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璞玉可以给孩子起名吗 璞字取名寓意好吗

璞玉可以给孩子起名吗 璞字取名寓意好吗

时间:2018-08-30 12:24:43

相关推荐

璞玉可以给孩子起名吗 璞字取名寓意好吗

楚国人卞和发现一块璞玉后献给了楚厉王,结果厉王不识真宝因此砍了卞和左脚。楚武王登基后,卞和再次献宝又被砍掉右脚。文王登基,卞和怀抱宝玉在荆山脚下痛哭,文王派人询问,卞和说“我不是为自己所受的酷刑而悲伤,而是悲伤宝玉无人能识别”。于是文王让人打开玉石,发现里边果然是块稀世宝玉,并取名“和氏璧”。 初唐诗人杨炯作诗云:“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称赞和氏璧的珍贵。

我国作为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深厚的人文历史,先辈们留下了无数的文玩珍宝,从青铜玉器到文人字画,一件又一件的珍宝惊艳了我们这些后辈以及整个世界。有一位四川的渔民捡到了一个金银章,该农民将此印章卖了770万之后可谓一夜暴富,然而三年之后他的“报应”就来了。

我国古代的王公贵族对于自己的身后事无不格外重视,在生前就已经大肆地修建自己的陵墓,并在其中埋下了大量的珍贵宝物作为自己的陪葬品。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逐渐加快,工人往往会在施工的时候在底下意外的发现上百年前这些古人所留下的古墓,这些古墓的被发现,意味着大量珍贵文物的现世,对于我们研究历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四川省的某一个镇子里,为了修建一个引水工程,工人们用挖掘机挖坑,从挖掘机挖出的泥土中,工人们意外的发现了其中竟然有着十枚左右的明代时期的银元,这些银元的出现,让工人们顿时非常的激动,纷纷猜测在更深处应该还有着其他的文物。

工人们原本想要将此消息隐瞒,但是很快消息就泄露了出去,附近的村民纷纷得知了这个消息。有些村民想到了如果把文物发掘出来,卖出去,毫无疑问就能够发笔意外之财。于是一部分村民就联合了起来,组成了一个小团体,全部都是奔着文物而来。

在这些村民中,有两个人比较聪明,他们为了不吸引人们的注意,选择了晚上行动。两人在某天晚上穿着潜水服下到了水中,在水中摸索了半天,却什么都没有发现。两人原本计划从水中出来,结果其中一人却意外碰到了一个形状摸起来比较奇怪的东西,或许是因为深埋水底的原因,这个东西摸起来非常的重,于是连忙示意自己的队友来帮忙。

最终,经过两人的努力,这个奇怪的东西被他们拉出了水面,竟是一个浑身泛着金光的金老虎。这样一个金光灿灿的老虎让两人欣喜不已,其中一人认为在潜水的地方应该还有着别的宝物,于是在过了几日之后,再一次的下水寻找东西,这一次的“寻宝之旅”他找到了一个金印。

将金印拿回家之后,该村民发现这个金老虎正好可以镶嵌到这个金印上,两者非常的契合。当地的一位村民非常的富有,于是发现了金印与金老虎的两人决定将这两件东西卖给这位富豪。而这名富豪在得知这两个东西是从地下挖出来的时候,非常的高兴,认定这两件东西应该是真品,因此花了770万的价格从这两名农民的手中收了上来。

这名富豪收购的原因也是为了卖钱,将其收购上来之后,他便将其连带着自己的一些其他藏品以1300万的价格卖给了一名商人,可谓是大赚特赚。然而事实上,这些农民的所作所为是不被允许的,这些从地下发现的文玩古董之类的东西,都是属于国家的,将会被国家收藏在博物馆中,不允许人们私自贩卖。

当警方得知消息之后,将这场盗取文物的案件定为了文物盗窃案,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警方查到了一共有十几个犯罪团伙参与到文物盗窃案中,而造成的后果则是导致了三百多件的文物被转卖,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在这场案件中,更是有一百多位村民参与到了其中。

而那位卖掉了金老虎和金印的农民,靠着自己贩卖文物得来的钱,在城里买了大别墅,生活幸福。很快这些参与到文物盗窃案中的村民就相继被抓。尽管这些村民靠着自己贩卖文物所得来的钱财逍遥了三年,但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被判处了十年有期徒刑,并且还将他们的违法所得全部没收,还处以40万的罚金。

面对古人留下的财富,作为史海中的一员,我们应该做的是保护与传承,让祖先的智慧结晶不断的传承下去。

参考资料:

《夜送赵纵》

公元前283年,赵惠文王偶得稀世珍藏和氏璧,被隔壁秦昭王知道了,派人送信来,想用15座城池来交换。面对强势的秦国,赵惠文王该如何应对呢?

收到秦国来信之后,赵惠文王紧急召见廉颇大将军以及众大臣商议。要不要答应?如果宝玉宝玉给了秦国,恐怕也得不到15个城池,白白上当受骗当冤大头。不答应吧,又怕秦国以此为理由发兵来攻打,这该如何是好?

讨论了半天,决定派一个能臣出使秦国,见机行事。谁能担此大任呢?

这时宦者令寥贤推荐一人,他的门客蔺相如。听了寥贤的推荐,赵王决定召见蔺相如。

蔺相如说:“大王如果确实无人可派,臣愿意捧护宝璧前往出使秦国。如果城池给了赵国,臣就把宝璧留给秦王;如果城邑不能够给赵国,我一定会把和氏璧完好的带回赵国。”

蔺相如带着和氏璧一路西行,出使秦国。

到了秦国之后,蔺相如奉上和氏璧,秦昭王大喜,把宝璧捧过来细细把玩,还依次传递给嫔妃们观赏。左右看了之后都高呼万岁,巴结献媚之声一片。

蔺相如站在下面,半天不见秦昭公提城池的事,于是走上前去说:“这个和氏璧上有一个小小的瑕疵,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一听,不疑有他,把和氏璧交给蔺相如。

蔺相如拿到玉璧,退后几步站定,身体靠在宫殿的柱子,怒气冲冲的说:“大王派人送信给赵王,希望得到这块玉璧,并情愿拿出十五座城池交换。如今,赵王派我把玉璧送来了,大王却一点也没有交换的诚意,这分明是在戏弄赵国。如今玉璧在我的手上,大王如果逼我的话,我宁可把我的脑袋和这块玉璧一起在柱子上撞碎。”

说完之后,蔺相如手持宝璧,作势就要向庭柱上撞去。秦王怕他真的把宝璧撞碎,一边赶紧向他道歉,一边叫人拿来地图,把准备给赵国的十五座城池指给蔺相如看。

蔺相如也看出,秦王不过是先稳住他,是不可能真的给到赵国城池的。

于是就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至宝,送璧之前,赵王令我斋戒沐浴了五天,如今大王如果也有诚意的话,也应该斋戒五天,而且要在殿堂上安排九宾大典,我才敢献上宝璧。”

秦王心想,此事不可强力夺取,就应承下来。

蔺相如估计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但是必定会背弃信义,不会把城池给赵国,于是派他的随从化妆成老百姓,从小路悄悄逃出,把宝璧送回赵国去了。

秦王斋戒沐浴五天之后,在殿堂上安排了九宾大典,请蔺相如上殿献璧。

蔺相如镇定的走上前来,对秦王说:“秦国自穆公以来的二十几位君主,从没有一个坚守盟约的。我担心受您骗,已差人将玉璧送回赵国。赵是弱国,秦是强国,如果秦王是真心诚意地用十五座城池来换赵国的和氏璧,赵国绝没有不答应的理由,只要派一个使臣去,赵国马上就会送和氏璧来。过去孟明视欺骗了晋国,商鞅欺骗了魏国,张仪欺骗楚国,如今,我不愿看着大王再背上欺骗赵国的坏名声,所以把玉璧先送回赵国。就算我欺骗了大王,请大王治我的罪吧。”

秦王和群臣面面相觑,十分恼怒又无可辩驳。蔺相如又不怕死,杀了他也没用,反落个恶名。所以最终还是在殿堂上接见了相如,完成了大礼,让他回国。

蔺相如回到赵国之后,赵王认为他是一位称职的大夫,身为使臣不受诸侯的欺辱,于是就封相如为上大夫。秦国没有把城邑给赵国,赵国也始终没有把和氏璧给秦国。

【题外话】

和氏璧起源于《韩非子·和氏》所记载的一个悲伤的故事,一个农夫偶然得到了一块璞玉,将其献给了楚厉王,楚厉王鉴定后判断是块假玉,于是一怒之下将农夫的膝盖骨挖了出来,而当楚厉王死后,楚武王即位,农夫又去献玉,而楚武王依然认为这块假玉,于是将农夫的另一块膝盖骨也挖走了。武王死后,楚文王即位,这位农夫坐在当初找到这块璞玉的地方大哭,文王听说将这个农夫到宫中问其原因,这位农夫说,我伤心并不是因为失去了自己的双腿,而是因为这块璞玉没有人认得。于是楚文王将璞玉剖开,果然发现了其中的美玉,于是以农夫的名字起名为和氏璧。

和氏璧的最终下落不明,已成为历史一大悬案。

和氏璧发现之曲折之路,发现者三次献宝,两次被楚王“砍脚”。

在春秋时期,楚国人卞和于楚山(荆山)上偶然发现一块璞玉,便想将这块宝玉献给楚君,楚厉王便让专门的玉匠来鉴定这块璞玉。

鉴定结果却大相径庭,原本的宝玉被玉匠说成是一块普通的石头,楚厉王认为卞和在欺骗他,便下令将他的左脚砍掉(膑骨)。

不过卞和并没有放弃,等新一任楚王继位后,又捧着那块璞玉献给楚武王,结果再次被鉴定成顽石,卞和的右脚也被砍掉。

这次卞和只能爬着离去,但他始终坚信这块石头一定是一块宝玉。楚武王去世后,楚文王继位,卞和有心献宝,但身体已经残疾,行动很困难。如果再次被鉴定成石头,谁知道又会面临什么刑罚呢?

卞和只能抱着璞玉在荆山下哭泣,这一哭便是整整三天三夜,直到眼泪流干,以血代之。

楚文王听闻后便派人询问,卞和表示“我不是受酷刑而哭泣,而是悲伤宝玉因无人能识而蒙尘”。于是楚文王命人打开石头,里面果然是块稀世宝玉。

楚文王对卞和之忠深受感动,便以卞和之名取名为“和氏之璧”,并封卞和为陵阳侯,不过卞和已经心灰意冷,最终在荆山老去。

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相传和氏璧被制成传国玉玺,成为皇权的象征。

卞和为了献宝玉惨遭两次酷刑,但他依然献璧,其志其忠不得不令人钦敬。

@历史紫陌阁,回味更多历史,下期更精彩。

打卡枣庄山亭响水河地下峡谷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