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记者探访援藏一线」雪域高原上的“塞罕坝”背后的故事

「记者探访援藏一线」雪域高原上的“塞罕坝”背后的故事

时间:2020-08-07 10:20:08

相关推荐

「记者探访援藏一线」雪域高原上的“塞罕坝”背后的故事

00:47

编者按:今年是中央实施对口援藏政策26周年。26年来,山东一批又一批的援藏干部人才响应国家号召,舍小家为大家,以责任与担当书写初心使命,换来藏区翻天覆地变化、藏区人民幸福美好生活。正值山东第九批援藏工作正式开始一周年,山东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特派记者李静奔赴山东对口援助的西藏日喀则市,记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新面貌,讲述援藏干部们的奋进故事。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6日讯 西藏日喀则南木林县,位于雅鲁藏布江北岸,生态十分脆弱,是西藏主要风沙源之一。,山东潍坊第三批援藏干部赴任南木林后,开始在这里植树造林,十几年的艰辛努力,硬生生在戈壁滩上打造出一片高原绿洲,让我们一起走进雪域高原上的“塞罕坝”。

从日喀则市沿着雅鲁藏布江往东北20多公里,就到了南木林县,跨过艾玛大桥,一望无垠的绿色映入眼帘,这里是雅江北岸生态示范区,是由咱们山东潍坊援藏干部援建的。

鸟鸣阵阵,多么婉转动听,远处的群山,湛蓝的天空,大朵的白云,正是油菜花盛开的时节,大片的金黄,还有那郁郁葱葱的青稞,这里怎么可能是戈壁?旁边的一条小河潺潺流过,潍坊市第七批援藏干部领队、 南木林县委常务副书记张志强告诉我们,这是援藏干部专门修建的水渠,水源来自南木林的母亲河——湘河。这条河贯穿整个南木林,从北往南流入雅鲁藏布江,一共50公里,有了它,林子就实现了自流灌溉。

50公里水渠不算啥,用十年时间在这片不毛之地种活4万亩近200万棵树才叫厉害。这里紫外线强度是内地的六七倍,昼夜温差大,干旱少雨,植物生长期短,只有5个月左右的时间,树长得相当慢,从寸草不生到满眼郁郁葱葱,这是怎样的一个历程?6月山东潍坊第三批援藏干部人才进驻南木林,从此开始了戈壁滩的绿化之路。南木林有四句话,“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风吹石头跑,地上不长草,”老百姓都觉得地里连草都不长,你能种树吗?

面对质疑和难以战胜的风沙土壤条件,山东援藏干部毫不动摇,绞尽脑汁想办法,做实验,请专家,一个坑一个坑的挖,一棵树一棵树的养护,终于把昔日隔壁荒滩变成了生态绿洲。

变化的,不止是生活环境,还有当地百姓的精神面貌。听说,在日喀则桑珠孜区,那里的鲁藏生态家园项目搞得有声有色,极大丰富了当地农牧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前期报道:

/share/article/7016675.html

/share/article/7016162.html

闪电新闻记者 李静 日喀则报道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