里四季景色都很不错,如果赶上早春是一种享受。油菜黄得耀眼,李花如雪,桃花灿若云霞,竹林依依的农家小院恬静幽深别有一番情趣。

由于洛带古镇保存有完整的客家文化,走入其间便能感受到浓郁的客家传统。这里的主要居民是来自广东、湖南、江西、川北等地的客家人,他们保持着各自的传统、语言和习惯,这也使得洛带古镇保存了诸如广东会馆、川北会馆、湖广会馆、江西会馆等许多带有客家人风格的建筑。

除了会馆众多,洛带古镇的客家民居也很有特色。它们虽然没有会馆的规模宏大,但清新素雅,为单四合院式,“二堂屋”结构,门外为晒坝,门内为天井,天井上正中为堂屋。居民的通风和采光都很好,并且冬暖夏凉。门前则大多挖有荷塘,再远处是竹林和菜地。“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这里拥有自得其乐的客家生活,每一处都透露着宁静淡泊的现实生活。

穿梭在洛带古镇人来人往的街道上,偶尔还会听到这些来自异乡却又早已在此生根发芽的客家人,用他们的方言在交谈着,笑声和歌声早已深深地融入这静谧的古镇。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