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成功就是做到极致再说好

成功就是做到极致再说好

时间:2019-05-14 20:12:27

相关推荐

成功就是做到极致再说好

大家好,我是刀刀,今天跟大家叨叨的话题是“做到极致再说好”!

最近看了几节免费的“有道精品课”,起因是学了十几年的英语,依然是不会说、听不懂、看不了的状态,就连最喜欢看的电影和美剧,除了“fuck”、“shit”等几个问候爹妈的单词,只能依靠字幕,也不知大学时的英语四六级是怎么过的。

不过看了有道几个教师的课程,我似乎找到了原因。

讲发音的刘冠奇老师,一口地道的“伦敦音”,而且英音和美音可以自由切换,听他说英语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地道的发音犹如播音员。他大二时就因为一口标准的英语,被应聘为新东方的口语考试,十年里他做到集团演讲师的级别,不止给学生讲课,还负责培训新东方的口语老师,还曾经担任许多明星的私人英语老师。在新东方做到极致后,他来到有道创建了自己的品牌和课程。

英语最基本的莫过于音标了。但不是开玩笑,刀刀初一时才开始学英语,而且TMD的英语还是体育老师教的,现在还清晰地记得当时学苹果“apple”这个单词,老师教我们念[安剖],还他妈美其名曰是什么美音,真是毁童年啊!刀刀现在回忆起来,都想哭!

为了学好音标,刀刀狠狠心花了真金白银,报了刘冠奇的付费发音课,学了十几年的英语,白头发都有了,终于知道音标的正确发音了,也终于知道美音和英音的区别。

刘冠奇老师每讲完一次课,都会给学员们留作业。这些作业看着简单,但对于有着固有发音思维的我们却并不简单,说白了你的口型和舌头就是要改变固有的条件反射,改变固有的位置和习惯,而这就需要大量的练习,就像刘冠奇说的,不是几十遍,是几百遍几千遍,他说他当时每个发音都是练了上万遍,才有今天如此完美的发音。

发音就是要不断地模仿,找差距,缩小差距,做到极致才能把英语说好。刘冠奇是东北人,让我想到小沈阳和宋小宝这些东北二人转明星,这些明星都是多才多艺,而最出众的才能就是模仿,而不断地模仿也使他们的能力不断提高,最后形成自己的风格。

讲逻辑英语的钟平老师,履历就让人敬佩,中国政法大学的英语本科专业,社科院的哲学硕士,北大的软件工程硕士。他开创的逻辑英语颠覆了人们学习英语的思维,他认为学英语先不要急着学习音标、单词、阅读和听力什么的,而是要先学会英语的思维模式,他发明了一个公式,只要你会汉语,利用这个公式就可以翻译成英文。就像现在的翻译软件和人工智能,怎么让机器说英语?怎么让机器人说话?肯定需要一个通用的公式。能把英语和计算机知识结合到一起,钟平的英语真是研究到了极致。

让人佩服的还有他对介词的研究。比如“on”这个介词,以前我们的理解是“在……之上”的意思,但这个意思其实并不通用,导致我们上学时许多题会做错,钟平研究了所有带“on”的短语,发现它的本意是“接触”和接触的延伸意,有了这个解释,刀刀真是豁然开朗,学了十几年的英语这个简单的介词“on”总算学明白了。

钟平对单词也很有研究,朗文专门出了一本他注释的词典,这是他对几乎所有常用词研究的成果。

可见,钟平也是把学英语做到了极致,才成了一代英语教学的大师。

另一个例子是叫祁连山的老师,江湖人称“枪哥”,非英语专业,没有语言环境,没有出过国,研究生考试英语84分,雅思口语两次都是8分。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还是因为他把学习做到了极致,考硕士他把晦涩难懂的法学书浓缩成一本笔记,学英语学成了英语老师,这就是极致的结果。

刀刀说了这么多,不是替有道精品课做广告,而是希望大家明白一个道理:做到极致再说好。

因为相信很多人就像刀刀一样,做一件事情,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总是半途而废,没有取得一定成绩,就借口天分、性格、爱好、时间等等客观因素不再坚持,其实不是我们做不好,而是不够努力,没有做到极致,所以才没有做好。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我有一个同学是人人羡慕的公务员,前两天给我打电话说想辞职,去一家大公司打工。我感到很吃惊,就问他为什么放着好好的铁饭碗不拿,要去给别人打工,他对我说,一是那家公司开出的待遇要比公务员好的多,再者就是现在已经快四十岁的人了,还没有混个一官半职,而同年和他进单位的人早已当上了科长。这个同学我还是比较了解的,上学的时候学习就很好,还是班长,组织能力也不错。但为什么这么多年都没有当上领导?我想这和他的心态不无关系,总是身在体制内,又想着体制外的工作,不能全心全意地投入本职工作,又怎么能在本职岗位上干出一番成就呢?

可能有人会说,想在体制内混个一官半职你得有关系啊!有背景啊!我不信。难道那些当官的都是有关系的?有背景的?再说,习大大上台后,我们的官场越来越正规,当领导还得靠真本事,那种靠关系靠背景的官场法则生存空间已经要绝迹了。如果像前一阵新闻报道的那个副市长辞职下海经商,我也同意同学这么做,因为他在官场已经做到了极致,确实付出了努力,取得了成就,发现在官场已经再也进步不了了,那再辞职才算好。

刀刀也曾经参加过司法考试。那时候想如果通过司法考试,将来可以多一条选择的路,但书始终看不进去,最后的分数也少得可怜。我于是找借口说,还是不适合学法律。而我身边的一个同事,就想以后进检察院,所以当我拉着他运动的时候,他都不为所动,就是一天到晚地坐在办公室看书,结果现在成了一名检察官。而我还在原单位混日子,前途一片渺茫,人生少了一个选择。所以,做到极致才叫好。

做到极致需要压力。相信我们上学时都有这种感觉,平时看书总是不着急,非要等到快考试了,有了压力了,才赶紧拿出书来看,这时候的学习效率还很高,很多同学往往突击一个月,甚至是几天就通过了考试。

上了班也是这样,刀刀曾经参加过一个短期培训班,班上的同学都是在全国范围内选进来的,大家都很珍惜这次机会,于是都没日没夜地看书,以期通过最后的结业考试。我们的复习题有厚厚的两大本,因为时间有限,学习基础知识已经来不及了,只能死记硬背那两本题库,其中一本还是专业英语,有点像考驾照的无纸化考试。一开始我也看不进去,但我看大家都在学习,又不能给单位丢脸,也就用功看书,结果还发现了一套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比如先看两页书,看到最后一题,再快速地把这两页看一遍,看完十页再从头看一遍,再看十页,看完再把前面的二十页看一遍,以此类推,这样刚看完的能记住,看过的又不容易忘。这种记忆方法真是当时逼出来的。后来回到单位,再有类似的考试什么的,用这种方法就轻松多了。现在想想,如果上学的时候就用这种方法,也许早就考上名牌大学了。事实证明,还是上学的时候感受不到压力,学习没有做到极致。别人教的方法只是别人做到极致总结出来,却不一定适合你,只有自己学到极致,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有用的。

学英语也是如此,我们都知道不管从事哪个行业,学英语总归是有用的,搞技术的要考职业英语,出国的要过雅思或者托福。前一阵刀刀单位就有这种名额,要求雅思6分以上,但平时虽然知道英语的重要性,就是坚持不下来,背几个单词就不了了之了,但机会来了你就是抓不住。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

现在流行这样一种理论。我们上学的时候都学过爱迪生的课文,说他取得如此高的成就,是因为他99%的努力,再加上1%的天分才有的结果。但不知什么时候,网络上流传一篇文章,实际上爱迪生当时说的是自己99%的努力,是建立在1%的天分上的。于是给人们造成这样一种认识:如果没有天分,再努力也是没有的。而且文章举了很多例子,现在的成功人士比如比尔盖茨、王石、马化腾等等都是有家庭背景云云,否则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功。我身边一个同事就信奉这个理论,说普通人再努力都没有,即便上了大学,将来没关系没家底也找不到好工作创不了业,而且还经常守着自己的儿子说这些话。结果导致他的儿子现在刚上初中就不好好学习,因为他儿子也是这种想法,学得好有什么用呢?

刀刀对这种观点坚决持否定态度。即便网络上那篇文章说的是事实,可是像爱迪生、比尔盖茨、王石、马化腾这样有天分、有背景、有家底的人多了去了,他们都那么成功吗?那些没天分、没背景、没家底的成功例子不是更多吗?再说了,有条件的人还这么努力,没条件的我们不是更得努力才能成功吗?

还有的人总是把失败和放弃归咎于自己没天分,动不动自己不适合这个不适合那个,一山更望一山高,不停地跳槽,结果什么都干不好。你还没有付出努力,没有做到极致,怎么就知道不适合?怎么就知道没天分?想当初郎朗练钢琴到一定程度,老师都说他没天分,而正是父母给他的压力,他自己不断地练习,坚持到极致,才成为享誉全球的钢琴家。人们看到他今天的成功,才说他是一个钢琴天才,又有多少人看见他努力的汗水呢?

所以,给自己点压力,然后去努力,去坚持,做到极致才叫好。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